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清朝軍機處爲什麼只有5個軍機大臣?“滿六必損”是怎麼回事?

清朝軍機處爲什麼只有5個軍機大臣?“滿六必損”是怎麼回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軍機處爲什麼只有5個軍機大臣?“滿六必損”是怎麼回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清朝時期的軍機處,可能很多人都是聽說過的吧,在很多電視劇上面都出現過,而且聽名字也覺得這個機構很是高大上,擔任軍機處大臣的也都是很厲害的人物。但是可能少有人知的是,軍機處的大臣一直都保持着五個人的數量,多一個都沒有,這是爲何?爲什麼軍機處但凡多一個人,就一定會出事呢?

清朝軍機處爲什麼只有5個軍機大臣?“滿六必損”是怎麼回事?

軍機處設於1729年。

當時,雍正皇帝對準噶爾部用兵。爲了方便隨時處理軍政要務,雍正皇帝便在離他寢宮養心殿不遠的隆宗門內設立了軍機處。

最初,軍機處的作用是“跪受筆錄”,即軍機大臣跪在皇帝面前,用筆記錄皇帝的旨意,然後傳達給中央各部門或者地方督撫執行。到後來,軍機處的權力日重,總攬機要之外,還有向皇帝推薦官吏的權力,權限凌駕於內閣和六部之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權力中樞,擁有了“平章軍國重事”的宰輔地位。

但是,奇怪的是,軍機處雖然權力很重,卻一直是一個臨時機構。所有的軍機大臣,都是皇帝從親王、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侍郎或京堂中特簡選拔人員入值。他們沒有固定的品級,在進入軍機處之前他們是什麼品級,進入軍機處之後依然是什麼品級。軍機大臣沒有固定的任期,也沒有專門的俸祿。

軍機處設立之初,共有3人,即怡親王胤祥和張廷玉、蔣廷錫。此後,曾經設立6個軍機大臣的編制,即2名滿漢領班軍機大臣,4名滿漢軍機大臣。可是,到了同治年間,軍機處的軍機大臣始終沒有滿員,達到6名。朝野內外也流傳着一句“滿六必損”的流言。

清朝軍機處爲什麼只有5個軍機大臣?“滿六必損”是怎麼回事? 第2張

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同治時期,軍機處由恭親王擔任領班軍機大臣,此外分別有2名滿人軍機大臣、2名漢人軍機大臣,共計5人,沒有滿員。於是,整個同治時期,軍機大臣都一帆風順,活蹦亂跳。

到了光緒二年(1876年),在軍機處人員沒有減少的情況下,景廉奉命入值軍機處,使得軍機大臣的總人數達到了6名。不久,軍機大臣文祥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文祥長期擔任軍機大臣及總理衙門大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他去世時年僅58歲,令人扼腕。

清朝軍機處爲何只有五個軍機大臣?滿六就會出事

光緒五年(1879年)底,李鴻藻三年守制期滿,重新起用,依然回到軍機處擔任軍機大臣。這樣一來,軍機處又有了6名軍機大臣。很快,怪事發生了:軍機大臣沈桂芬於1880年初去世,享年64歲。

清朝軍機處爲什麼只有5個軍機大臣?“滿六必損”是怎麼回事? 第3張

沈桂芬去世後,朝廷調任陝甘總督左宗棠進京擔任軍機大臣。使得軍機處再次出現滿員。幸好不久左宗棠就奉命轉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不然,指不定會發生什麼怪事兒呢。

左宗棠走後,軍機處沒有增添人手,保持着5名軍機大臣的規模。

光緒八年(1882年),閻敬銘奉命擔任戶部尚書,查出了“軍費報銷案”,使得一批高官丟了烏紗帽。曾經署理戶部尚書的王文韶也沒有幸免,被免去軍機大臣職務。王文韶退出軍機處後,慈禧太后下令翁同龢、潘祖蔭補上,雙雙成爲軍機大臣。於是,又有了6名軍機大臣。

奇怪的事情再次發生:潘祖蔭父親潘曾綬突然一病不起,終於不治,潘祖蔭只做了30多天軍機大臣,就不得不辭掉軍機大臣和刑部尚書的職務,回鄉爲父親守制。

光緒十年(1884年)底,孫毓汶奉命入直軍機,加上此前的禮親王世鐸、閻敬銘、額勒和布、張之萬、許庚身,達到了6人。不久,閻敬銘就接二連三遭到上諭斥責,搞得他莫名其妙。他立即奏報朝廷,自陳衰老,辭去軍機大臣一職。

1911年,清朝成立了“皇族內閣”,替代了軍機處的職權。軍機處完成了歷史使命,不再出現,“滿六必損”的流言進入歷史的故紙堆。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