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臥薪嚐膽”一個被人爲誤讀千年的勵志雞湯

“臥薪嚐膽”一個被人爲誤讀千年的勵志雞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臥薪嚐膽說的是春秋時期,吳越大戰,越國戰敗。越王勾踐在吳國受盡種屈辱,臥薪嚐膽。回國後勵精圖治,最終帶領越國戰勝吳國,完成復國大業的故事。這個故事在中國,人盡皆知。後人甚至對其有“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正面評價。

可歷史的真相的確是這樣麼?

1誰挑起了戰爭?

要明白,當年的吳越戰爭是越國挑起的。越國乘吳國進攻楚國之時,發兵偷襲吳國。吳王闔閭震怒,遂率兵反擊,不幸死於戰場。後來闔閭的兒子夫差繼位,誓報父仇。繼而纔有“夫椒之戰”,吳國大敗越國。

勾踐看大勢已去,本來想拔劍自刎。被范蠡一頓勸慰,決心苟全性命,以圖他日復國,而最終主動要求成爲夫差的人質,以保證越國不被吞併。

這件事情,於情於理,於道義,吳國都沒有問題。吳國算是自衛反擊,越國那叫咎由自取。

“臥薪嚐膽”一個被人爲誤讀千年的勵志雞湯

2臥薪嚐膽真的好嗎?

勾踐入吳國爲質後,就開始了“臥薪嚐膽”的生活(司馬遷史記中只說了嘗膽,臥薪可能是後人杜撰的)。說白了就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讓自己不要忘記滅國的恥辱。側面可以看出,當年夫差給勾踐的待遇還沒有那麼不人道,甚至還可能是相對優越的。否則勾踐不用刻意“臥薪嚐膽”來提醒自己。

就這樣一步一步,費盡心機。在夫差面前裝孫子裝了十多年(甚至還主動吃了夫差的大便),終於得到夫差的同情和憐憫,將其遣送回國。勾踐表示,願意對夫差稱臣,感激夫差的不殺之恩。而越國卻在范蠡和文種兩位賢臣的幫助下,逐漸積蓄力量。

最終越國再次乘着吳國出兵中原,與晉國爭霸的機會,不宣而戰,偷襲吳國。夫差震怒,千里回援,被勾踐的越國軍隊以逸待勞,打得大敗。從此,吳國覆滅。

3故事到這裏完了嗎?

很多人以爲故事到這兒就完了。其實沒有,到這裏只是講了一半而已。

要知道,一個人能隱藏自己內心的想法,處心積慮地把自己的敵人當親爹一樣侍奉,十餘年不曾讓人看出來,這演技絕非奧斯卡影帝所能比擬。當他的“裝X大業”完成後,經過長時間心理變態發育,真實的勾踐,可能連他自己都忘了。

雖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因爲一件事記恨一個人十多年,真的是中國崇尚的君子所爲麼?事實上現實中我們所認同的君子都是有仇當場報的。事兒過了還記仇,那是徹徹底底的小人。雖然這未必能套用在復國大業的行爲上,但能間接說明人性在極地反擊的時侯,他的手段是否仁義已經不太重要了。

“臥薪嚐膽”一個被人爲誤讀千年的勵志雞湯 第2張

內心陰暗,行徑卑劣的勾踐,褪去外面那層僞善的羊皮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屠戮當年的有功之臣。范蠡算是極聰明的,一早就看出勾踐其人絕非善類。只能共患難,不可同富貴。所以越國復國之時,便提前開溜了。後來在齊國做生意,這就是著名的陶朱公。范蠡走的時候也勸過文種,文種不聽,果然最終被勾踐殺了。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歷史往復,不過如此。

4成王敗寇與婦人之仁

夫差算是被後人認爲“婦人之仁”的典型案例之一。雖然中國人古語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在吳越爭霸這個故事中的人物卻難逃成王敗寇的命運。後世的大多數人都認爲夫差是個“婦人之仁”的昏君,而勾踐則是“臥薪嚐膽”的聖主。如果將整段歷史連在一起,勾踐贏了戰爭,卻輸了人性,越國亦未能長存。人們褒揚此道,很大程度上,是刻意截取的歷史片段,所造就的結果。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