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刑不上大夫”或另有解釋:不因大夫之尊免刑罰

“刑不上大夫”或另有解釋:不因大夫之尊免刑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經常能看見“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其實,這句話原本只是一個誤解。

“刑不上大夫”最早出自《禮記》。《禮記》是一本禮儀禮制方面的書,雖說律法淵源來自於“禮”,也有“寓刑于禮”的例子,但《禮記》重點強調的還是道德規範,和法律是兩碼事。

《禮記》上這句話的原文是:“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下之。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側。兵車不式,武車綏旌,德車結旌。”

這是在講乘車的禮儀。大意是說兩輛車在路上遇上了,一輛是國君的,一輛是大夫的,大夫要下車,國君不用,扶着車前面的橫木,點點頭,就可以了。同樣,上級遇到下級,也都是下級要下車,上級扶橫木點頭即可。“禮不下庶人”是說這個規定一般老百姓不用遵守。因爲,老百姓不吃財政撥款,所以沒有必要這麼嚴格地去規範。“刑不上大夫”就是說如果違反了這個規定,級別是大夫的話,國君也不能利用暴力來逼迫大夫,那些執行刑罰的人,這時候也不要跟隨在國君身邊

簡單地說,“刑不上大夫”,最早和法律基本沒有關係。

當然,後來這句話在不斷被引用的過程中,產生了變化,意思就被髮揮了。

“刑不上大夫”或另有解釋:不因大夫之尊免刑罰

大概是從寫《過秦論》的賈誼開始,漸漸地,我們現在理解這個意思就成了主流觀點,直到近代,梁啓超、郭沫若也都這麼認爲。但其實這層意思更多地來自於知識分子的美好願望,或者說,來自於士大夫階層對帝王的要求和限制。

但你看看中國歷史,就會發現,刑上大夫這樣的事從古至今不曾斷過。

最早周公誅管叔、蔡叔,厲王流放於澆,就是著名先例。

到了漢文帝時期,文武百官如違犯法規,朝堂之上仍難免遭受如同尋常百姓一樣的刑罰。考慮到這些受罰的高官的面子問題,當時的執政、執法官員提出,對高級官員施刑時要寬待一些,漢文帝倒也痛快,接受了這個建議。“刑不上大夫”只不過是刑少上點,或者不公開上大夫而已。

如何去把握怎麼少上,或者如何不公開上,歷史亦有參考。比如西周時期有個“八辟”,後來也叫八議,意思就是說有八種人犯罪,要特別審議:一曰議親(皇親國戚)之闢,二曰議故(皇帝的故交舊友)之闢,三曰議賢(有德行的人)之闢,四曰議能(有大才能的人)之闢,五曰議功(有功勳的人)之闢,六曰議貴(高官顯貴)之闢,七曰議勤(爲國服務特別勤勞的人)之闢,八曰議賓(前朝皇帝子孫)之闢。不過,這個規定執行並不嚴格,時斷時續,關鍵要看君王的態度和心情。

再舉個例子,發生在唐朝著名的長孫無忌身上。有一天,他剛從前線作戰回來,向李世民彙報工作,進內殿時忘記摘刀,跟皇帝李世民聊完事,走的時候,被看門的保安發現了。此事本來非常嚴重,至少也屬於“十惡”中的大不敬,要知道,“十惡”是最嚴重的十種罪行,所以十惡不赦。但是李世民爲了救長孫無忌,就想到了“八議”,按“八議”標準去劃分,長孫無忌符合第七項。很快,李世民就召集了諸位大臣共同商議,最終罰了長孫無忌20斤銅錢,就算拉倒了。

所以,刑上還是不上大夫,在專制社會中,不過是君王意願。很多朝代,高官貴族犯罪,在處死刑的時候,爲了照顧情緒,會採取祕密處決,或者賜死,不在大街上公開砍頭。相對一般犯罪分子來說,只是讓你死得好看些罷了。《漢書》中的解釋說:因爲士大夫是有社會地位、有身份的人,萬一犯法,被制裁了,就是極大恥辱。所以,死得雖然沒有那麼難看,也足以給世人警示了。

關於“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還有一種解釋,說我們對“上,下”這兩個字的認識本身存在錯誤。“上”表示尊,“下”表示卑,整句話意思就是“刑不尊大夫,禮不卑庶人”,不會因爲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罰,也不會因爲庶人社會地位低,就將他們排除於文明社會之外。這個解釋雖然牽強一些,倒也符合現代的法律觀念,“天子犯法,與民同罪”,多大的老虎也不能吃人,吃人的老虎,總有一天會遇到武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