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漢朝實力都已經變強了 漢朝爲何沒有放棄和親這個政策

漢朝實力都已經變強了 漢朝爲何沒有放棄和親這個政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漢朝和親,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漢朝初期是被迫和親的,漢朝後來實力強大了,漢朝爲什麼從來沒有拋棄這個政策?事情的真相又是什麼樣的?

漢朝實力都已經變強了 漢朝爲何沒有放棄和親這個政策

西漢王朝,我國曆史上第二個大一統封建制王朝。雖然名爲第二個,但它對中國造成的影響卻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在這一時期內,穩定的社會賦予了人們休養生息的機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飛速發展,爲此後中國的模樣奠定了基本框架。

而在漢朝歷史上,衛青霍去病的武功更是振奮人心,使漢朝在軍事層面走向鼎盛,漢武帝的威名也因此越顯偉大。但是,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那般,後來輝煌的漢朝也曾經歷過一段可稱屈辱的歷史,那就是和親政策。

一、漢匈和親政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1、漢匈兩國天然就存在利益衝突

在中國歷史上,華夷觀念作爲一種傳統認知,貫穿始終。但是,這種華夷觀念並非一成不變,而是處於一種動態發展的過程。最早還處於夏商的聯盟部落制時,由於這兩個王朝的控制和活動疆域較爲狹窄,所以當時的夷狄相當廣泛,對夏朝來說,東方的商部落是夷狄;對商朝來說,西方的周部落是夷狄;而對周朝來說,西方的犬戎又是夷狄。

之後隨着春秋戰國時期長時間的發展,無數諸侯國所擁有佔據的領土便成爲了時人心目當中的傳統地域,是他們的固有領土。對他們來說,哪怕是諸侯國之間的互相吞併都可以算是外族人入侵,如匈奴這種少數民族政權更是如此。

幸運的是,隨着秦滅六國一統戰爭的勝利以及秦朝的建立,中國人的地域觀念逐漸擺脫了原先諸侯國的限制,而是上升到了整個中國,即秦朝的版圖。之後漢朝的建立再度加固了這一觀念,使大一統的思想深入人心,傳統的漢人地界也就此形成。

在這種情況下,北方匈奴的異族屬性大大加強,被他們入侵就更加成了一件無法忍受的事情,必須全力進行抵抗。更何況,當時的漢人在文化層面一直領先於北方少數民族,他們也從精神層面對他們極盡鄙夷。

一個自己長期鄙夷的民族,竟然敢在軍事層面挑釁自己,漢朝人對此自然感受到一種冒犯,想要進行回擊。因此,漢朝這邊對匈奴其實是保有強烈的戰鬥慾望的。

漢朝實力都已經變強了 漢朝爲何沒有放棄和親這個政策 第2張

對匈奴來說,同漢朝進行鬥爭同樣也可以說是一件逼不得已的事情。作爲遊牧民族,匈奴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自然環境相對惡劣的北方,無論是氣候還是自然資源,與南方相比都差了不止一籌。若是在平常時候,他們倒還可以憑藉自身的遊牧活動維持生計。

可若是到了氣候異常的階段,他們便再也難以生活下去,不得不南下入侵中原王朝來尋得一線生機。成功了那就是大富大貴,失敗了也已經再也沒有可以失去的,他們必須進行這一場賭博。縱觀中國歷史,不止匈奴,許多北方少數民族入侵南方的事件其實都是在氣候變化的推動下才發生的。因此,對匈奴而言,同漢朝進行戰爭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2、漢匈兩國的實力對比造成了和親的出現

然而,戰爭的結果卻令漢朝一方始料未及。面對匈奴的入侵,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三十二萬軍隊前往討伐,最終卻在平城被匈奴包圍了七天七夜,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圍。雖然劉邦後來能夠生還,也有匈奴不敢小瞧漢軍的原因,但從整體來看,漢朝在這次軍事鬥爭當中陷入了絕對的失敗。

漢朝實力都已經變強了 漢朝爲何沒有放棄和親這個政策 第3張

但事實上,這場失敗實在是談不上意外。在漢朝建國初期,經歷了秦末戰亂以及楚漢相爭後,新生的漢朝其實相當虛弱衰敗,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被嚴重打亂,社會經濟發展一度走向停滯,“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便是這個時代的真實寫照。此外,內部的各方諸侯也是漢朝中央政府需要擔心的一個問題,這極大的分散了漢朝的注意力。

相比之下,北方的匈奴卻剛好在冒頓單于的領導下迎來了自己的強盛時期。他不僅入侵征服了諸多國家,使自身的勢力急速擴張,還極大穩固了匈奴內部,使其呈現出一致對外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漢朝若是能夠打敗匈奴,那才應該叫做奇怪,這是硬實力所帶來的差距,難以逾越。

無奈之下,漢朝只能採用較爲屈辱的和親政策來換取短暫的和平。對匈奴來說,重要的並非和親本身,而是和親所附帶的諸多寶物和財富。他們打仗就是爲了這些,現在漢朝自己主動送過來,即便數量較少,但他們也不再有必要繼續進行戰爭。因此,漢匈和親的歷史就此開端。

二、漢匈和親政策在不同時期的境況

1、初期以匈奴爲主導的階段

在早期兩國實力相差較大的情況下,和親政策自然是以匈奴作爲主導。對匈奴來說,漢朝是一個弱勢國家,他們的和親政策是一個求和示弱的舉動。因此,即便在整個和親過程當中,匈奴仍然時不時地侵擾漢朝邊境、殺戮漢朝民衆,漢朝一方卻始終堅持和親政策。畢竟形勢比人強,漢朝對此也並無太好的辦法。

在漢惠帝時期,“三年春,以宗室女爲公主,嫁匈奴智頓單于”;在漢文帝時期,“老上單于初立,帝復遣宗室女翁主爲產於閼氏”。直到漢武帝建元八年,他採取謀士王恢的計策發動馬邑之謀,試圖殲滅匈奴主力,被匈奴察覺後,雙方的和親才終止了一段時間。

雖然匈奴在和親期間仍然多次派兵攻打漢朝,但這並不代表和親政策就完全沒用。相反,在和親政策之下,漢匈兩國在幾十年內都未曾爆發過大規模戰爭,這對正處於休養生息狀態的漢朝來說是極爲重要和關鍵的喘息機會。

正是依靠着這個機會,漢朝不僅在漢景帝時期依靠鎮壓七國之亂而解決了地方諸侯分權的問題,在政治上完成了真正的一統;社會生產也飛速發展,民衆富裕,國家繁榮,整體國力蒸蒸日上,形成了中國邁入帝國時代後的第一個治世。同時,也正是因爲文景時代的龐大積累,才爲後面漢武帝發動對匈奴的戰爭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

漢朝實力都已經變強了 漢朝爲何沒有放棄和親這個政策 第4張

2、漢武帝時期兩國的和親陷入停滯階段

對漢朝來說,和親無疑是一項無比屈辱的政策,是一項迫於形勢且無奈的政策。但現如今隨着漢武帝的即位以及漢朝整體國力的上升,和親這一政策自然就可以拋開來了。

隨着漢匈三大戰役的接連展開,在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的領導下,匈奴的實力大爲削弱,雙方國力的對比也正式轉變過來,漢朝成了兩國關係的真正主導者。

在這樣的情況下,匈奴開始多次派人來表達想要與漢朝和親的願望,“用趙信計,遣使於漢,好辭請和”。但是有鑑於兩方的實力對比以及匈奴以前多次在和親階段侵擾漢朝邊境的先例,漢朝從漢武帝直至漢宣帝前期一直都沒有答應漢朝的和親要求。

漢朝實力都已經變強了 漢朝爲何沒有放棄和親這個政策 第5張

3、漢宣帝之後漢匈兩國繼續和親

在漢宣帝時期,匈奴已經徹底失去了同漢朝進行戰爭的資本,影響力大不如前。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匈奴內部再度爆發了激烈的權力鬥爭,形成了五個單于並立的局面。最後的,呼韓邪單于和郅支單于取得最終的勝利,各自統帥一部分匈奴勢力。爲了取得戰略上的優勢,這兩個單于爭相向漢朝示好,表達出歸順的念頭。

漢朝自然對此喜聞樂見,扶持較爲弱勢的呼韓邪單于一方,使其繼續同郅支單于爭霸。當郅支單于被消滅後,匈奴與漢朝之間的關係愈發友好,兩者之間的和親政策也由此繼續發展,著名的昭君出塞便是發生於這個時期。

雖然漢朝早在漢武帝時期便已經通過戰爭手段確立了漢朝在西域地區的霸主地位,匈奴也已經不再能夠對漢朝造成威脅,但對漢朝來說,若是能夠通過和親政策獲得長久的和平,也不失爲一件可行的事情。此外,由於漢朝強大的實力,匈奴再也無法在和親政策上陽奉陰違,繼續侵擾漢朝邊境,這無疑使和親政策真正落到了實處。

漢朝實力都已經變強了 漢朝爲何沒有放棄和親這個政策 第6張

由於兩國的和平關係,漢朝不僅可以同匈奴進行商業上的貿易,絲綢之路上也很少再有侵擾的勢力,爲漢朝與外部進行商業交流奠定了基礎。此外,當匈奴陷入生活上的困境時,漢朝也會賦予一定幫助,如在漢元帝時期“匈奴呼韓邪單于上書,言民衆睏乏。詔雲中、五原郡轉谷二萬斛以給之”,體現出了漢朝的大國氣象。

三、總結

總的來說,雖然和親政策在初期對漢朝來說是一項迫於形勢的屈辱性政策,但隨着時間的發展以及兩國實力對比的變化,和親在後期成爲了漢朝包容外族、追求和平的重要手段。

從整體上來看,無論是對漢朝還是對匈奴來說,和親政策都是利大於弊的,漢朝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匈奴則獲得了自己想要的財產。之後即便漢朝面對匈奴已經獲得了絕對優勢,卻依舊並未拋棄這一政策,則深刻體現出了漢朝獨屬於大國的治國理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