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漢朝的和親政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如何評價西漢的和親?

漢朝的和親政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如何評價西漢的和親?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和親,又稱”和戎“”和蕃“,是指中原王朝統治者與外族或者外國出於各種目的而達成的一種政治聯姻。由於政治經濟形勢的好壞和軍事力量的強弱,西漢時期的幾次和親的內容和效果也是有所不同的。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和親是不同政權間的政治聯姻,雙方通過嫁娶公主來保持和睦相處的關係。西漢同匈奴的和親就是早期的典範。漢初,天下初定,國力衰弱,士卒疲於征戰,劉邦採用婁敬建議,以漢朝宗室女嫁給匈奴單于爲閼氏;雙方約爲兄弟;開放“關市”,兩族人民互通貿易。惠帝、呂后、文帝、景帝及漢武帝初年都採取了和親政策。這一政策相對緩和了軍事衝突,有利於漢朝休養生息,促進了漢初經濟的發展,加強漢匈兩族的經濟文化交流。西漢王朝不斷依據自身的實力調整對匈奴的政策:漢初的“和親政策”,贏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取得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從漢武帝元光二年到元狩四年(前119年),轉爲“征伐政策”。從西漢王朝對匈奴民族政策的演變過程看,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只有在和平的社會環境中,社會才能健康發展,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漢朝的和親政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如何評價西漢的和親?

戰略

寓攻於守攻防兼備

後世一直有人認爲,堂堂大漢卻要向匈奴蠻夷低頭,甚至低三下四的送去漢家女子給匈奴單于爲妾,既不能緩解匈奴對於漢的軍事壓力,也沒有達到通過通婚節制匈奴的目的,因爲西漢前期大多數送去和親的“公主”都只能作爲單于的偏房小妾,沒有成爲正妻並且生下親附漢朝的太子、儲君。 如果單單從這一個方面來看,是否就認爲漢政府的和親政策已失敗呢? 其實,評價和親政策的成敗需要多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從漢朝內部而言,派遣的所謂“公主”多不是皇室真正的大公主,最多也就是皇室宗親的小公主,更多的甚至就是民家選送的宮女。但即使是這樣一些“和親公主”,對於地處偏遠的匈奴而言,其所代表的漢代先進的宮廷文化以及優雅嫵媚的漢女氣質,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從這點來看,漢政府不需要花費很大的代價,就能夠以漢公主的名義把這些“和親公主”及其使節送往匈奴,這個和親計劃本身也就具有很高的執行價值。

漢朝的和親政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如何評價西漢的和親? 第2張

第二,漢朝雖然要爲和親安排大量的陪同人員和陪嫁物資,但這些陪同人員在遠赴匈奴的過程中,可以瞭解沿途的風土人情和自然條件,更可以深入匈奴的腹地得到他們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這對於漢政府的進一步戰略決策,都是非常寶貴的信息。至於陪嫁物資,就像劉敬所說的,無非也是漢朝多產而匈奴所無的東西,並不會對於漢朝造成過於沉重的經濟負擔。同樣的,每次向匈奴輸送物資的過程,也是進一步加深瞭解敵情的機會。在對匈奴作戰中,漢軍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匈奴軍隊和部落漂移不定的行蹤。通過和親以及之後的和親物資運輸,漢政府恰好可以掌握匈奴軍隊和主要部落的準確方位及其駐紮習性,爲武帝時期積極的對匈奴進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西漢政府對於匈奴的和親本身,也分爲前後兩個時期,以武帝大舉討伐匈奴並取得戰略勝利爲界限。前期和親重在守,但也起到爲武帝的戰略進攻積極準備的作用。後期的和親,重點就變爲“親”,使得分裂之後的匈奴部落歸順。衆所周知的昭君出塞,就是在漢滅郅支單于之後,韓邪單于爲了進一步密切與漢朝的關係,於公元前33年,親自入漢,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此時,匈奴和漢之間的攻守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化。和親已從西漢主動變爲匈奴主動要求,實質是分裂的匈奴單于企圖利用西漢政府的實力來鞏固自身的地位。 縱觀西漢和親政策的推行,有力保證了西漢對匈奴長期戰略的實施,並且最終實現了雙方攻防地位的根本性轉變。這難道不是西漢和親政策成功的證明麼?

漢朝的和親政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如何評價西漢的和親? 第3張

到了兩宋時期,鑑於西漢和親的歷史實例,不斷有官員提出仿效西漢同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締結“和親”之好,但也不斷被宋的士大夫以各種理由拒絕,最終未能付諸實踐。一方面,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也有提出和親要求,遼興宗宗真曾派劉六符等南下宋朝議割地、和親事宜。但在宋當時的政治氣氛之下,宋君主一律婉言拒絕。本質上,兩宋時期的士大夫階層基本上自恃爲文化優越的民族,斷然排斥和北方遼、西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結親,甚至認爲,一旦和這些“夷狄”結親會被視作“自取羞辱”,比打敗仗還沒有顏面。另一方面,在這種禮教文化下培育的女性,也無法擔當起“和親”和結盟的重任。比起漢代女性自信和果斷,任何一個外嫁到北方的宋朝女性中都出不了王昭君、馮夫人之類的巾幗人物。和親也就起不到應有的政治效果。

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兩宋已失去漢代的民族自信和積極進取:一味自我封閉的結果是失去了瞭解對手的機會;單純用經濟好處收買、安撫北方少數民族政權而不思進取的結果,就是徹底喪失了戰略上的主動地位,最終被動地等待崛起於大漠的草原民族在巧取豪奪之下逼入亡國喪權的悲慘境地。如果宋代士大夫知道宋最終遭受到被草原民族征服、奴役的命運,司馬光們還能在《資治通鑑》中對於漢武帝的強徵匈奴的政策斥爲“窮兵黷武”嗎? 綜合來比較,西漢之強盛,不在於國力,而在於民族精神的雄性和張揚,就連西漢的女性也洋溢着大膽、自由的個性魅力;兩宋的柔弱,也就不是由於國力不濟,而是整體民族意識的保守和退縮,以至於連士大夫集團都留於文化上孤芳自賞、軍事上消極被動、精神上封閉拘束的孱弱和壓抑。所以,象“和親”這樣的寓攻於守、攻防兼備的大戰略,也只有在漢唐這樣開放進取的時代才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