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開元盛世時期,李隆基的軍事和經濟舉措有哪些?

開元盛世時期,李隆基的軍事和經濟舉措有哪些?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2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三朝治國措施的共同點是改革內政、重用人才任用賢能。;重視發展生產;完善科舉制度等等。唐朝興盛的原因主要在於國家統一、統治者勵精圖治、善於用人、重視農業生產,發展經濟、民族關係友好、對外交往友好、)注重創新等。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於東都洛陽。生性英明果斷、多才多藝。初封楚王,後改封臨淄王,歷任衛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長治)別駕。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集團。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李隆基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 。後賜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國家的最高統治權。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爲。他勤於政事,從各方面採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唐玄宗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時期,李隆基的軍事和經濟舉措有哪些?

軍事

兵制改革

李隆基不僅對內政進行有效的治理,對於邊疆也進行了有成效的治理,將原來丟失的領地重新奪了回來。這主要是對於兵制進行了改革。原來的府兵制由於均田制的破壞,致使農民逃亡,影響了軍隊的兵源。到了李隆基在位時,士兵逃跑現象極爲嚴重,軍隊戰鬥力也很低,無法和強悍的突厥軍隊抗衡。

開元十一年(723年),李隆基接受了宰相張說的改革主張,建立僱傭兵。從關內招募到軍士十二萬人,充當衛士,這就是"長從宿衛",也叫做"長征健兒",這次改革是從府兵制到僱傭兵制的轉變。此後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李隆基將這種制度推廣到了全國。這種制度使原來的府兵輪番到邊境守衛的做法取消,解除了各地人到邊境守衛之苦。同時,這種僱傭兵還爲集中訓練、提高戰鬥力提供了保證。

開疆拓土

除了對兵制進行改革之外,李隆基還採取了其他很多的整軍措施,如頒佈了《練兵詔》,命令西北的軍鎮擴充軍隊,加強訓練。同時,任命太僕卿王毛仲爲內外閒廄使,全力負責軍用馬匹的供應,這使短缺的馬匹及時得到了補充,提高了戰鬥力。另外,爲徹底解決軍糧問題,李隆基又命令擴充屯田範圍,在西北和黃河以北地區大力發展屯田,增加糧食產量。

在做好了充分準備後,唐朝逐步把營州等地收復,長城以北的回紇等族也自動取消了獨立割據的稱號,重新歸附唐朝。安北都護府也恢復了,唐朝重新行使對長城以北土地的管轄權。

西域地區政權的恢復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收復碎葉鎮,第二階段是重新恢復了絲綢之路。唐朝的威望在西域重新建立起來。

開元盛世時期,李隆基的軍事和經濟舉措有哪些? 第2張

設立節度使

至開元、天寶間,唐玄宗設立十大節度使,北方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8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爲10鎮,始成爲固定軍區。節度使受命時賜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大旗),威儀極盛。節度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兩至三鎮,多者達四鎮,威權之重,超過魏晉時期的持節都督,時稱節鎮。於是外重內輕,到天寶末釀成安史之亂。

經濟

爲了增加國家的收入,打擊強佔土地、隱瞞不報的豪強,唐玄宗發動了一場檢田括戶運動。當時的豪強霸佔了農民的土地之後,稱爲"籍外之田",他們還將逃亡的農戶變成自己的"私屬",在土地和人口兩方面逃避國家稅收。

先天元年(712年)到開元十三年(725年)之間,李隆基的檢田括戶運動收到了實效。他任命宇文融爲全國的覆田勸農使,下設十道勸農使和勸農判官,分派到各地去檢查隱瞞的土地和包庇的農戶。然後把檢查出來的土地一律沒收,同時把這些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對於隱瞞的農戶也進行登記。這樣下來,一年增加的客戶錢就高達幾百萬之多。通過這些有效的措施,李隆基使唐朝的經濟又步入正軌,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同時也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