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長平一戰趙括背鍋千年!經典的“紙上談兵”事件真實情況是什麼?

長平一戰趙括背鍋千年!經典的“紙上談兵”事件真實情況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平一戰趙括背鍋千年!經典的“紙上談兵”事件真實情況是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現在人們一說到趙括,許多人都會說,此人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典型教材。其實不然,從戰國的長平大戰到今天,他足足被人們冤枉了兩千多年,也被人們譏諷了兩千多年,被人們嘲笑了兩千多年,這是極爲不公平的,尤其是對他這樣一個抵死保衛自己祖國的忠勇軍人來說

長平一戰趙括背鍋千年!經典的“紙上談兵”事件真實情況是什麼?

戰事吃緊

長平之戰爆發於公元前261年,起因是秦、趙兩國爲了爭奪一塊地盤——韓國先要獻給秦國,後又送給了趙國的上黨郡韓國獻給趙國上黨。是爲了讓兩虎相爭。趙國貪圖小利,得到上黨郡,直接引起了與秦國的衝突。年初,秦將左庶長王齡率軍徑取上黨,打跑了佔據上黨的趙軍。趙王聽說秦軍搶了上黨,也派軍去奪。在統兵將領的人選上,趙王並不糊塗,派出了久經沙場的一代名將廉頗。廉頗率軍來到了上黨東面的長平。與秦軍遭遇,先後打了兩仗,但都敗了,還戰死了一個副將,兩個重要的據點也被秦軍佔去了。不過廉頗畢竟久經沙場,經驗老道,眼看打不贏了,乾脆躲在深溝高壘的營寨裏,堅守不出,準備與秦國長期對峙。

可是,廉頗不出戰,急壞了趙王:上黨還被秦軍佔着哪,派你赫赫有名的老將去是指望你能奪回上黨,不是做縮頭烏龜的。但廉頗深通“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爲將之道,無論趙王怎麼催促,他就是堅守不出。趙軍不出戰,同樣也急壞了秦王:如不能消滅在長平虎視上黨的趙軍,上黨隨時可能易入趙國之手。秦國的宰相範睢爲了促使趙王撤換廉頗,就用了離間計,派人到趙國散佈流言說“秦國最怕馬服君的兒子趙括爲將”。趙王聽了,終於不顧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反對,命趙括去代替廉頗,以實現他擊敗秦軍佔據上黨的戰略意圖。

臨危受命

公元前260年7月,趙括率援軍來到長平,接替了廉頗。他到長平後,積極地貫徹執行趙王的意圖,準備主動大舉進攻,企圖一舉擊敗秦軍,奪回上黨,以報趙王的知遇之恩。戰軍本來就以主動攻擊聞名,善打攻擊戰。秦王得知趙括替代了廉頗,也增加了在上黨一帶的軍隊,並祕密地調來武安君白起爲主將,改命王齕爲裨將,並嚴令軍中:“有敢泄露武安君爲將者斬”。

長平一戰趙括背鍋千年!經典的“紙上談兵”事件真實情況是什麼? 第2張

這個白起是何人——他是我國古代戰功最爲卓著的軍事家,在他之後,只有漢初的韓信可與之比肩。據說趙王任命趙括爲將前,曾問趙括有沒有信心打敗秦軍,趙括想了一陣後回答:“秦國除了用白起爲將,我需費點心思對付,其餘的秦將全不在我的話下。”你看,既然連一向自負的趙括爲不敢輕視的白起,可見白起的名望之高。秦王如不採取保密措施,一旦趙括知道了他的對手也換了,說不定他也像廉頗一樣不敢出戰了,那秦軍就真的無計可施了。白起來了以後,知道趙括善主動進攻,爲了全殲趙軍,制訂了以2.5萬騎兵作誘餌,在趙軍發起進攻時,佯作敗退,誘敵深入,斷其退路,三面夾擊的戰術來對付。不幸的是,趙括上任後,因對敵情變化知之甚少,又犯下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或者說是一個讓人敬佩的錯誤,即正面快速進攻,“以身殉職,抵死反抗”。先是在秦軍的騎兵誘導下,快速進入敵人的口袋,趙括被圍40天,糧絕無援,又向敵人的主力方向奮力突圍,傷亡很大,沒有成功,趙括本人也中箭身亡,趙軍45萬人被俘。

長平一戰趙括背鍋千年!經典的“紙上談兵”事件真實情況是什麼? 第3張

往事追憶

當然,趙括作爲主帥的實戰經驗不足,策劃偏於一謀的弱點,也在這次戰役中暴漏無遺。但是趙括是不是隻會紙上談兵呢?趙括生於公元前4世紀初年,他的父親“馬服君”趙奢是趙國的名將,曾多次打敗過強大的秦軍和兇悍的匈奴。可能是受家庭的影響,趙括自小就熟讀兵書戰策,與人辯論起兵法來,更是頭頭是道。據說,有時就連趙奢也辯論不過他,這使他的名氣大震。趙括作爲趙國馬服君趙奢之子,在其父死後,趙惠文王念其父子功高,讓趙括襲封馬服君爵位。因趙括深諳軍事,喜談兵學,門徒衆多,因而又被尊稱爲馬服子。趙奢好刑名之學,早年爲田部史,以嚴正著稱。後來統兵打仗,靠嚴肅軍紀,循規蹈矩,也能多次取勝。但趙括認爲他的父親雖然治軍嚴明,但不善於謀劃,能不大敗可求小勝但也難求大功。趙奢起初有些惱怒,認爲趙括口出狂言,便決定以後再出徵的時候,將趙括帶在身邊,希望讓殘酷的戰爭來教訓這個十分自負的兒子。趙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在大將樂毅破齊後,惠文王又命趙奢爲將,攻齊國的麥丘(今山東商河西北)。此前,趙軍已多次進攻麥丘這個孤城,但由於麥丘糧草充足,守軍中有善於守城的墨家弟子相助,而沒能攻下。惠文王十分生氣,命令趙奢在一個月拿下麥丘。趙奢一到麥丘,就命令進攻。但趙括認爲,採用硬攻的方法,是很難在一個月內攻下麥丘的。從種種跡象來看,麥丘的糧食儘管還沒有完全吃光,但肯定是不多了。趙括希望父親先搞清楚城中的情況,暫停進攻,避免硬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長平一戰趙括背鍋千年!經典的“紙上談兵”事件真實情況是什麼? 第4張

但惠王給的一個月的時間太短了,趙奢沒有聽趙括的話,下令攻城。結果趙軍死了不少人也沒有攻下麥丘。趙括對趙奢說,守城者中有墨家弟子,對趙軍的進攻很有防禦辦法,而此次的趙軍與以往的趙軍沒有什麼不同,不比他們更善戰,攻城的手段也並不比他們更多,如果像以前的趙軍一樣硬攻的話,必然也要付出像以前一樣的慘痛代價。而且城中的人經常在晚上出來偷襲趙軍。趙奢無奈,只得按兒子的建議,先詢問抓到的俘虜,向他們瞭解城中的情況,可是俘虜不說。趙括每天給這些俘虜飯吃,對他們很客氣,還給他們糧食讓他們帶回城中給家裏人吃。於是,俘虜中有人悄悄地告訴趙括,城中的糧食不多,都被齊軍控制。百姓早已斷糧,已經開始吃人了。趙括問齊軍還能守多長時間。俘虜說最多還能守個把月。於是趙奢聽從趙括的建議,停止進攻,把俘虜全部放了回去。俘虜回去後,說這支趙軍很客氣,沒有侮辱他們,還讓他們吃飽,讓他們帶糧食回來。城裏的百姓有的就想出來投降趙奢了。齊將見俘虜給城中帶來了騷動,便將他們都關了起來。士兵和百姓對此都有怨言。趙奢讓圍城的趙軍用拋石機把糧食拋入城中。這樣過了幾天,守城的齊軍派代表把這些糧食送回來,對趙奢說,趙軍要戰就來攻,不要再拋糧食了。趙奢讓他回城裏等着,但卻並不進攻,只是隔了幾天才繼續向城裏拋糧食。這樣又過了幾天,趙奢聽從趙括的意見,拒絕與麥丘的人見面。沒想到,麥丘城裏的人殺了守城的齊軍將領投降了。趙括的辦法奏效了,趙奢暗暗佩服這個兒子比自己強。惠文王因此重賞了趙奢和趙括。

就事論事

由此看來,趙括並非不懂謀略和變通,然而,壯闊、血腥的長平大戰,使趙國40萬軍隊被秦軍坑殺,從此一蹶不振。那麼,長平之敗的責任全在趙括麼?如果用時下流行的“問責制”來問責的話,這事可能就複雜了:

第一:首先,起用趙括爲主將是誰的錯?趙括這個統帥可不是像時下有些官那樣是跑來、買來的,而是趙王自己主動找上門來任命的。趙王爲什麼要換掉廉頗?我們替趙王想想:秦軍佔了本屬自己的上黨,如不奪回來,對國內的輿論怎樣交代?其他的諸侯國又會怎樣看趙國?這不但是個面子問題,更是個政治問題。在接替廉頗的人選上,趙王不可能沒考慮過其他人選。趙國當時除了廉頗,還有李牧等人,也是名將。但他們全都認爲在長平只能像廉頗一樣打防禦戰。只有趙括認爲可以主動進攻打敗秦軍,在此情形下,趙王起用趙括,恐怕也是孤注一擲的無奈之舉。

第二:其次,長平大戰一開始,趙軍就犯了一個戰術性的錯誤,造成這種錯誤的人當然是所謂的四大名將之一的上將軍廉頗。戰國時代,由於趙國的戰略環境和地理環境所限,趙國的軍隊擅長的是野戰或者說擅長進攻,薄弱環節就是防守作戰,趙國最厲害的就是戰場突擊力量,比如弓箭兵、輕步兵、騎兵等,所纔在對匈奴和胡人的戰役中屢建奇功。秦國最擅長的是什麼呢?是步兵和防守,雖然秦國有地理地形的優勢,但是數百年來東方六國攻入秦國本土的次數,有幾次呢?可以說趙軍一開始就犯下了最大的戰略性錯誤。尤其在對壘中後期,秦軍逐漸找到了對付趙軍騎兵的方法後,即步步爲營,以壕溝、弩兵封鎖的戰術,趙軍可以說徹底的喪失了戰場中唯一的一點優勢。

長平一戰趙括背鍋千年!經典的“紙上談兵”事件真實情況是什麼? 第5張

第三:還有一個戰略錯誤:當時就是業餘戰略家也知道,趙國的戰爭潛力遠遠要低於秦國,由戰役演變爲戰略決戰就已經輸了一半,可是趙國的政治集羣卻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換而言之,趙國應該主動讓出上黨求和,以圖保住趙國最珍貴的物資資源、人力資源和精銳部隊,纔是上策,遺憾的是沒有任何人想到這一點,爲趙國精銳部隊的覆滅掘好了墳墓。這就是趙國犯下的第三個錯誤,可以肯定的說趙國已經輸定了。

第四:由於物資、軍隊的大規模消耗和對壘,使趙國政治集羣的心靈很脆弱,本來用擅長進攻的趙括換下喪失鬥志的廉頗,不能不說是一招好棋,可惜最佳的時機已經過去了,雙方的對壘陣式已經完全形成,趙國是必輸無疑了,只是看輸多少和輸多大而已了。加上臨陣換將,新統帥上任後又要二到三個月磨合才能形成戰鬥力,而趙國國力基本耗盡,秦軍又不是傻子怎會讓趙軍有這樣的機會呢?所以,這時也就犯下了第四個錯誤,趙軍覆滅的時機完全成熟了,所以不是趙軍統帥趙括的紙上談兵的緣故,而是這時的長平大戰本身就是趙國輸定了戰爭。

長平一戰趙括背鍋千年!經典的“紙上談兵”事件真實情況是什麼? 第6張

結語

趙括的軍事才幹是否就真的不如廉頗?不是的。其實,“紙上談兵”並非貶義,諸葛亮“未出茅廬,已三分天下”,其著名的“隆中對”就是典型的“紙上談兵”。而現代,“紙上談兵”更是軍隊的訓練手段之一,現在軍隊中的司令部演習,圖上作業,以及用計算機做的兵棋推演等,均屬“紙上談兵”之列。再說趙括敗於實戰經驗不足,也比較牽強。雖然他過去一直沒有獨自帶兵打仗的機會,只當過中、下級軍官,或做過幕僚。但即使這樣,也不能就此推定他一定不會打仗。韓信在被拜爲大將軍前,只是一個管糧草的小官,諸葛亮更是一出山,就打敗了曹操的幾員大將。所以說,古代戰爭,經驗與才幹之間並無必然的聯繫。廉頗可說是大名鼎鼎、實戰經驗豐富,開始他也想奪回上黨,但面對強大的秦軍,結果是損兵折將又失地。

因此,說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乃無稽之談,實在冤屈了這位趙國名將。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