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王薄豎起反隋的農民起義大旗 最後被刺客殺死

王薄豎起反隋的農民起義大旗 最後被刺客殺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薄石像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着紅羅錦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月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這是一首名叫《無向遼東浪死歌》的歌謠,大意是:一個自由自在的小夥子,喜歡穿着一身漂亮的新衣服。不願意爲昏君賣命,只好上山做了強盜。官軍來了就和他們拼命吧,反正窮人已經沒有活路。

這只是一個用詩的形式表達的口號而已,告訴民衆——已經沒有活路了!

它的作者王薄,更是反隋的第一人。

王薄山東鄒平人,鐵匠出身。隋大業七年(611年),以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歌謠的方式宣傳號召羣衆,發動農民起義,自號“知世郎”。

當時,鄒平縣內有許多無法生存下去的農民,乾脆挺而走險,於鄒平南部長白山的大洞內聚衆反抗大隋,不過很快就被“掃蕩”了。

王薄豎起反隋的農民起義大旗 最後被刺客殺死

地處魯中泰沂山區與魯北平原的疊交地帶的鄒平縣,南依長白山脈,北瀕黃河。不久,本地人王薄在鄒平西南長白山中再次發動了大規模的反隋起義,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首先在這裏拉開。

其實,打響反隋第一槍的是楊素之子楊玄感,加一個摻和的李密,只是很快就被屈突通等剿滅了,之後李密成爲反隋領袖。

不過,首舉反隋旗幟的卻是王薄。

豎起義旗後,王薄駐軍於雕窩峪山中,以長白山爲根據地,攻城掠地。爲鼓動更多農民加入,老王還寫了很多極具鼓動性的歌謠,除了《無向遼東浪死歌》還有如“要抗兵,要抗選,家家都把鐵器斂,斂起鐵來做刀槍,昏君贓官殺個光”。

由於這些歌謠通俗易懂,很快傳遍附近的各個角落,一些不堪忍受沉重賦稅和徭役的農民都跑着小步來參加。

實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野心就會膨脹起來,王薄也不例外。

軍隊、軍糧充足後,老王開始糾集剛剛成型的部隊迅速攻下齊郡,隨即進攻魯郡,想乘勝追擊,只是被勝利衝昏了,老王開始輕敵,結果被張須陀殺得大敗。老王只好率軍北渡黃河去臨邑,由於沒有組織有序的撤退,又被追殺上來的張須陀斬殺五千多人。

[$HR getPages$]

不過,王薄就是王薄,儘管打仗不行,籠絡人心還是有一套的。他立即收拾殘部與黃河以北的義軍郝孝德和孫宣雅會師,沒過多久,就被他發展到十幾萬人。

俗話說,樹大招風。這三股起義軍聚集在一起,目標太大,讓朝廷寢食難安,隨即派大軍圍剿。

加上三個義軍首領長時間沒達成協議由誰統一指揮,結果各自爲政,被張須陀各個擊破。

老王只好退回老巢--長白山,打游擊,而郝孝德和孫宣雅仍留在原地附近與隋軍作戰。

後來,這支義軍逐漸演變爲三股最有實力的義軍。

一是瓦崗軍。

王薄豎起反隋的農民起義大旗 最後被刺客殺死 第2張

二是竇建德軍。

三是杜伏威、輔公佑軍。

622年,王薄和宋州總管盛彥師準備聯合攻打須昌,於是先到潭州籌集充足的糧草

潭州刺史李義滿兄弟,居然還自稱大隋刺史,弄得老王哭笑不得,說:“兄弟,大隋王朝五年前就滅亡了。”

可不管王薄怎麼勸說,李義滿兄弟倆就是不買帳,要糧沒有,要命有兩條。

老王被逼得無奈,乾脆將李義滿抓了起來,押送往齊州,可能是驚嚇過度,或者是受不了新王朝的空氣,老李很快就向閻王報到了。

老王得到須昌後,解決了糧草就回潭州了。可是老王太大意了,只帶了幾個侍衛和親兵,等到潭州時,被當地的反動勢力幹掉了。刺客正是李義滿的侄子李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