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有銀行嗎?古代富商是如何運輸和存儲自己的錢的?

古代有銀行嗎?古代富商是如何運輸和存儲自己的錢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存錢的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錢之爲體,有乾有坤。內則其方,外則其圓。”這一段來自於《錢神論》中的經典名句,講述的是,金錢在西晉時期是何等的突出,內包括乾坤,外囊括天地,號稱是天下無雙之神器。由此可見,古人對於金錢有着不一樣的認知,在某些方面來說,他們也曾經存在拜金主義。

不過可惜的是,不管古人有多麼崇拜金錢,他們總是不如現代人這麼方便,因爲他們手中的金銀珠寶都是固體,而我們手中的金銀珠寶則是一看數字。在數字的領域簡簡單單一秒鐘幾個動作幾千萬上百億就可以隨意的運輸到任何一個地方,但是古人卻不行,他們要是帶着幾千萬,那可是要扛着一座山前進,不僅特別招搖,而且還會遭到別人的搶劫。

那麼問題來了,在古代社會也有很多非常有錢的人,以漢唐時期爲例,家產上千萬的人應該不在少數,那麼這些人他們要出去做大生意,難道真的需要扛着一座山前進嗎?而且他們這麼多的錢財應該放在哪裏纔會安全呢?

其實,不同於現代人存在銀行或者保存在支付寶裏面,古人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看完以後可能我們真的會對古人產生不一樣的感覺。

一、古代的交易貨幣

古代有銀行嗎?古代富商是如何運輸和存儲自己的錢的?

在《人類簡史》中曾有記載,最開始的古人使用的貨幣都是以貝殼爲主,那時候的貝殼比較稀少,而且比較輕便,人們以此來交換還是比較方便的。

但是,後來隨着交易數額的逐漸擴大,貝殼已經不足以支撐,於是人們開始以銅錢爲基礎,輔之以金銀珠寶作爲標準,來進行貿易。

在這時候,古代人已經基本上形成了我們影視作品中看到的金銀銅鐵等貨幣概念,銅錢是最普遍的,也是最不值錢的,鐵幣只存在於少數時期,金銀珠寶則是格外貴重的東西。

不過可惜的是,在當時即使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貨幣體系,但是交易起來依舊非常麻煩。原因非常簡單,因爲銅錢雖然重量比較輕,但是它的基數太小,所以如果要支付幾十兩的白銀,那麼以銅錢交易可能要拿麻袋裝。

而如果以經營貨幣進行存儲,那麼像古代的復古大商也會很麻煩,因爲在當年明月先生的作品中,他曾經給我們換算過,1000兩白銀需要幾百斤的承重量,那可是運輸起來不僅目標極爲巨大,而且還非常不方便。

那麼,面對這樣尷尬的局面,古人應該如何處理呢?

二、普通人的存儲與運輸貨幣方式

在史料記載中,在一般的普通人家裏面,他們手上的經營數額其實是比較少的,因此他們存儲貨幣與運輸貨幣比較簡單。例如,假若是一戶農民家庭,他們一個月全家的收入可能都只有兩三兩銀子,因此這些貨幣的存儲運輸非常簡單。兩三兩銀子也只不過是一個銀子的1/4那麼大小,所以隨身攜帶或者存儲在家裏面非常的方便。

如果想要把這些白銀換成銅錢,那麼數額可能會顯得更大一些,於是他們就會把這些錢財放在一個存儲罐裏面,然後偷偷的藏在自己的房樑之上。

古代有銀行嗎?古代富商是如何運輸和存儲自己的錢的? 第2張

一般來說古代的房樑都比較高,除非跑到別人家裏面用梯子爬上去拿,而一般別人家裏都有人,所以這樣的保險係數是很高的。

假若這些普通人出去吃飯,那麼也非常簡單,把一整個銀子換成無數的銅錢,然後拿着銅錢取出一部分掛在身上,這就是所謂的一串錢然後出去消費。

一般來說,一個燒餅只需要三個銅錢,因此古代窮苦人的消費並不是特別高,一串銅錢足以隨身攜帶運輸。

因此,對於普通人來說運輸實在是很簡單,畢竟他們也沒有多餘的錢。

但是,普通人雖然沒有這樣的運輸問題,富人卻有着很大的麻煩,他們的錢財比較多。那麼富人該如何存儲運輸呢?

三、早期的富人存儲方式

按照歷史記載,有錢人在最開始的時候,手裏頭有很多的錢,只不過他們會盡可能的把錢財由銅錢換成金銀珠寶。原因非常簡單,金銀珠寶兌換銅錢的比例非常大,這樣可以使得他的千萬家財變成只有一座倉庫那麼大小。因此,當錢財都以經營的方式存儲以後,他會選擇放在自己的小金庫裏面,鑰匙有專門人保管,而且周圍有很多的家丁進行看護。

當然,也有一些害怕戰爭年代動盪不安的人,就會把錢財埋在土裏面。這樣的存錢方式也是比較常見的,之前發生大地震,專家考古就發現了450斤的漢代5銖錢,可見當時有錢人的存錢方式,的確有些讓人尷尬。不過,這只是早期的存儲方式,有錢人自然會想到提升服務的辦法。

四、成熟期有錢人的存儲運輸方式

根據史書記載,在唐宋年間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狀態下,國家的經濟想要更好的發展,因此就必須要對大量的錢財進行集散處理。就在這一時期,特別是在宋朝出現了紙質貨幣,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交子。

隨後,在宋朝又大規模的推行所謂的商人集散地點的存儲處,這就是所謂的早期票號,在這裏可以進行大規模的整存整取,而只需要憑藉一張票據來進行兌換。一般這種場所都是有專門的幾大商人的聯名保證,因此信用價值比較高,富人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貨幣存儲與運輸。

只不過,宋朝很快就面臨着更大的動盪,隨後就是一場南北大分裂的危機。就在這樣的危機關頭,商人的運輸自身都無法保證,於是擁有絕對權威的寺廟就站了出來,承擔了財富的存儲功能。

古代有銀行嗎?古代富商是如何運輸和存儲自己的錢的? 第3張

根據《中國通史》記載,當年南北朝大混亂的時候,所有人都無法保證安全,但是寺廟卻得到了所有的人的崇拜,原因非常簡單,歷朝歷代爲了維護秩序都崇拜佛教,因此佛教不僅有武裝力量,而且有強大的資金運轉能力。

因此,在那個時候寺廟成爲了新的銀行機構,大家可以在這裏存錢取錢,連皇帝都甚至把錢財放在這裏,具體表現爲當年的梁武帝大規模輸送錢財。由此可見,當時的寺廟真的是非常的讓人驚訝,而銀行的概念居然以這樣的方式產生。

而這樣的動盪方式一直經歷了很長時間,一直到最後清朝的中期纔出現了第一家真正的錢莊,這時候全國範圍內纔開始承認紙質貨幣,而白銀的存取也變得越來越簡單,更爲重要的是富人,皇帝和底層民衆都可以存錢取錢。而這也就是古代人整個的存錢與運輸方式的演變。

小結

從這些歷史記載來看,當年的銀行的確是出現的很晚,而古代人沒有現代人這樣的高科技,於是就只能各顯神通,在銀行的前進道路中逐漸摸索。

由此可見,古代人的發展實在是非常的艱難,畢竟連貨幣的流通都如此的尷尬,而且貨幣的存儲也使用了各種各樣尷尬的土方法,社會經濟的發展實在是前路漫漫。

古代有銀行嗎?古代富商是如何運輸和存儲自己的錢的? 第4張

不過慶幸的是,即使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我們古人依舊在不斷的突破封建經濟的約束,不斷的發展貨幣,由原先的埋藏在土裏面,再到後來的票號與寺廟的整存整取,商品經濟不斷髮展,社會也正在努力的朝前突破。

一直到現在爲止,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意的進行數據的簡單處理,不得不說,社會發展的真的快,而經濟發展也真的是日新月異。

不過,這裏面也有一個問題,實體貨幣固然是非常不方便,但是當數字貨幣普及以後,數字貨幣的安全到底由誰保證?這也的確是一個要反思的地方。例如,像現在的日本與德國堅持使用實體貨幣,他們的所作所爲也值得我們一些反思,未來或許還有更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