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作爲一個君王如何貫徹“仁道”?怎麼理解“王道”和“霸道”?

作爲一個君王如何貫徹“仁道”?怎麼理解“王道”和“霸道”?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麼理解“王道”和“霸道”?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王道”表示君主以德服人,而“霸道”則表示君主屬以武力鎮壓人。“王道”與“霸道”的區別就在一個仁字。民生問題的解決,是君主施行仁政的關鍵。

作爲一個君王如何貫徹“仁道”?怎麼理解“王道”和“霸道”?

1、孟子思想中的的“王道”與“霸道”

孟子尊崇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在孔子“仁”的基礎上,提出了“性善論”。性善論中有一個比較突出的觀點,就是孟子認爲人先天擁有惻隱之心,即人先天就有“不忍人之痛”的同情心,於是,孟子認爲“人性本善”。孟子將其性善論的思想放在治國理政上做了上進一步作出推理,他說:

“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也就是說,孟子認爲,君主施行愛人之仁的仁政,可善治天下。基於此,孟子提出了“王道”。所謂王道,就是以仁義爲基礎去施行仁政。

與此同時,孟子針對“王道”,也提出了何謂“霸道”。

“霸道”與“王道”是相對立的。“王道”講求以德服人,“霸道”則講求以武服人。

作爲一個君王如何貫徹“仁道”?怎麼理解“王道”和“霸道”? 第2張

當然,以德服人當屬心服口服,那麼以德服人的君主自然不會惹百姓抱怨,繼而能夠國泰民安。“以武服人”就不一樣,這屬於一種由上到下的強制性、被動性的壓制。誰天生喜歡被壓制呢?同時,誰又能保證永遠可以站在壓制他人的那一方呢?所以孟子認爲“霸道”之以武服人十分危險,一個君主以“霸道”治國,那麼在他的治理下,暴動和戰爭時時刻刻都在醞釀中。

所以,孟子認爲,一位明君,需要施行“王道”,而非霸道。

作爲一個君王如何貫徹“仁道”?怎麼理解“王道”和“霸道”? 第3張

2、施行王道即施行仁政,施行仁政的關鍵在於解決民生問題

民爲水,君爲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孟子認爲,百姓的是否能夠安居樂業,與君主是否能夠解決百姓的民生問題息息相關。

因爲我國古代的主要生產方式是農耕,所以,孟子想到的解決民生問題的辦法,就是要給百姓土地。在《孟子》一書中,記錄着孟子這樣一段話: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爲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己……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也就是說,孟子覺得,一個施行仁政的君主,首先要解決百姓的民生問題,讓老百姓有土地,能夠養活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這樣,百姓便會有“恆心”,然後安居樂業。

作爲一個君王如何貫徹“仁道”?怎麼理解“王道”和“霸道”? 第4張

君主要給土地百姓是肯定的,但是分配土地亦是個問題,基於此,孟子提出了“井田制”。

3、孟子的井田制:分清各自土地歸屬邊界,以此避免戰爭與糾紛

孟子認爲君主施行“仁政”要保障民生,保障民生要給予百姓土地,給予百姓土地就要注意土地分配問題,於是孟子提出了井田制。

什麼是井田制呢?從其土地分配製度上來看,大概就是九百畝田地按照“井”字排列,八戶人家每家一百畝,中間的那一百畝地就屬國家公田,公田由八戶人家共同耕種。

作爲一個君王如何貫徹“仁道”?怎麼理解“王道”和“霸道”? 第5張

但是井田制的意義並不在分配法則上,而在於孟子在井田制中強調“經界”的觀念,說通俗一些,就是孟子十分強調土地歸屬邊界的清晰明瞭。

孟子之井田制旨在強調:要保證國家安定,除了保證百姓有地耕以外,還要把土地歸屬邊界劃分清楚。如果國內百姓於百姓之間的土地界限清晰明瞭,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的土地界限清晰明瞭了,那麼無論是國內,還是國與國之間,一定程度上就不會因爲土地界限不分明而發生不必要的爭鬥了。

由此來看,孟子提出的井田制僅將其看成一個土地分配製度的話,肯定是不完善,但是其井田制透露出的“分清邊界”的思想,卻表現了孟子的重民思想,其次也側面告訴我們,孟子認爲當時社會的戰爭,大多源於爭奪界限不明的土地等資源。

作爲一個君王如何貫徹“仁道”?怎麼理解“王道”和“霸道”? 第6張

4、持王道可長治久安,施仁政需重民生

總而言之,孟子所謂的“霸道”與“王道”,二者主要區別就在於君主是否以仁義治天下。以德服人,以仁義教化百姓的是“王道”,君主秉持“王道”,國家可以長治久安。以武力讓百姓屈服的是“霸道”,秉持“霸道”之君主政權持續不了多久。

作爲一個君王如何貫徹“仁道”?怎麼理解“王道”和“霸道”? 第7張

同時,孟子還指出一個秉持“王道”的君主施行仁政的關鍵就在於解決百姓民生。基於百姓民生問題,孟子指出,要想百姓有“恆心”去安居樂業,就需要讓百姓擁有土地。談到土地,孟子就想到了土地分配問題,繼而提出井田制。

當然,孟子的井田制是有其侷限性的,但是孟子井田制中強調的“分清邊界”這一觀點,卻頗爲深刻。一方面體現了孟子重民思想,一方也從表明孟子認爲當時社會之戰爭源頭,多在於對界限不明之土地資源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