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唐朝爲什麼那麼強大?連孩子都會武功

唐朝爲什麼那麼強大?連孩子都會武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君不見淮南少年遊俠客,白日球獵夜擁擲。呼盧百萬終不惜,報仇千里如咫尺”,唐代“少年詩人”——大多身體好,會武功,爲什麼?

唐人尤其是初盛時代的人們普遍重視體育鍛煉,對人體的審美也相應以健康強壯爲標準。唐代社會特別是初盛唐時期,人文主義氣氛濃郁,社會經濟繁榮,國家上下都普遍重視生活質量,重視提高生命質量,包括足球、馬球、毽子、鞦韆在內的各項運動開展得蓬蓬勃勃。杜甫《清明二首》其二說:“十年蹴踘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此外,武則天時期開始的武科考試,還使包括騎馬、射箭在內的軍事體育走進尋常百姓家。在這樣的大環境裏,唐人對人體的審美標準也比此前的漢晉有很大變化。

唐朝爲什麼那麼強大?連孩子都會武功

網絡配圖

也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下,初盛唐的“少年詩人”們爭先練劍習武,鍛鍊體魄,可謂人人有雄風,個個美少年。請看崔顥《俠客篇》:少年負膽氣,好勇復知機。仗劍出門去,孤城逢合圍。……

再看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蹴踘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裏。

李白自幼在蜀中習劍練武,加之在山東又受到武林高手斐旻的調教,因而技藝日精,膂力過人。

杜甫在《壯遊》詩裏:呼鷹皁櫪林,逐獸雲雪崗。射飛曾縱鞚,引臂落秋鳥。

唐朝爲什麼那麼強大?連孩子都會武功 第2張

網絡配圖

杜甫青少年時是一名騎射兼備,技藝高超的遊俠兒,至晚年還能馳騁校場,雄風猶在。《唐才子傳》裏還記有初盛唐其他“少年詩人”好體育,善騎射,身心健康的事蹟,如:陳子昂:“任俠尚氣,弋博。”王翰:“神氣軒舉。”王之渙:“少有俠氣,……擊劍悲歌,從禽縱酒。”張繼:“丰姿清迥。”

唐代特別是初盛唐時代尚武成風,俠氣漫溢,整個社會涌動着爲國家建功立業的浪潮。“保衛邊塞去”——是“唐人爲祖國立功的英雄氣概的嚮往”。王維早年銳意進取,風華爍爍。

他在《贈從弟司庫員外絿》中自述“少年識事淺,強學幹名利”。志在千里,輕生報國,仗劍從軍,渴望建功立業。

李頎在《緩歌行》裏則寫道:“男兒立身須自強,十年閉戶潁水陽。”他在嵩陽(今河南登封)潁水北岸“閉戶”的十年間,除了折節讀書,還習劍練武。他在《塞下曲》裏歌道:少年學騎射,勇冠幷州兒。

唐朝爲什麼那麼強大?連孩子都會武功 第3張

網絡配圖

李頎與高適、岑參、王昌齡並稱“高岑王李”(《唐音癸籤》卷五),爲盛唐四大邊塞詩人之一。四大邊塞詩人的領軍人物高適少年時代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所以後來能數次奔赴塞外戍邊,終“以詩人爲戎帥”(《舊唐書·高適列傳》)。他在《送渾將軍出塞》中長嘯出一代“少年詩人”的俠心劍膽:“塞下應多俠少年,關西不見春楊柳。從軍借問所從誰,擊劍酣歌當此時。”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