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明朝對監察御史官員的選用有着怎樣的變化?對政治走向也有影響

明朝對監察御史官員的選用有着怎樣的變化?對政治走向也有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時期的監察御史是個怎樣的職位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以史爲鑑可以明古今,翻開塵封的歷史,看着朱元璋從草莽中建立明朝,成爲一代皇帝,不得不令人感慨命運的造化神奇。當明朝新立,朱元璋深感前朝朝廷腐敗,百官貪墨對底層民衆帶來的苦難而最終招致滅亡的教訓,遂將箭頭瞄準吏治,尤其充分發揮御史對百官的監察作用,起到一定震懾百官,肅清官風的效果。

隨着選用監察御史官員的變化,反映出明朝監察體系逐漸從完善到敗落,從而對明代政治走向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可以說,當明朝御史監察失去了其作用的時候,明朝百官也便失去了相應的約束與監督,從而造成了整個朝廷的貪污腐化之風濫行,最終敲響了明朝敗亡的喪鐘。

明朝對監察御史官員的選用有着怎樣的變化?對政治走向也有影響

明朝御史監察體系的建立

1.從元朝“御史臺”說起

朱元璋對元朝統治者的痛恨,遠遠沒有對元朝貪官酷吏的痛恨強烈得多。這也是明朝初期整頓吏治的緣由之一。一個王朝的毀滅,往往是從底層官吏的貪污酷刑開始的。因此,明朝初期對百官的監督極爲重視。

“立中書省以總庶務,立樞密院以掌兵要,立御史臺以糾彈百司”。

按照元朝遺制,御史臺與中書省、樞密院並列,是最高行政機構之一。當明朝剛剛建立,朱元璋尚且無力顧及機構改革之時,便沿用了元朝的御史臺制度。

2.明初全方位機構改革——胡惟庸專權

出身草莽的朱元璋,應該是最心知肚明——所謂天子皇帝,不過是人人皆可得而自己搶佔了先機。爲了鞏固皇權,朱元璋不得不加重對百官的監督力度,其中一個重點對象就是胡惟庸。

明朝對監察御史官員的選用有着怎樣的變化?對政治走向也有影響 第2張

“總中書政,專生殺黜陟,以恣威福。內外諸司封事入奏,惟庸先取視之,有病己者,輒匿不聞,由是奔競之徒趨其門下”。據記載,胡惟庸當時專權亂法,以至自取滅亡。朱元璋爲何重用胡惟庸,反而屢屢貶黜劉伯溫?究其原因,還是朱元璋老謀深算。胡惟庸比劉伯溫更易於掌控,因此當胡惟庸肆意專權弄勢,意欲造反還沒來得及有所行動的時候,就被朱元璋誅滅了九族,連同功高震主的李善長也受到牽連而死。這時機,也恰恰是朱元璋想要削減相權,加強皇帝權力的最好時機。

明太祖採取果斷措施,誅滅了胡惟庸黨羽,剪除相權對皇權的威脅。同時,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度,而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進一步加強皇權,對明初所設機構進行全方位的改革。

3.從“御史臺”罷黜,到“都察院”創立

“胡藍之獄”,是指胡惟庸謀反案與藍玉案的並稱。胡惟庸因爲謀逆之罪,被朱元璋牽連誅殺的人數達到三萬多,而武將藍玉被告發謀反獲罪後,不僅全族受到誅連,甚至一萬五千名受此案牽連的公侯伯爵和文武官吏也遭到殺害。

明朝對監察御史官員的選用有着怎樣的變化?對政治走向也有影響 第3張

這不僅是朱元璋收斂皇權的時刻,也是清洗吏治貪污的時刻。史載“十月丙子,罷諫院,更置都察院,設監察都御史八人,分監察御史爲十二道,鐸官從而改焉”。也就是興起胡藍之獄的同時,明太祖廢止了御史大夫,似乎着力設置諫院以取代御史臺,履行監察職能。

“國家立三大府,中書總政事,都督掌軍旅,御史掌糾察”。

明太祖朱元璋隨後對監察機構進行了改革,將“諫院”改設立爲“都察院”,完成了監察機構的設置。當時由於品秩太低,諫院不能夠充分有效地發揮監督職能,因此,洪武十六年朱元璋定察院定爲正三品。次年又定爲正二品。

明朝初期御史選用標準的人爲界定

1.朱元璋——廉直、奉約束

明朝初期,朱元璋對御史人選的標準有着明確的個人喜好特徵及現實要求。以當時選用的御史官員來看,例如劉基——“元至順間,舉進士,除高安丞,有廉直聲”。因此,“廉直”成爲御史的一大品格特徵。此外,還有湯和。此人的歷史評價爲“奉約束甚謹”,可見對於御史而言,其監察百官的職能對個人操守,尤其是對堅持個人原則及遵守規則約束方面均有較高的要求。

2.朱棣——清謹、介直

“御史當用清謹介直之士。清則無私,謹則無忽,介直則敢言。不能是者,即黜之”。

明成祖朱棣時期,對御史選用按照如上要求,並着重強調“介直”敢言。將“青天”之譽,壓於一人之身,強調一官監察百官的功能性需求上。總體而言,整個明朝在選用御史方面的標準,是基於“介直”這一秉性之上的。

明朝御史選用的現實問題

朱元璋對“都察院”尤爲重視,更將官吏的整治視爲重點。因此,在設立“都察院”之後就接連提升了其官階地位,更將其視爲“百司儀表”,就是指望御史監察百官的職能得以展現,從而成爲百官的楷模對象。

1.劾官之官——御史們如何可爲百官表率?

任何朝代初期的皇帝,由於對前朝的腐敗有着切身感受,而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以及受到時刻的警醒,可後繼的皇帝們則往往不可避免地陷於昏庸無道。

明朝對監察御史官員的選用有着怎樣的變化?對政治走向也有影響 第4張

“御史掌糾察,朝廷紀綱盡繫於此,而臺察之任尤清要。卿等當正己以率下,忠勤以事上,毋委靡因循以縱奸,毋假公濟私以害物。”朱元璋曾對監察御史大人們如此說。朱元璋以爲只有“正己”才能達到“率下”——即成爲百官表率的作用,因此培養一個人的廉恥,使得其能夠時刻三省吾身而“正己”便難能可貴。可實際上,當政事清明,賢臣聚聚,諍臣有勇的時候,這種以君主爲核心的監察體系尚且可以發揮有限的作用,而一旦統治體系腐化,這種監察體系便不值一提。

2.政見之爭——御史們的墮落從何開始?

縱觀整個明朝,其實監察官員品秩不是很高,然而由於“監察御史們”擁有彈劾百官的權力,其威嚴也令人震懾。如果監察御史們的存在,是爲了監察百官,那麼誰來監察這些監察御史們呢?這一點,從監察體系發揮一定作用的明朝前期來看,似乎只能苛求於監察御史們的內心操守。

“本以折奸邪,理冤抑,糾正庶事,肅清紀綱以正朝廷。而元末臺憲每假公法挾私憤,以相傾排,今日彼傾此之親戚,明日此陷彼之故舊,譬猶蛇蠍,自相毒螫,卒致敗亡而後已,如此則何以爲臺諫也。今卿等司風紀,當以大公至正爲心,揚善遏惡,辨別邪正,不可循習故常,挾公以濟私,苟或如此,不惟負朕委任,亦且失其職守矣”。

明太祖朱棣以爲,身爲監察御史,最重要的是不能“挾公以濟私”。在封建王朝中,監察御史幾乎以俗人之軀,擔當了神聖的公法之責,看視着整個封建王朝百官系統的正常運行。他們一方面要對君主負責,時時刻刻對君主顯示出足夠的忠誠,另一方面還要對百官監察,應對百官的貪污腐化甚至陰謀亂法,此外還要時刻保全自身,以及保全自身最初監察百官的初心。一旦監察御史不能秉公持正,甚或有所私心,往往會將自身監察百官的權力濫用,從而導致捲入政局混爭,並將御史監察的職能變成對付政敵的手段,進而引起政局混亂,甚至導致朝綱不穩。

3.不要讓御史們徒然成爲“悲情御史”

爲了更好地行使“監察百官”的職能,明朝初期對御史的要求極爲嚴格,到了中後期卻出現御史缺乏的現象,而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出任御史風險高,要求太過嚴格。例如普通的十三道監察御史,其品秩不過是正七品,官俸當爲七石五升。然而朝廷賦予的職責卻十分大,不僅要監督百官,還對自身各方面才能,無論是情商智商還是從政經驗都有較高要求。

明朝對監察御史官員的選用有着怎樣的變化?對政治走向也有影響 第5張

第二、對御史進行保護的制度設計不夠充足。監察是一項風險高又容易得罪人的工作。雖然在明朝初期,曾有一些制度設計對這些特殊的官員進行保護,但是明朝中後期反而出現了御史們“爲官不正”的腐敗現象,因此又不得不增加對御史們的監督,導致御史監督的訴求自相矛盾。

“悲情御史”是民衆對於苦難生活的吶喊,是無數被底層酷吏壓榨的呼救,然而僅憑一個御史真的能救萬民於水火嗎?明朝初期,御史們尚且可以有成爲“悲情御史”的機會,而到明朝中後期,隨着皇帝昏庸不理政事,朝廷迅速被百官腐化,此時監察御史們早已脫離了監察的最初理念,而伴隨着監察御史選用崩塌的,也是整個明朝政治走向的腐化與敗落。

結語:

君不君,則臣不臣,而民欲求安,難矣。因此,封建社會中由上而下的單向道統治,僅僅依賴“青天大老爺”是可悲而無望的。當明君臨世,如漢武帝不能求民以安,如李世民不能求民以和,如康熙帝不能求民以食,既逢盛世也無法給予黎黎生民以溫飽和安生,況且歷朝各代昏庸之輩又遠多於賢明之君,可見民生之難。“青天大老爺”既是民衆的救星,也是民衆的咒語。

只有“介直”的民衆,纔可以真正實現對百官的監督。當人人皆自稱“青天”,民衆皆有“介直”之性情,百官纔會有真正的忌憚——當百官忌憚一個御史的時候,百官是容易攻陷御史的,而當萬萬千千的民衆讓百官忌憚的時候,御史又何須悲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