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有春運嗎?古人是如何回家過年的?

古代有春運嗎?古人是如何回家過年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節回家過年的傳統不是現在纔有的,古人也會回家過年,他們是靠什麼方式回家的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回家過年,永遠是中國人年終歲尾的主題。眼下還有10天時間就到了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春節了。而一個與春節息息相關的詞彙-春運也成爲最近人們討論的一個焦點話題。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成了每個中國人的共識,這也是催生春運現象產生的最大原因。

其實,過年回家的傳統並不是現在纔有,逢年過節遊子回鄉的習俗古來有之。在現代人們回家過年的方式很多,有動車、火車、飛機等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使回家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那麼在交通基本靠走、溝通基本靠吼的古代社會,人們又是靠什麼方式回家過年的呢?他們會在一年一度的春運中選擇何種交通工具回家的呢?

在中國古代的人口流動性並沒有現在這麼大,這主要是因爲古人奉行"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的封建傳統。因此和現代以外出務工人員爲春運主力軍不同的是,古代春運的主體主要是朝廷官員和經商人士。

古代有春運嗎?古人是如何回家過年的?

由於在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遠不如現代發達,因此在古代過年時回一趟家還是相當不容易的。爲了解決過節期間回家難的問題,政府單位很少在春節期間安排工作人員出去執行公務,這樣一來大家就可以早早的動身起程回家。那麼古代春運期間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有什麼呢?

主要是以人力和畜力帶動的輦和車。輦就是轎子的前身,一般由人來擡動。不過這種交通方式有其自身的限制,首先它一般只有達官貴人才坐得起,普通百姓無福消受。其次這種交通方式只適用於短途行程,並不適用於長途旅行。而長途旅行則主要依靠畜力作爲動力。如馬車、牛車、驢車等等。

除了馬車之外,坐船也是古人回家的一種主流交通方式。隋朝時期建立了北通涿郡、南達餘杭,貫穿中國南北且綿延幾千裏的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建立後成爲了歷朝歷代重要的交通運輸樞紐和經濟命脈,每年幾百萬石的漕糧、東南的貢賦和官吏商民每年不下億萬件的消費品都要通過這條運河運輸。除此之外,它還成爲南北客商、行人間往來溝通交流的重要方式。

古代有春運嗎?古人是如何回家過年的? 第2張

不過,不論是坐船還是坐車都需要有一定的財力爲支撐的。如果離家路途遙遠的話,來回一次的費用怎麼也得十幾、二十幾兩銀子,這對普通百姓來說明顯是難以承受的。所以對絕大多數普通古代人來說,腿兒着回家仍不失爲一種最普遍的交通方式。比如爲了生活背井離鄉,出門給大戶人家做長工的人,年底東家放假之時,他們基本也都是靠一雙腿翻山越嶺,跋山涉水走着回家的。畢竟但凡是衣食無憂,人趁家值之人,也不會背井離鄉去給人家做長工了。

由此看來,在交通落後的古代社會,出一趟遠門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還要感謝現代交通技術的發展和進步,讓遊子們的歸鄉之路不再道阻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