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萬事到頭皆是空",武則天最後爲何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萬事到頭皆是空",武則天最後爲何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武則天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武周神龍元年(705),傳奇女皇武則天已經81歲了,雖然她依舊掌握着這個巨大帝國的最高權力,但在時間的侵蝕下,她還是無可奈何地老去了。

從這一年開始,由於病魔纏身,她開始在洛陽長生院中隱居,拒絕接見任何一位臣子,彷彿已經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也許,這位精明一世的女皇已經隱隱感到大限將至,準備在這種平靜中迎接死亡的到來。

"萬事到頭皆是空",武則天最後爲何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然而,在權力的誘惑面前,很少有人能夠保持耐心。就在這一年正月,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聯合禁軍首領,在長生院中上演了一出"逼宮大劇"。

從此,這位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一代女皇終於在歷史舞臺上謝幕了。

十個月後,武則天去世,在身後的諡號中,她依然是"則天大聖皇后",十五年的皇帝生涯,終究如同一場幻影,消逝無蹤。

以權力鬥爭開始,又在權力鬥爭中結束,武則天得到過一切,也最終失去了一切。

武則天爲何最終落得這樣的結局呢?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深究一下。

內因——英明之主的墜落

對於武則天的評價,在歷史上衆說紛紜,但有一點是絕大多數人公認的:作爲一個皇帝,武則天無疑是非常出色的。

在關於武則天諸多史料中,都着重提到了一點:愛才。即位之初,武則天就着意選拔人才,科舉制度在她的手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後世所沿用的"殿試"、"武舉"等制度,都是由她所創。

在她當政期間,大批人才涌入朝廷,我們所所熟知的姚崇、宋璟、狄仁傑等名臣,都是在這一時期踏上政治舞臺的。

"萬事到頭皆是空",武則天最後爲何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第2張

除此之外,武則天還廣開言路、着力農桑、鞏固邊防,在她當政的數十年中,唐朝疆域達到極盛,社會穩定、百業興旺。

毛澤東主席評價她:"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應該說,對於這一評價,武則天當之無愧。

但是,同歷史上許多皇帝一樣,武則天也有一個難以處理的問題——後宮。

從現在"小鮮肉"爆紅的現象就能看出,"好色"這件事不分男女。武則天雖然掌握着帝國的最高權力,但畢竟是個女人,自然不能免俗。

武則天對"色"的執着,不亞於歷史上任何一位男性皇帝。在她的後宮中,有一個名爲"控鶴監"的機構,名義上是修佛談禪之地,但實際上,裏面都是各地向武則天進貢的各色"面首",專門供其享樂。

平日裏,武則天就在這裏顛鸞倒鳳、不亦樂乎。

據史書記載,第一個得到武則天專寵的面首,名叫薛懷義。這人原本是走街串巷沿街叫賣的貨郎,只因長相俊美,爲人又能說會道,被當時的千金公主發現,送給了她的義母——當時還是皇太后的武則天。

爲了掩人耳目,武則天讓他削髮出家,當了一個假和尚,頻頻以入宮說法爲名與武則天幽會。自從得寵之後,薛懷義不僅成爲了洛陽白馬寺的住持,還屢次領兵出征突厥,雖然從未與敵人交手,但薛懷義虛報戰功,居然平步青雲,一路官至正三品左威衛大將軍。

在薛懷義之後,武則天又曾經寵信過御醫沈南繆等人,但都不長久,直到她的女兒太平公主向她進獻了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後,武則天對男色的需求才真正得到了滿足。

"萬事到頭皆是空",武則天最後爲何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第3張

除了沉迷男色之外,武則天最被後人詬病的就是她任用酷吏、推行高壓恐怖政治這一點了。

永淳二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駕崩,不久後,武則天廢掉唐中宗李顯,轉立自己的第四個兒子李旦爲帝,而武則天作爲太后臨朝,成爲了事實上的帝國統治者。

女主臨朝,在中國歷史中向來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在武則天掌權之後不久,唐朝開國功臣徐世勣的孫子徐敬業就在揚州起兵,集合十餘萬軍隊,意圖推翻武則天。

雖然經過三個月的大戰,徐敬業兵敗身死,但這件事對武則天是一個極大地觸動,讓她明白了,李唐的這個天下,並沒有想象中那樣容易控制。

於是,從垂拱二年(686)年開始,武則天任命了來俊臣、周興、索元禮等一大批酷吏,這些人專以誣告爲業,還曾編出了一本教授"誣告學"的專業教材《羅織經》,稱得上是製造冤獄的高級專業人才。

這些人不僅善於羅織罪名,還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創造出了一大批極富想象力的酷刑。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這些酷刑的名字可稱得上是雅俗共賞:俗的有"突地吼"、"死豬愁"、"求破家";雅的有"鳳凰曬翅"、"玉女登梯"等等,當時被抓進大獄的犯人,只要見了這些刑具,"皆戰慄流汗,望風自誣"。

於是,"犯罪"的人越抓越多,這些酷吏也就步步高昇,一時間,朝廷內外都戰戰兢兢,恐怖政治達到了頂峯。

然而,恐怖政治的大門一旦打開,就很難關得上了。來俊臣等人制造冤獄上了癮,居然將主意打到了唐朝宗室和武家的親屬頭上,先後誣陷了一大批皇親國戚。雖然武則天沒有聽信這些讒言,並最終誅殺了來俊臣等人,但宗室和大臣依然人人自危,並對武則天怨恨不已。

武則天任用酷吏,最終卻爲自己埋下了偌大隱患,這一結局,恐怕她自己也沒有想到吧。

外因——無形的敵人

從才人到皇帝,在武則天登基之路上,她擊敗過無數的敵人,但當她站上權利的巔峯後,她才發現,面前的敵人雖然看不見、摸不到,但卻比她之前擊敗的所有人加起來都要強大的多。

武則天面前這個無形的敵人,叫做男權社會。

在男權社會的道德理念中,立嫡立長、父死子繼、君臣父子等所謂"天道人倫",是不可更易的真理,也是封建社會得以延續的金規玉律。武則天雖然能夠以強權壓倒這些規則於一時,但當她逐漸老去,確立繼承人的問題變得越來越緊迫時,這些實施了上千年的規則又如同鬼影一般冒了出來。

登上帝位後,武則天原本是打算將帝位繼續在武氏家族中傳承下去,徹底取代李唐王朝。爲此,她先後扶植自己的兩個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希望由他們做自己的繼承人。

但是,在與朝中大臣討論這個問題時,狄仁傑等人尖銳地提出了一個倫理問題:武家的子嗣雖然姓武,但畢竟是皇帝的侄子,如果日後繼承帝位,難道會不顧父母,而在太廟中祭祀自己的姑姑嗎?

同時,狄仁傑聲稱:"天人未厭唐德",堅持要求立被廢黜的李顯爲太子,最終使得武則天改變了主意,不再堅持立武家子嗣,並祕密的將李顯接回了洛陽。

但即使在這個時候,武則天也沒有完全放棄希望。接回李顯後,武則天將他藏在宮裏的帷幕裏,之後召集羣臣,再次詢問他們對確立皇嗣的意見,宣稱只要意見不合自己的心意,就馬上誅殺他們。

在這樣的壓力下,許多大臣唯唯諾諾,不敢開口。這時,又是狄仁傑站了出來,堅持要求立李氏子孫爲太子,說到激動時,竟然"言發涕流"。

"萬事到頭皆是空",武則天最後爲何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第4張

看到人心所向後,武則天終於放棄了抵抗。她命人將李顯從帷幕後領出來,對狄仁傑說:"把太子還給你!"

在親口確立了太子之後,武則天還感慨地拍着狄仁傑的背說:"你不是我的臣子,你是大唐的社稷之臣啊!"

武則天與男權社會鬥爭了數十年,最終卻還是敗下陣來。她的這一番感慨之語,不僅是對狄仁傑的褒揚,更是對自己這一生無奈的自嘲。

結局——寂寞的退場

神龍元年正月,當宰相張柬之等人率領數百禁軍,簇擁着太子衝入正陽宮,在她面前格殺了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氣勢洶洶地要求她馬上退位時,年邁的武則天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變得如此衰弱不堪。

這時,她能做出的唯一抵抗就是"翻身而臥",如同把頭埋入沙子的鴕鳥,只求眼不見爲淨。

在這場政變發生後的第三天,武則天終於下詔,將皇位傳給太子李顯。隨後,她遷居到了上陽宮,並在這裏度過了生命中最後的時光。

"萬事到頭皆是空",武則天最後爲何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第5張

當武則天去世後,按照皇后的禮制,與唐高宗一起合葬在乾陵當中。在今天的乾陵前,我們依然能夠看到一塊巨大的無字碑。

有人說,這是功過任人評說之意,但在虔信佛教的武則天看來,這塊無字碑,又何嘗不是她"萬事到頭皆是空"的臨終遺言和人生寫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