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劉裕滅後秦之戰的起因是什麼?劉裕採取了怎樣的策略?

劉裕滅後秦之戰的起因是什麼?劉裕採取了怎樣的策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晉義熙十二年(後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尉劉裕率東晉軍攻克長安(今西安西北)滅亡後秦,史稱“劉裕滅後秦之戰”。此戰,劉裕善擇戰機,部署周密,軍事政治處置得當;攻長安時以偏師入武關,派水軍溯渭水西進,配合主力,水陸夾擊,終獲勝利。417年,後秦滅亡,後秦皇帝姚泓被劉裕所俘虜,後被押送到建康斬首,時年30歲。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起因

後秦於隆安四年(公元400年)首次擊降西秦之後,又於隆安五年(公元401年)擊滅了後涼,勢力大增,成爲當時中國西北地區最強大的國家。義熙五年,後秦弘始十一年、夏龍升三年(公元409年),秦、夏兩國連續發生了征戰。當年四月,夏主率騎兵2萬攻秦,掠奪平涼的雜胡7000多戶,進兵屯於依力川(今甘肅平涼附近)。九月,秦主姚興率軍回擊夏軍,秦軍大敗,秦將姚榆生爲夏軍生擒,左將軍姚文崇等拼死力戰,夏軍才退走,姚興也返還長安。接着夏軍又攻佔後秦的敕奇堡、黃石固、我羅城等地。義熙六年、後秦弘始十二年、夏龍升四年(公元410年),夏主又派左將軍赫連羅提攻佔後秦之定陽城(今陝西富縣境),坑殺秦軍4000人。接着,夏軍又進擊隴右地區,攻佔白崖堡,兵逼清水(今甘肅清水)。

劉裕滅後秦之戰的起因是什麼?劉裕採取了怎樣的策略?

義熙七年、夏龍升五年、後秦弘始十三年(公元411年)正月,秦姚詳屯守杏城(今陝西黃陵西南),被夏軍逼迫棄城南逃。夏軍追及將姚詳殺死,俘其全軍。夏主赫連勃勃再南攻安定(今甘肅鎮原南),於青石北原擊敗後秦尚書相佛嵩,俘其吏民4.5萬人。義熙十二年、夏鳳翔四年(公元416年)六月,夏軍攻佔了上邦,殺秦州刺史姚軍都及將士5000多,毀上邦城,接着進攻陰密(今甘肅靈臺西50裏),又殺秦將姚良子以下1萬多人。秦徵北將軍姚恢棄安定(今甘肅涇川北),奔回長安。安定人胡儼等率5萬戶舉城降於大夏。後秦與大夏之間的連年征伐,進一步消耗和削弱了秦軍的實力,爲東晉滅亡後秦創造了有利的客觀條件。東晉在擊滅南燕後,劉裕原想乘勝向後秦進攻,但因盧循、徐道覆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逼近建康(今江蘇南京),朝廷急調劉裕迴歸,以鎮壓農民起義軍。因而,東晉只得順延了擊滅後秦的時間表。

至晉義熙十一年(公元415年),劉裕相繼鎮壓了盧循、徐道覆起義軍,剪除了荊州刺史劉毅、兗州刺史劉藩及豫州刺史諸葛長民等,滅亡了譙蜀,打擊了晉宗室司馬休之等勢力,政局穩定,經濟和軍事實力逐步增強。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初,後秦主姚興病亡前後,姚弼、姚情、姚宣、姚耕兒等明爭暗鬥,爭奪帝位,政治動亂,人心浮動,叛離者日增;連年與胡夏、南涼、西秦等征戰,國力受到嚴重削弱,喪失了強國地位。這些,都爲東晉擊滅後秦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劉裕遂據此定下了出兵滅秦的戰略決策。

劉裕滅後秦之戰的起因是什麼?劉裕採取了怎樣的策略? 第2張

作戰策略

劉裕爲奪取擊秦的勝利,進行了詳盡的作戰策劃:

首先以主力大軍由淮水、泗水,沿黃河西進,奪佔戰略重鎮洛陽;以一部兵力由武關進擊,以牽制關中秦軍,然後奪取潼關,直攻長安。以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率步兵爲前鋒,自壽陽(今安徽壽縣)沿淮水淝水進攻許昌(今河南許昌東)、洛陽(今河南洛陽)。王鎮惡進攻邵陵、許昌,會師洛陽,待劉裕所率主力到達,再繼續西進。

以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率水軍由彭城(今江蘇徐州)溯汴水出石門(今河南滎陽東北),入黃河,進佔洛陽以北,阻止魏軍南下側擊晉軍。

令冀州刺史王仲德總督前鋒諸軍,並率領水軍由彭城溯泗水、開鉅野澤入黃河,佔據黃河東線,防止魏軍渡越黃河南進。

劉裕親領主力由彭城自泗水、鉅野澤再入黃河,西趨洛陽。

當後秦獲知晉軍已抵許昌時,仍在與大夏、西秦作戰。秦東平公姚紹深感憂慮,認爲應集中全力對付東晉。遂向後秦主姚泓獻策說,應將遠在安定的吏民遷至京師,這樣可得精兵10萬,即令夏、晉兩國同時向我進攻,也不至有亡國之禍。但這一策劃卻被左僕射樑喜否定。樑喜認爲:“安定守將齊公姚恢素有威名,且吏民與大夏赫連勃勃已結深仇,必然死守安定。如若放棄安定,夏人必然進逼郿縣(今陝西眉縣東北),況關中兵足以抗擊晉軍,何必自己削弱自己呢”。後秦主姚泓根據以上建議,決定採取兩面作戰的對策,既保衛西北的安定,防止胡夏的進擊;也重點據守長安、洛陽、潼關、武關等重要城邑關隘,阻止晉軍的西進。姚泓的這一作戰決策,使後秦從戰爭的開始便處於戰略上顧此失彼的被動境地。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