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新儒學有着怎樣的發展?對中國有着什麼影響

新儒學有着怎樣的發展?對中國有着什麼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階段劃分

現當代新儒學思潮形成於五四運動前後東西方文化問題論戰和“科學與人生觀”論戰期間,這也可以視爲這一思潮發展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思潮發生在抗戰時期及抗戰勝利後的中國大陸。第三階段思潮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第四階段思潮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的海外,改革開放後又由一些華人學者引入中國大陸。第一階段思潮可以簡稱爲“五四”前後的新儒學,第二階段思潮可以簡稱爲抗戰時期的新儒學,第三階段思潮可以簡稱爲港臺新儒學,第四階段思潮可以簡稱爲海外新儒學。其代表人物,第一階段有梁漱溟、熊十力、馬一浮、張君勱等,第二階段有馮友蘭、賀麟、錢穆、方東美等,第三階段有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等,第四階段有杜維明、成中英、劉述先等。

《現代新儒學之省察論集》則將現代新儒家十五位學者整理成一個“三代四羣”的架構:

第一代第一羣:梁漱溟、熊十力、馬一浮、張君勱

第二羣:馮友蘭、賀麟、錢穆、方東美

第二代第三羣: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

第三代第四羣:余英時、劉述先、成中英、杜維明

新儒學有着怎樣的發展?對中國有着什麼影響

20世紀50年代,當中國大陸全面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時候,留在大陸的新儒家代表梁漱溟、熊十力、馮友蘭、賀麟等已不能展開正常的自我理論的創造。而張君勱、錢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等來到臺灣、香港,以新亞書院和人文友會爲陣地,從事着中國儒學的現代轉化工作。

1958年元旦,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四人聯名發表《爲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標誌着海外新儒學的真正崛起,同時意味着中國儒學的現代轉化進入新的階段。

理論要點

新儒學的理論可以簡單概括爲如下六個要點:

一、繼承了宋明理學的本體論,認爲中國傳統哲學是“天人合德”的宇宙本體論,它把天地生生之德與人性內在地統一起來,形成了內外合用的政治思想、誠明能合的人生修養、知行合體的社會實踐哲學。這種哲學避免了西方哲學中那種本體與現象、主體與客體、人與自然對立,達到了所謂“體用不二”的高度。新儒家也吸取了西方哲學中的一部分內容以充實自己的理論,如柏格森的“生命哲學”、新實在論的邏輯原則、康德的“自由意志”、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等等。

二、強調本體論與方法論的統一。他們的所謂方法首先是體驗本體的方法,其次纔是認識現象的方法,而其基本原則就是以直覺爲體,以理智爲用,力圖既把握本體,又不忽視現象。這種方法論不僅有傳統儒學的因素,而且也包含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

新儒學有着怎樣的發展?對中國有着什麼影響 第2張

三、在其本體論和方法論的指導下,新儒家把世界區分爲“本體世界”與“物理世界”,或“價值世界”與“事實世界”。前者是真善美和道德形上學的根據及人生價值之所在,哲學的任務就是用實踐理性的直覺體驗去把握“本體世界”或“價值世界”,而科學只能用理智分析的方法去認識物理世界的事實;哲學追求人生價值、運用價值理性,科學追求物理變化、運用工具理性;中國哲學主要是價值哲學、人生哲學,但忽略對物理的認識,沒有形成精密的邏輯;西方哲學主要是認識哲學、邏輯哲學,所以自然科學發達,但沒有真正達到對人生價值的認識。

四、中國哲學“內聖強,外王弱”,在現代條件下,“外王”就是科學與民主,因此必須由“內聖”之學開出科學與民主的“新外王”。具體方法就是通過所謂的“良知自我坎陷”,由“德性主體”轉出“知性主體”和“政治主體”,從道德開出科學與民主。

五、從儒家文化背景出發也可以進入資本主義。所謂的“儒家資本主義”就是以儒家思想指導來實現資本主義的模式,它既不同於西歐、北美的現代化道路,也不同於東歐、前蘇聯的現代化道路。“儒家資本主義”的模式,在近幾十年的東亞國家和地區已經初步取得成效,如日本、韓國、新加坡、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就是例證。

六、中國傳統文化不僅要現代化,而且可以世界化。西方已經進入“後現代化”階段,出現科技成果與人文價值嚴重不平衡的危機,人們在享受發達科技的同時,明顯地感到人的價值意義的失落。中國儒家思想的世界化有助於解決“後工業文明”所面臨的許多問題。儒家思想在繼先秦至隋唐的第一期發展和宋明的第二期發展後,完全有可能進入“第三期發展”,“儒學的第三期發展”將可能是具有世界性意義的。

新儒學有着怎樣的發展?對中國有着什麼影響 第3張

理論貢獻

當代新儒學思潮反思現代性,反思唯科學主義,重視人類與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與價值理性,其論域、問題意識與思想貢獻主要有:跳出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二元對立,重新思考東亞、中華精神文明與現代化、現代性的關係問題,批評把現代化等同於西方化的看法;提出開展文明對話與建設文化中國;揭示儒學價值與現代全球倫理、環境倫理、生命倫理的內在關聯;強調儒學與現代民主具有一致性;發掘儒學的“內在超越”意涵,論證安身立命的“爲己之學”具有超越意義;等等。當代新儒學致力於發掘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之源,闡述道德理想主義,肯定道德主體性,這對於糾正當代社會中存在的西方中心論以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是有積極意義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