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交通運輸非常的不便利 古人是如何運輸軍用物資的

古代交通運輸非常的不便利 古人是如何運輸軍用物資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軍用物資如何運輸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明朝在邊境設置了“九邊”,建設城池,並派重兵鎮守。後人根據當時史料統計,明朝長城一帶有約80萬駐軍,該怎麼保證這些駐軍的軍餉呢?

一、軍屯自給

明太祖朱元璋最先想到的辦法是實行軍屯制度,讓軍人自給。在軍隊駐紮地附近,劃出田地給軍戶種植,收穫的糧食作爲軍用。

古代交通運輸非常的不便利 古人是如何運輸軍用物資的

不過,長城一帶或沙漠化嚴重,或嚴重缺水,或是山地,或是高寒,屯田產糧不多,不夠這麼多軍隊消耗的。而且軍隊的主要職務是操練,防守,打仗,北部邊境衝突不斷,軍隊也不能全心全力去種地。按照明人的說法,“率衛所軍兵,以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又有二八、一九、四六、中半等例,皆隨地而異。”

總之,軍屯遠遠不夠,還需要更多的糧食。怎麼辦呢?

二、軍民齊運

基於農耕文明產生的政權,帝王首先想到是用農民。軍餉是農民繳納的賦稅,農民不光要繳納賦稅,還負責運送到指定的地方。頗有一段時間,施行的是軍民聯運。地方負責把糧食運到指定的糧倉,比如淮安倉,然後由各地的官兵去押運。但是這個指定的糧倉距離百姓的故鄉很遠,有地方的百姓往返需要一年,這無疑會影響農業生產。

於是,朝廷想出了一個辦法,不用百姓運那麼遠了,官兵替你們運,不過你們需要加損耗的糧食,就是兌運。根據距離的遠近,損耗的糧食也不同。有的一石糧食需要八斗,有的需要六鬥。不願意兌運也可以自己運。

加損耗糧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實在是那時候運輸能力低下,需要用騾馬,需要很多人,路途遙遠,騾馬和人要消耗很多糧草;而且糧車防水沒有糧船好,被雨淋了要晾曬,晾曬又要被蟲鳥啄,損耗着實不少。

古代交通運輸非常的不便利 古人是如何運輸軍用物資的 第2張

有時候,朝廷會僱傭人來運,給運費,還免除差役,這個還算挺人性化的。

後來,明朝朝廷還想出了“冠帶納糧”的主意,百姓捐糧食給邊關,封官。有時候西北乾旱,軍屯收穫不好,邊關極度缺乏糧餉,朝廷還鼓勵江南富戶捐糧換官,一千石換個總旗,八百石換個小旗。這是變相的賣官啊!

可見糧餉問題把人逼得有多慘,賣官的法子都想出來了,還得勸着人來買。 朝廷也很無奈,他們要用自己手裏值錢的東西或權力,拿來換糧食:差役豁免權、官位,還有一個,就是食鹽。

三、鹽引開中法

運糧實在太難太累人了,山西行省上書朱元璋說:“大同糧儲,自陵縣運至太和嶺,路遠費煩。請令商人於大同倉入米一石,太原倉人米一石三鬥,給淮鹽一小引……如此,則運費省而邊儲充。”

一小引就是食鹽200斤,商人獲得了鹽引,可以此爲憑,去兩淮鹽場兌換食鹽。

古代交通運輸非常的不便利 古人是如何運輸軍用物資的 第3張

要知道朝廷組織百姓和官兵去運糧是有很高的行政成本的,朝廷需要派人去管理龐大的運輸隊伍,還要防範種種貪腐和弊病,還要爲糧食防潮放火防鼠蟲。而且這些人還耽誤了本職工作,百姓不能去種田、官兵不能去打仗,都變成了運輸隊,對於明初百廢待興的社會和戰亂難平的邊疆,絕不是什麼好事情。

如果這些事都交給商人去做,多節省管理成本啊!此舉利國利民利商,朱元璋便命令全國推廣。

這種打破壁壘,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做法,便是在今天都很有啓發意義。

不爲了以史爲鑑,還研讀史書做什麼。聊過明朝軍餉事,筆者想談談自己的想法: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

若非有南北貫通的大運河,南糧北運將會難上加難,無論軍運民運還是商運,糧食那麼笨重,總是要跨越大半個中國從南往北來的。若是糧草能直接運到邊塞,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說不定再也不用擔心北方強敵。

今天,很多人說,高原和沙漠里人煙稀少,爲什麼還要修鐵路修高速公路。甚至有經濟學家質疑,基礎設施建設過度了。那些經濟學家真的是管中窺豹,只見一斑,只看到了經濟,看不到整個社會。官方需要面對的問題,可不止是經濟,還有政治,還有民生,還有軍事。若沒有邊疆的穩定,經濟又從何談起。邊疆的穩定,又怎麼少得了軍用物資的運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