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魏晉時期的名人有怎樣的特色?他們爲何都選擇歸隱?

魏晉時期的名人有怎樣的特色?他們爲何都選擇歸隱?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魏晉名士,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說到魏晉名士,大家腦海中首先出現的,應該是這麼幾個關鍵詞:五石散、超脫世俗、隱居山林。那麼,爲什麼這個時期的文化人會有這些特色呢?有句話說得好,叫做"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些文人,從小到大學了這麼多書在自己的肚子裏,就真的甘心把大好年華,浪費在荒野山林之中嗎?

魏晉時期,名士歸隱之風越來越烈

說到隱居名士,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賢",這樣幾位志同道合的友人,相聚在竹林之中,吟詠唱和,就這樣締造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段傳奇,不知道讓多少後人心嚮往之。

魏晉時期的名人有怎樣的特色?他們爲何都選擇歸隱?

待到後世,名士歸隱之風愈演愈烈,這些衣食無憂的世家子弟,選擇遠離一切世俗喧囂,在山野之間求得自在。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被稱爲"江左風流宰相"的謝安,他隱居在會稽東山,不是和好友遊玩,就是悉心教導家中子弟,幾次被朝廷徵辟爲官,都予以拒絕。

謝安不過是魏晉名士的代表,像他這樣的人,那段時期,可以說是層出不窮。

殘酷的政治鬥爭,讓尚且保留一點風骨的文人選擇了沉默和遠離

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名聲極差,除了謀朝篡位之外,還因爲他做了這樣一件事——他的親信下屬當街殺死了皇帝曹髦。

有人會說,從古至今謀朝篡位的都不少,爲什麼單單把司馬昭拎出來?因爲這件事已經超越了底線。確實,在皇位爭奪過程中,從來不缺少鮮血。但是像這樣,在大庭廣衆之下將自己曾經效忠的皇帝殺死,不但讓帝王權威不復存在,也是對已經深入人心的儒家忠君思想的一次嚴重挑釁和破壞。

因爲得位不正,司馬家實行了嚴格的管控措施,同時瘋狂迫害那些還心向曹家的名士,嵇康就是其中一例。雖然聲名遠播,他卻因爲娶曹家後人爲妻,又被鍾會構陷,遭到司馬昭的厭惡,在40歲那年被處死。

魏晉時期的名人有怎樣的特色?他們爲何都選擇歸隱? 第2張

看到嵇康的下場,這些風骨尚存的名士一方面不想與司馬氏同流合污,一方面又害怕自己如果惹怒司馬氏,會導致自己甚至家人的性命不保,只能選擇混沌度日,或者乾脆歸隱山林。

同爲"竹林七賢"的阮籍就是如此,他一開始根本不想出仕,但是在當權者的逼迫下,只能選擇去做一些小官,面對有心之人的刺探,他總是以醉酒來逃避;司馬昭曾經想與他結成兒女親家,阮籍乾脆選擇連續大醉60天來逃避這門親事。

在有些人手中,歸隱成了邀名的手段

除了想要躲避政治鬥爭之外,歸隱還成爲了一種爲自己謀取名聲的捷徑。

魏晉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由中正來對各地人才進行品評定品,從而根據品級來授予相應官職。而一個人的品級如何確定呢?除了必不可少的門第之外,還需要參考當地輿論,也就是需要看此人的名聲。

那麼如何獲得好名聲呢?可以有真才實學,做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但是很多人才華平平,不足以脫穎而出,這個時候,歸隱山林就成了一條捷徑。

懷揣着這種心思的人,說是歸隱,卻從來不會讓自己淡出公衆的視線,反而通過與友人往來通信,寫作書籍等方式來蓄養名望。

有一句話說得對,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君王也有這樣的心態。汲汲於功名的人被世俗所鄙棄,而這種表面看起來不在乎官職之人則被稱讚。況且多做多錯,沒有人做事可以讓所有人都滿意。

在這種情況下,"無爲"反而成了最好的選擇,名士保持神祕,才讓人對其能力無限拔高,一旦出仕,往往會將自己的底牌暴露得一乾二淨。

魏晉時期的名人有怎樣的特色?他們爲何都選擇歸隱? 第3張

這方面殷浩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出身名門的他少時就因爲識度清遠而聲名遠播,等他長大成人後,十年隱居生活更是讓衆人對其評價不斷升高,認爲他是管仲、諸葛亮一樣的人物,甚至有朝中重臣專門去拜訪他,認爲他的行動關係着國家的興衰。

被人如此期待的殷浩,終於在司馬昱的多次徵召下出仕爲官,以對抗勢力日益壯大的桓溫。公元352年,他更是被委以重任,帶領軍隊出兵北伐。可惜他的能力實在有限,又沒有領兵作戰的經驗,不久就中計慘敗,從而讓桓溫找到了彈劾他的理由,被朝廷貶爲庶人。

如果沒有十年隱居,像殷浩這種人,絕對不會擁有盛名,司馬昱也就不至於被迷惑,將軍機大事託付給這樣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清談家,消耗了東晉本來就不多的國力。

無論如何,魏晉時期這種名士歸隱的現象,是極爲病態的。知識分子普遍對當權者失去信任,或者用投機取巧的方式來謀取官職,只會加速王朝的腐朽沒落,看似風流曠達的表層之下,隱藏着足以讓王朝覆滅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