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魏惠王是個有眼光的君主,爲何卻導致了魏國的衰落?

魏惠王是個有眼光的君主,爲何卻導致了魏國的衰落?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惠王是戰國時期魏國國君,魏惠王在位時期正是魏國的鼎盛時期。眼見着魏惠王在有生之年就能夠稱霸了,但是他卻在任期間頻頻犯錯,最後錯失良機。加速了魏國衰落。

魏國是戰國前期最強大的國家。魏國的強大起因於魏文侯,魏文侯重用人才,任用法家始祖李悝在魏國進行變法,任用吳起創立魏武卒,魏國一時國富兵強,他團結三晉,西奪秦河西之地,南敗楚於上洛,東伐齊入長城,北滅中山國。至魏武侯時,魏國繼續發展,雖三晉同盟關係破裂,但魏國仍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強國,敗楚於大梁,取楚國大梁和魯陽,大梁後來成爲魏國都城;敗趙於藺;魏武侯以援助燕國的名義伐齊,在打了長達八年的戰爭之後,魏國取得了對齊的勝利,伐齊至桑丘,東方領土得到極大擴張;吳起在離魏之前更是以五萬魏武卒,戰勝秦國五十萬大軍,使秦近三十年不敢東出,進入了長期的休養期。魏武侯十二年“魏觴諸侯於範臺”,儼然一代霸主。

在魏惠王時,魏國在公元前341年的馬陵之戰後,喪失霸主地位。魏國就此進入衰落期。由於這一敗,人們認爲魏惠王的統治一無是處。這種觀點值得商榷,魏國之敗不能簡單地歸因於魏惠王,魏惠王有錯誤,但不是一無是處。魏惠王曾經使魏國經濟發展,疆域擴大,公元前344年的逢澤之會更是率先稱王,成爲霸主,十二諸侯朝見魏王,包括趙國和秦國。魏國之敗在於魏國“四戰之地”的地理環境和錯誤的用人政策。但魏惠王曾經是很有戰略眼光和雄才大略的。

魏惠王是個有眼光的君主,爲何卻導致了魏國的衰落?

他遷都大梁,爲魏國的霸業奠定經濟基礎。前361年,《古本竹書紀年輯證》:“魏惠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也。梁惠王發逢忌之藪以賜民。”逢忌,即逢澤,今河南商丘南,古睢水所積,春秋宋地,此時爲魏國所佔。藪,生長着很多草的湖澤。魏惠王爲了開發大梁周圍的地區,發展經濟、增長人口,放開了新佔領的宋地的逢澤湖的國家壟斷,讓人民在這裏進行生產活動,於是種植業、有漁業得到發展。

逢澤離宋國商丘很近,魏國通過軍事擴張,當時已佔領現在河南商丘東的虞城縣,加上商丘南的逢澤,魏對宋都商丘已形成包圍。而宋國在古時商業發達,資料顯示:“宋國經濟發達,宋國人善於經商,在繼承與發展殷商文化,特別是商業文化方面,功不可沒。宋國商文化繁榮昌盛,首先表現在城市的發展。

當時,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濟水北岸的陶丘,獲水和泗水交匯處的彭城,都是極爲繁榮的商業都會。”而宋國的農業也非常發達:“商丘常年糧食產量在120億斤以上,被稱爲‘豫東糧倉’”。而現在魏惠王遷都大梁,開發逢澤,可以說魏國多了一個糧倉,也多了一個商業中心,魏國經濟實力得到了極大提升。

前360年,《古本竹書紀年輯證》:“魏惠王十年,入河水於甫田,又爲大溝而引甫水。瑕陽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來歸。”甫田,即圃田,古澤藪,在今河南中牟縣西。魏惠王引黃河水入圃田澤,又將圃田澤水引入淮河,這項水利工程成爲魏國繼引漳十二渠之後又一個大的水利工程,並且魏國得到的好處遠比引漳十二渠要大。因爲這項工程灌溉的區域處於黃河和淮水之間五百公里的距離,對農業和交通業的發展其意義非凡。

從這一點來說,魏惠王是位了不起的君主,其能繼魏文侯和武侯之後將魏國霸業再推進一步,絕非偶然,也絕不僅僅是蒙前人之福。上邊史料裏說,這個工程修好了以後,“瑕陽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來歸”,筆者認爲這裏的瑕陽人可能不是現在的山西臨猗人,因爲他們是從“秦道岷山青衣水”來歸,岷山是現在甘肅南、四川北,應該是這個地方的人沿着秦道和青衣水來到大梁附近的圃田澤來謀生。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大梁經濟發展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可能是當時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了,就像現在的北、上、廣一樣,吸引了衆多的外來人口。

他曾四面作戰而取勝。公元前358年,《古本竹書紀年輯證》:“魏惠王十二年,龍賈率師築長城於西邊。”魏惠王在這一階段爲了恢復發展經濟,增長人口,對外用兵很少,軍事上是以防禦爲主的,所以公元前358年派大將軍龍賈在魏與秦交界處修築長城,據考證魏西長城所在地爲:“南起華陰市華山玉泉院澗西的朝元洞,依地附勢蜿蜒北上,經大荔、澄城、合陽直到韓城的黃河邊沿,北止於韓城市南面黃河西岸城南村,全長約300餘里,是戰國時秦國與魏國的分界線”。魏惠王戰略擴張的重點在東方,爲此他遷都於大梁,所以對秦國採取了守勢。

公元前357年,《古本竹書輯證》:“魏惠王十三年,鄭嫠侯使許息來致地:平丘、戶牖、首垣諸邑及鄭馳地。我取枳道,與鄭鹿。王及鄭嫠侯盟於巫沙,以釋宅陽之圍,歸嫠於鄭。”這條史料明確記載了,魏軍把鄭嫠侯,也就是韓昭侯包圍在宅陽,韓國的許息通過與魏談判,給了魏國平丘、戶牖、首垣諸邑及鄭馳地。我取枳道,與鄭鹿這些地方,魏國又用鹿地換了韓國的枳道地。韓國在這次大敗之後,外交上臣服於魏國。

魏國又施展外交手段讓一些小國成爲自己霸主地位的支持者。《古本竹書紀年輯證》:“魏惠王十四年,魯恭侯、宋桓侯、衛成侯、鄭嫠侯來朝。”魏國在東部擴張,必然要以一國爲目標,他選的是趙國。於是有了公元前355年開始的滅趙大戰。魏惠王在戰國之世率先打響了滅國之戰。

《史記六國年表》:“魏惠王十七年,魏圍邯鄲”,《古本竹書輯證》:“魏惠王十六年,邯鄲四觳,室壞多死。”前353年,魏拔邯鄲;齊出兵救趙敗魏於桂陵。前352年諸侯圍魏於襄陵;前351年,魏國歸還趙國邯鄲,與趙盟於漳水上,從趙撤軍,集中兵力打敗東方諸侯聯軍,迫使齊築長城以防守,而後魏國把兵力轉向西方。

秦國於公元前354年乘魏與東方諸國大戰之機從西方伐魏,“與魏戰元裏,斬首七千,取少樑”;前353年,魏國在西方築長城、塞固陽防守秦國;公元前352年秦取魏舊都安邑;前351年取魏上洛地區、城商塞、衛鞅圍固陽並降之。但魏國於公元前351年結束了東方戰爭很快調轉方向攻秦,收復了全部失地,包圍秦軍於定陽。秦軍一路敗退,秦孝公嚇得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着,

《戰國策》:“(秦孝公)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令於境內,盡堞中爲戰具,竟爲守備,爲死士置將,以待魏氏”,

秦國在所有的城牆中放置兵器,全國上下備戰,怕魏軍攻來,準備與魏軍決一死戰,可見魏軍勢頭之強,秦國危在旦夕。商鞅此時冒生命危險遊說魏惠王,以秦孝公願尊魏惠王爲王爲條件,才求得魏之諒解。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和魏惠王在彤會盟,雙方罷兵。魏國經過五年大戰,戰勝四方諸侯,魏國霸業達到頂峯,這纔有了魏惠王於公元前344年在逢澤召集諸侯稱王的事。

魏惠王是個有眼光的君主,爲何卻導致了魏國的衰落? 第2張

魏惠王的東進之策,從長遠看是正確的。對於魏國來說,如若處於四面包圍之中,土地不能擴大的話,遲早是要被滅掉的。所以正確的戰略是先滅掉包圍魏國的其中一國。包圍魏國的有四國:齊國、楚國、秦國、趙國。在這四國裏,魏惠王選的是趙國。秦國雖弱,但要滅秦,實在太難,因爲秦國的西方領土實在太大,老秦人世居於西戎,是融於當地人民之中的。

魏國要滅秦,秦可以一直西撤,魏國到時是鞭長莫及。魏文侯和魏武侯時,也不能滅秦,證明滅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秦國也太窮了,魏國還有點看不上這個窮地方。齊國是老牌的大國,並且齊國領土東面是海,自己也沒有退路,這也決定齊國最終不能一統天下,齊國的地理狀況從戰爭的角度看,也不好。

楚國地大無比,要滅楚和話,和滅秦是一樣的難度,甚至比秦還要難。只有趙國,當時相對較弱,並且滅趙之後,魏國就不是處於四面包圍之中了。趙國腹地有中山,北有匈奴,東北有燕國,趙國當時領土並不大,國家也不強,所以滅趙的代價最小而得到的好處最多,於是魏惠王選擇了滅趙。但其他國家也明白魏惠王的意圖,所以聯合起來打擊魏國。於是桂陵之戰,魏國雖拔趙都而後來不得不歸還給趙國。

所以,魏惠王是想爲魏國立下萬世之功的一位君主,他的決策是正確的,他也努力了,只是沒有成功。他錯是錯在了魏國人才的流失,如若孫臏不走,就沒有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魏國的慘敗,魏國就有可能成功滅趙滅韓,進而有可能一統天下。個人的因素對形勢的影響有時是巨大的,這就像秦國如若沒有商鞅,就不可能變法;沒有白起這個軍事奇才,有可能不能戰勝東方六國;秦始皇如若遲死幾年,定好了皇位繼承人,秦朝有可能不會短命而亡等等。

成王敗寇,如若魏惠王成功了,後代對他必然是又一種評價。他雖然失敗了,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他曾經的強大,看到他曾經的豐功偉績。不要因爲他的失敗而全部加以否定。

魏惠王先後四次稱王,見證了魏國與霸業漸行漸遠,最終走向沒落。

魏惠王第一次稱王,與秦、齊兩國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魏惠王與其弟公子緩在爭位競爭中勝出,引來趙、韓兩國武裝干涉,爆發了濁澤之戰,魏軍大敗。因趙、韓意見不合,魏軍反敗爲勝,保住了魏國獨立地位。魏惠王上位的過程很驚險,但魏國的霸主地位很穩固。儘管如此,以魏國爲主的三國聯盟宣告徹底破裂。

沒有三國聯盟的壓制,秦、齊兩國蠢蠢欲動。公元前366年,秦軍在洛陰大破魏、韓聯軍。公元前364年,河西之地重新劃入秦國版圖,秦軍再接再厲,在石門斬首魏軍六萬。公元前362年,秦、魏兩軍在少樑激戰,魏軍大敗,魏將公孫痤被俘。西線的秦國咄咄逼人,東線的齊國同樣氣勢洶洶。田齊桓公高舉老牌諸侯國的牌子,擴展自己的朋友圈,也對魏國構成了直接威脅,公元前353年,魏惠王發兵霸凌趙國,招致齊國不滿,出兵救趙,齊軍在桂陵大敗魏軍。

面對秦、齊兩國對霸權的挑戰,魏惠王採取三項措施。一是將國都從安邑遷至大梁,通過政治中心的東移,抵消齊國對淮泗地區的影響。二是與趙、韓兩國結盟,緩解與秦國關係,以此拓展魏國戰略空間。三是發展生產,將逢澤由官辦轉爲民營,使百姓受益,興修水利,引黃河水灌溉農田,促進了農業生產。可以說,魏惠王對內施惠於民,提升國力,對外聯合趙韓,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打壓齊國。

魏惠王通過一系列措施,逐漸擺脫了困境,然而一個人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公元前344年,商鞅奉秦孝公之命出使魏國,其主要目的是忽悠魏惠王儘快稱王。商鞅的目的是以此激化魏國與周邊諸侯國的矛盾,爲秦國的發展爭取時間。魏惠王輕信了商鞅的花言巧語。同年,魏惠王建了個“會盟羣”。他召集趙、韓、宋、衛、鄒、魯等12國君主,以及秦國公子少華在逢澤會盟。其實諸侯對會盟的目的心知肚明,無非是確立魏國的羣主地位,承認魏君稱王的事實。逢澤會盟,是魏國霸業的巔峯之作,而齊、楚等大國沒有“入羣”,降低了會盟的影響力,預示着各國之間暗流涌動。

俗話說:“樹大招風。”魏國逐漸恢復元氣,是齊國不願意看到的。公元前341年,魏惠王聯合趙國,對韓國大打出手,齊國再次挺身而出,在馬陵殺死魏軍十萬,主帥龐涓戰死,太子申被俘。馬陵之敗,是魏國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可以說,魏惠王的第一次稱王,魏國從霸主寶座跌落,落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魏國元氣大傷,國勢頹廢,與之相反,齊國在齊威王的領導下,實行鄒忌變法,國富兵強,聲譽日隆,順利頂替魏國成爲新任霸主。魏惠王面對魏國的爛攤子,只能空嘆奈何。公元前334年,他前往徐州向齊威王服軟。見昔日的霸主放下架子,低三下四地跑來恭維自己,齊威王十分得意。這是一場破落戶與外來戶之間的對話。會談中,雙方達成一致意見,齊魏兩國君主互相尊王。“徐州相王”標誌着魏國霸權旁落,從此在合縱和連橫的漩渦中,無法自拔。同時,齊、魏兩國君主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周王室淪爲吉祥物,各路諸侯紛紛稱王,國際局勢更加複雜。

“徐州相王”後,秦國迅速從西部地區崛起。公元前328年,秦軍再次在魏軍面前秀肌肉,一舉攻下蒲陽。魏惠王原本指望合縱集團能給予支持,沒想到趙國剛一出頭,就被秦軍揍得鼻青臉腫,其他合縱小夥伴見狀,只得保持沉默。魏惠王一怒之下,退出“合縱羣”,開始抱秦國的大腿。

公元前325年,魏惠王和韓宣王,帶着幾個小諸侯國的國君,組團來秦國表忠心。爲了表達加入連橫的決心,魏惠王將張儀勒索的上郡割讓給秦國,作爲回報,秦國把蒲陽和曲沃還給魏國。同時,秦、魏、韓等君主在咸陽互相尊王,由此宣告連橫集團的成立。爲了哄秦惠王開心,魏惠王和韓宣王還給秦惠王牽馬。算起來這是魏惠王第三次稱王了。

公元前323年,張儀與齊、楚兩國的使節在齧桑召開會議,商討進一步蠶食魏國的計劃。魏惠王面對加強版連橫集團的威脅,在公孫衍的斡旋下,魏、趙、韓、燕、中山等五國君主相互尊王,組成合縱集團,抱團取暖,一致對外,史稱“五國相王”。

齊國擔心合縱聯盟對本國不利,藉口中山是蠻夷小國,不能稱王,拉攏趙、魏兩國,企圖破壞聯盟,沒有得逞。接着,齊國又封鎖中山國邊境,主動向燕、趙兩國割讓平邑,煽動兩國攻打中山,燕、趙不爲所動。同時,楚國也不甘寂寞。公元前323年,楚將昭陽在襄陵大敗魏軍,一舉拿下魏國八個邑。惠王這時感覺寶寶心裏苦啊,哀嘆道:“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魏惠王以八個邑的代價,換來了第四次稱王。

魏國在戰國羣雄的角逐中,率先崛起,稱霸中原。魏惠王面對混沌複雜的局勢,缺乏準確的判斷,四處出擊,多線作戰,導致力量分散,樹敵過多。孫子日:“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在對手的不斷蠶食下,魏國雙拳難敵四手,在中原逐鹿的競爭中,將主動權拱手相讓,成爲任人魚肉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