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秦始皇不立皇后是因爲他對皇后的要求太高嗎

秦始皇不立皇后是因爲他對皇后的要求太高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採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的策略,發動秦滅六國之戰。先後於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年)滅韓、十九年(前228年)滅趙、二十二年(前225年)滅魏、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二十五年(前222年)滅燕、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在他登上秦國王位的第26個年頭,終於統一了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這也是中國封建制王朝的開始。

天下初定,39歲的秦始皇第一件急着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給自己確定一個稱號。

春秋戰國,各國諸侯都被稱爲“君”或“王”,戰國後期,秦國與齊國曾一度稱“帝”,不過這一稱號在當時並不通行,已經一統天下的秦王政,以爲過去的這些稱號都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尊崇,“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他下令左右大臣們議稱號。

經過一番商議,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認爲,秦始皇“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功績“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他們援引傳統的尊稱,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建議採用“泰皇”頭銜,然而,秦始皇對此並不滿意,他只採用一個“皇”字,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創造出 “皇帝”這個新頭銜授予自己。

從此以後,“皇帝”就成爲中國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謂。“皇帝”稱謂的出現,不僅僅是簡單的名號變更,還反映了一種新的觀念的產生。

秦始皇不立皇后是因爲他對皇后的要求太高嗎

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們對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時就稱“皇”。“帝”是上古人們想象中主宰萬物的最高天神。秦始皇將 “皇”和“帝”兩個字結合起來,第一,說明了他想表示自己這一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威,是上天給予的,即“君權神授”;第二,反映了他覺得僅僅是做人間的統治者還不滿足,還要當神。

可見,“皇帝”的稱號,乃是秦始皇神化君權的一個產物,由於是第一個將中國基本統一的帝王,秦始皇當時也很自命不凡,自認功德超過了古代的聖賢——三皇五帝,對皇后的要求自然也就非常高了,高到連自己也說不清楚,於是左看右看,後宮佳麗中竟沒有一個人能符合他的標準。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