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楊堅建立隋朝後,廢除北周官制而以什麼職官制度代替?

楊堅建立隋朝後,廢除北周官制而以什麼職官制度代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堅建立隋朝後,按照內史崔仲方的建議,廢除北周實行的仿照《周禮》的六官官制,代之以新的職官制度:“置三師、三公及尚書、門下、內史、祕書、內侍等省,御史臺、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國子、將作等監,左右衛、左右武衛等府。”建立以尚書、門下、內史三省以及尚書省六部爲核心的朝政機構,以強化中央集權和恢復漢族王朝官制的傳統。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尚書、門下、內史三省制是隋代中央官制的核心。三師、三公雖然地位崇高位居一品但實際上只是榮譽。隋代尚書省的地位很高,《隋書·百官志》說“尚書省,事無不總”,反映了它作爲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的地位與權力。

楊堅建立隋朝後,廢除北周官制而以什麼職官制度代替?

簡介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始於隋朝五省六曹制,確立於唐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爲二十四司。

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至隋,才整齊劃一爲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覈與貫徹執行。各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做過一些有利於加強君主專制的調整和補充。

發展概述

三省六部制是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至唐朝正式確立的一種政治制度。

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檯);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

楊堅建立隋朝後,廢除北周官制而以什麼職官制度代替? 第2張

漢成帝置“四曹尚書”,即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客曹尚書。此後世六部尚書之濫觴。宋鄭樵《通志·職官略》三《尚書總序》:“漢成帝初置尚書五人,其一人爲僕射,四人分爲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國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書;客曹,主外國夷狄。”

漢光武帝劉秀在尚書檯設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書,爲六部前身。西晉時,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屬尚書省。

1086年,北宋反變法派執政,改爲三省共同議事,奏請取旨,分省治事行下,實際上使三省合一,後習慣上常統稱三省。南宋公元1129年,又實行三省合一,二十四司也時或省並,如1129年以禮部兼主客,祠部兼膳部,兵部兼職方,駕部兼庫部,比部兼司門,工部兼虞部,屯田兼農部等,還省並若干寺監入六部。公元1163年,又進一步省並六部下屬諸司,如以司封兼司勳,禮部兼祠部,兵部兼駕部,都官兼比部,工部兼屯田等。

遼代南面官系統中,設三省六部(其中“中書省”初名“政事省”),設官同於宋制。金、元、明只設一省六部,一省,金爲尚書省;元、明爲中書省。1380年明朝罷中書省,分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至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