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永元之隆簡介 盛世在經濟,軍事,政治是什麼樣的

永元之隆簡介 盛世在經濟,軍事,政治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永元之隆,是東漢漢和帝劉肇開創的治世,劉肇在誅滅竇氏戚族後勵精圖治,改變外戚擅權時的奢靡貪腐之風,促使東漢國力趨於極盛,時人稱爲“永元之隆”。

永元之隆簡介 盛世在經濟,軍事,政治是什麼樣的

背景

漢和帝劉肇(79年―105年),東漢第四位皇帝,漢章帝劉炟的第四子,生母爲樑貴人,過繼給皇后竇氏爲繼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竇太后倚仗親族,竇氏戚族開始擅權,並圖謀不軌,永元四年(92年),漢和帝劉肇聯合宦官鄭衆誅滅竇氏戚族。

永元之隆簡介 盛世在經濟,軍事,政治是什麼樣的 第2張

在一舉掃滅了竇氏戚族的勢力後,劉肇開始親理政事,他每日早起臨朝,深夜批閱奏章,從不荒怠政事,故有“勞謙有終”之稱。劉肇親政後,對內整頓吏治、招賢納士、減免賦稅、關心民苦;對外則擊潰北匈奴使其西遷,並任命班超爲西域都護,徹底平定西域諸國;東漢逐步呈現出國泰民安、四夷賓服的局面,時人李尤稱之爲“永元之隆”。

政治

選賢任能

劉肇深感吏制建設對一個政權的重要性,因而非常重視官吏的選拔任用。據統計,他當政時期,曾四次專門下詔納賢。這既反映出東漢吏制的空虛與墮落,也表現出和帝爲改變這種現狀而做出的積極努力。

施政以寬

劉肇當政時期,在法制上主張寬刑,他任用的掌管刑獄的廷尉陳寵,便是一個富於同情心的仁愛之人,每次斷案,都依據經典,而“務從寬恕”。

永元之隆簡介 盛世在經濟,軍事,政治是什麼樣的 第3張

劉肇對有過失之人,也能根據情況,從寬處理。永元九年(97年),竇太后死,由於宮廷緊守祕密,和帝爲樑貴人所生的事實始終沒予公開。太后死後,樑家纔敢奏明朝廷,爲樑貴人討一個說法。這時和帝也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謎。但在如何安置竇太后的問題上,三公上奏:“請依光武黜呂太后故事,貶竇太后尊號,不宜合葬先帝。”劉肇和帝卻念及竇太后對自己的養育之恩,認爲“恩不忍離,義不忍虧”,不應有所降黜,於是不降尊號,諡爲章德皇后,而對樑貴人、宋貴人的問題也都妥善安置。樑貴人被追封皇太后。

重用賢宦

東漢時期,爲了加強中央集權,在宮廷內設置了中常侍、黃門侍郎、大黃門、小黃門等宦官職務。他們負責掌管傳達皇帝的號令和詔書,閱覽尚書進呈的文書。

在劉肇奪回政權的過程中,中常侍鉤盾令鄭衆直接參與了策劃和實施,在論功行賞時,鄭衆自然是首功。於是,鄭衆被升遷爲大長秋。“長秋”是漢代皇后的宮名,用以名官,稱其官署爲“長秋寺”。這是皇后近侍官首領,一般由皇帝親信充任,負責宣達旨意,管理宮中事務。而在進行策勳班賞的過程中,和帝注意到,鄭衆總是推辭的多,接受的少,這種謙遜仁愛之心,很得劉肇的讚賞。因此,和帝以後便經常同他討論國家大事,國家一些大政方針的決策便較多地摻雜着宦官的力量,故史書稱“宦官用權自此始矣”。

但劉肇重用宦官,還有一些客觀因素,因爲這時期他所信任和倚重的一些朝臣和宗侯大多年老體弱或壽短命微,陸續退出了歷史舞臺。

軍事

永元五年(93年),匈奴單于於除鞬叛亂,劉肇派遣遣中郎將任尚平定於除鞬。同年,武陵郡兵大破武陵蠻,護羌校尉貫友討伐燒當羌使其遁逃,南單于安國叛亂爲骨都侯喜斬殺。

永元六年(94年)七月,西域都護班超大破焉耆、尉犁,西域降附者五十餘國。

永元六年(94年),南匈奴逢侯單于率胡兵出塞叛亂,九月,劉肇以光祿勳鄧鴻爲主將,統帥越騎校尉馮柱、行度遼將軍朱徽、使匈奴中郎將杜崇征討匈奴叛軍,十一月,護烏桓校尉任尚率烏桓、鮮卑大破逢候單于,馮柱遣兵追擊復破之。

永元八年(96年)五月,南匈奴右溫禺犢王叛亂寇邊,七月,行度遼將軍龐奮、越騎校尉馮柱追討叛軍,斬殺右溫禺犢王。

永元八年(96年)五月,車師后王叛亂。永元九年(97年)三月,西域長史王林擊破車師后王並殺之。

永元之隆簡介 盛世在經濟,軍事,政治是什麼樣的 第4張

永元九年(97年)八月,羌人侵犯隴西殺長史,劉肇派遣徵西將軍劉尚、越騎校尉趙世等平定羌亂。

永元十三年(101年)八月,護羌校尉周鮪討伐燒當羌,大破之。

永元十三年(101年)十一月,鮮卑侵犯北平進入漁陽爲漁陽太守擊破。

永元十三年(101年)十二月,巫蠻叛亂侵犯南郡,永元十四年(102年)四月,劉肇派遣使者都督荊州兵迫降巫蠻。

永元一朝,武功赫赫,開疆拓土,四夷賓服。

經濟

劉肇十分體恤民衆疾苦,親政後關心民間疾苦,曾多次下詔賑濟災民、減免賦稅、安置流民、勿違農時,並多次詔令理冤獄、恤鰥寡、矜孤弱、薄賦斂,告誡上下官吏認真思考造成天災人禍的自身原因。

到了永興元年(公元105年),東漢墾田面積達732萬多頃,爲東漢之最,在籍人口達5325萬多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