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最明顯的區別是什麼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最明顯的區別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傳佛教,是以印度佛教傳播到東南亞地區後進行的本地化同化,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區分出來的,目前主要有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而漢傳佛教受北傳佛教的影響比較大,是北傳佛教裏主要的一支流派,並以大乘佛教的教義爲主,主張普渡衆生,往生極樂的思想。而漢傳佛教隨着中國勢力的擴張,也影響到了周邊日本,朝鮮等國家。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最明顯的區別是什麼

  漢傳佛教 圖片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一同並稱爲佛教三大地理體系。雖然也歸屬於大乘佛教之中,和漢傳佛教同出一脈,但是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首先兩者的流傳區域不同,漢傳佛教主要在中國漢族內中原地區流行,藏傳佛教主要在西藏地區流行,兩者在教義的選擇上也稍微有所不同,漢傳佛教主要修的是顯宗,而藏傳佛教主要是修的是密宗。雖然都是從大乘佛教分出來的,但是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的區別,用通俗的語言說,可以這樣理解,漢傳佛教講究佛教理論,主要以唸經講經爲主,而藏傳佛教注重實修,主張從經書中修煉自身,講究實修。兩者在佛教的教育上也有很大區別,藏傳佛教講究從小學佛,一生學佛,一般藏區的小孩出家入寺廟的時間在五六歲左右,而後要經過幾十年的修行才能出師講經,而且在修行的時間中,並不侷限於學佛講經,和宗教相關的天文地理等都要修習,這和漢傳佛教的教育是不一樣的。 

漢傳佛教是文化突變的結果嗎

漢傳佛教,是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進行的和本地文化相適應的同化,從而形成了的一個佛教新分支,漢傳佛教也歸屬於大乘佛教,在教義上主張普渡衆生的宗教思想,講究學佛念講講佛,注重佛教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並稱爲佛教三大地理體系。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最明顯的區別是什麼 第2張

  漢傳佛教 圖片

漢傳佛教是文化突變的結果嗎?當然不是,佛教自西漢末年、東漢初年就從喜馬拉雅山一側的印度傳過來,經過了幾千年的傳播和發展,深根於中國本土的文化信仰,進行了相適應的變革,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長期而緩慢的,從印度傳過來的佛教已經變成了漢傳佛教,雖然淵源是印度佛教,但是在教義,宗教儀式,佛法研習等方面,已經發生了改變,可以說,漢傳佛教不是文化突變的結果,而應該是文化相適應的結果,漢傳佛教前期在中國的傳播,是經過了中國古代統治者的有力推崇才能擴展到民間去的。

根據史書記載,梁武帝是最早信仰漢傳佛教的皇帝,他在位時期,在國內修建了大量的寺廟,第一座佛教寺廟白馬寺就是梁武帝下令修建的,當時的印度高僧翻越喜馬拉雅山來中國傳教,並帶來了大量的佛教,於是梁武帝就專門修建了白馬寺供這些人居住,並在梁武帝的授意下,翻譯了中國的第一部佛經《四十二章經》,而且梁武帝還下令漢傳佛教的僧侶不能吃葷,這個戒律一直流傳到現在,在佛教最開始階段,不管印度還是外傳國,僧侶是可以吃肉的,這也能說明,漢傳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中,根據本地的文化進行了適當改變,而具有更長遠的生命力。

漢傳佛教是文化突變的結果嗎?這個答案已經不言而明,任何一個文化傳入本國,要想獲得落地生根並長遠發展,必須結合本地的文化進行自適應性改變,否則是融入不了本國文化信仰中的,這不僅僅只體現在宗教上,文學,音樂等都是一樣的道理。 

漢傳佛教的特點

漢傳佛教,是印度佛教經過中國中原地區文化相融合的產物,和藏傳佛教同屬於大乘佛教,但是在幾千年的傳播和發展中,已經和本地的文化習俗相結合,漢傳佛教有着自己獨特的特點,這和印度佛教,日本佛教等都有着顯著的區別。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最明顯的區別是什麼 第3張

  漢傳佛教 圖片

漢傳佛教的特點,從外在形式上就很能區分,國內出家僧侶都姓“釋”,比如少林寺住持釋永信,這是因爲佛教初傳入中國時,晉朝的高僧道安法師有感於,出家人保留俗姓不符合出家人的本意,“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家,同稱釋氏。”於是,後世出家人皆改姓“釋”,漢傳佛教的特點,還有一個比較顯著的,就是僧人不吃素,這和漢傳佛教相近的日本佛教就不一樣,日本佛教是沒有持素的戒律的,而且印度佛教和東南亞地區的佛教也沒有這個戒律,這就是漢傳佛教的本地化特徵了,原本,佛教在印度興起時,佛教徒行乞時是不分葷素的,只要有施捨都會吃。

在以後的發展中,也沒有葷素的區分,只是傳入中國後,中國古代統治者在信仰佛教時,加入自己的信仰偏好,相傳梁武帝敬佛,爲母親做法事時,見宮中僧侶吃肉有傷哀悼,於是就下令不許出家人吃葷,於是漢傳佛教戒葷就流傳下來了,這是漢傳佛教和其它佛教的顯著特點。在西藏地區流行的藏傳佛教中,也沒有持素的戒律,可以看出,佛教的發展是和當地的文化有很大影響的。 

 漢傳佛教六大祖庭

漢傳佛教把佛教各大宗派的祖師,也即初祖居住,弘法佈道的寺院稱爲祖庭,因爲自古印度傳播到中原地區的佛教,在長久的傳播和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點,並根據對佛法典籍不同的修習選擇,漢傳佛教發展到現在,已經分化出幾大派別,主要有法相宗、密宗、三論宗、華嚴宗、律宗、淨土宗,禪宗等。這和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也有相同的宗派,這是因爲古印度佛法博大精深,淵源衆多。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最明顯的區別是什麼 第4張

  漢傳佛教六大祖庭 大慈恩寺照片

漢傳佛教的每一個派別都有一個祖庭,因爲唐朝時期佛教鼎盛,在唐朝的都城長安就修建了很多寺廟,而且當時社會環境對佛教很推崇,出了很多佛教高僧 ,他們分別在不同的寺廟裏弘揚佛法,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派別,漢傳佛教六大祖祖庭就全部都在現在的西安。比如大慈恩寺、大興善寺、草堂寺、華嚴寺、淨業寺、香積寺就分別是法相宗、密宗、三論宗、華嚴宗、律宗、淨土宗的祖庭,雖然有的寺廟經過歷史變遷,已經不復真跡,但是在後期修繕中,也能找到當年的影子。

漢傳佛教六大祖庭,是紀念漢傳佛教各個宗派開山始祖的專門寺廟,幾乎每個寺廟都留有開山始祖的親身故事,這是進行佛教宣傳的最佳場所,當然也成爲了萬千佛教信衆心目中的朝聖之地。作爲寶貴的文化遺產,漢傳佛教六大祖庭也帶動了當地的文化旅遊經濟,成爲了當地的旅遊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