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戰國時期魏惠王的有幾個 魏惠王謂卜皮曰故事

戰國時期魏惠王的有幾個 魏惠王謂卜皮曰故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襄王,即樑襄王,東周時期魏國第四代君主,姓姬名嗣,魏惠王之子。公元前318年,與韓、趙、楚、燕四國合縱攻打秦國,五國聯軍各懷鬼胎,都想在戰役中保存自家實力,坐收漁翁之利,故而都不敢也不願做先遣軍,秦國出奇制勝,切斷楚國糧草,楚軍因其糧草匱乏撤退,其他四國也隨之撤軍,這場戰役以不克而返告終。  

戰國時期魏惠王的有幾個 魏惠王謂卜皮曰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番戰役後,魏襄王在宰相張儀的建議下,與秦國和解,退出南北合縱。襄王七年,與秦武王嬴蕩在臨晉會晤;襄王十一年,與秦國聯合攻擊韓國;襄王十六年遭秦國攻佔蒲阪、陽晉、封臨;襄王十七年,秦國歸還蒲阪;襄王十八年,與秦、韓、齊三國會合大敗楚軍;襄王二十三年,與齊、韓、趙、宋四國聯軍攻擊秦國,秦國與魏和解,魏襄王薨,太子魏遫繼位,即魏昭王。

處於一個諸侯割據的時代,各諸侯國都在進行聯合與進攻,妄圖在亂世之中殘存一席之地。魏、秦關係複雜多變,既是盟國也是敵國。襄王善用合縱連橫之術,意欲在被秦國蠶食的過程中盡力保全,然而大勢所趨,大都無功而返。孟子見襄王,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但同時又對他說“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大概希望襄王不要窮兵黷武吧!

 齊威王論國寶爲什麼惠王有慚色

公元前355年,齊威王與魏惠王約着一起山中打獵,魏惠王有心炫耀,便問齊威王有何寶物,齊王心裏怎會不知惠王是何意圖,便回到:“沒有”。魏惠王心裏得意極了,嘴裏還繼續說到:“我的國家雖然小,可是我尚且還有能照亮十二輛車子,直徑一寸的夜明珠十顆,你齊國那麼大,難道連這樣的寶物都沒有?”

戰國時期魏惠王的有幾個 魏惠王謂卜皮曰故事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齊威王聽完魏惠王說完,頓了頓,不以爲然的說到:“我的寶貝與魏王你的寶貝有所不同,您的寶貝是供人觀看的,我的寶貝是用來治國安邦的;你的寶貝是可以估價的,我的寶貝卻是無價之寶”。魏惠王一聽,不解的問:“是何寶物?”齊王繼續說到:“我有大臣檀子,鎮守下陲,楚國不敢來犯,泗上諸國皆來朝拜;我有能成盼子,鎮守高唐,趙人不敢打漁到黃河以東;我有賢臣黔夫,鎮守徐州,嚇得燕人在北門、趙西門祈禱神靈保佑,並且千餘戶歸順了齊國;我有良臣鍾首,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這四位忠臣良將就是我的寶物,豈止是能照亮十二輛車子的夜明珠所能比較的?”一席話說完,魏惠王面露慚色。

魏惠王身爲一國之君,本想借機炫耀自己的國力,但是實在小氣,眼光只是侷限於金銀飾物,皆是俗物。魏惠王與齊威王對寶物的定義不同,齊王認爲,寶物就是可以利用國家的興旺發達,人才就是無價的寶物。惠王聽完齊王一席話,方知自己是多麼淺薄,很沒有面子,便走開了。

 春秋時期魏惠王謂卜皮曰故事

“魏惠王謂卜皮曰”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第三十》,原文爲:魏惠王謂卜皮曰:“子聞寡人之聲聞亦何如焉?”對曰:“臣聞王之慈惠也。”王欣然喜曰:“然則功且安至?”對曰:“王之功至於亡。”王曰:“慈惠,行善也。行之而亡,何也?”卜皮對曰:“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與也。不忍,則不誅有過;好予,則不待有功而賞。有過不罪,無功受賞,雖亡,不亦可乎?”  

戰國時期魏惠王的有幾個 魏惠王謂卜皮曰故事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魏惠王問卜皮他在外的名聲如何?卜皮回答他,大王仁慈惠愛。魏惠王大喜,認爲自己名聲很好,便接着問自己的功業會達到什麼程度,卜皮卻回答他到,將走向滅亡。魏惠王不解,接着又問了一個爲什麼,在他認爲,仁慈惠愛是善行,善行怎麼會走向滅亡呢?卜皮給他的回答是,仁慈的人不忍心,而惠愛的人好施捨,不忍心,則不會懲罰有罪過的人;好施捨,就不會等着臣子做出功績就賞賜。有了過錯而不懲罰,沒有功勞卻接受賞賜,即使國家滅亡,這不是也是應該的嗎?

惠王覺得自己名聲在外,仁慈惠愛,豈不知,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矛盾有其特殊性,也許仁慈惠愛是好的表現,但是不在事物特定的範圍內,反而會弄巧成拙。具體的問題應該具體分析和對待,不能不分析利弊,一概而論。爲了仁慈而失了法度,爲了惠愛而不鼓勵建工,這樣反而會走向失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