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戰國頭號軍神”白起爲何會落得如此下場呢?

“戰國頭號軍神”白起爲何會落得如此下場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舉世公認的“戰國頭號軍神”,秦國蓋世名將白起平生大小七十餘戰從來未嘗敗績,而最得意的三場戰役莫過於: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攻佔楚國都城郢,使得楚國一蹶不振;長平之戰坑殺趙軍45萬,幾乎解除趙國全部武裝。三戰而摧毀四個強國,白起功莫大焉,而憑藉着不世之功,他最終官至大良造,封武安君,可謂位極人臣。

長平之戰後(前260年),精銳盡喪的趙國已成“驚弓之鳥”,只需完成最後一擊,便可以消滅這個令秦國頭疼多年的勁敵。然而就在白起率大軍猛攻邯鄲、行將攻克之際,丞相範睢卻因爲嫉妒他的功績,擔心其一旦滅趙,地位和名聲將遠超自己,所以便以秦兵疲憊不堪、急待休養爲由,請求秦昭襄王允許趙韓兩國割地求和,並且罷兵休戰。

秦昭襄王對範睢的意見一向言聽計從,所以便下令白起罷兵,解除邯鄲之圍。白起功敗垂成,心中難免怨恨、憤怒,在與部下和同僚的交談中,不禁流露出對丞相的不滿情緒,將相之間由此矛盾日深(“正月,皆罷兵。武安君聞之,由是與應侯有隙。”見《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

然而沒過多久,昭襄王看到趙國有起死回生的跡象,而且對秦國表現出日益強烈的敵視情緒,此時才大感懊悔,恨自己當初沒有聽從白起的建議,一鼓作氣滅趙。由於此時白起臥病在牀,昭襄王便派將軍王陵進攻趙國,結果大敗虧輸。昭襄王無奈,只好請求白起“出山”攻趙,但後者卻對秦王分析時局,認爲滅趙良機已經錯失,不宜再出兵強攻。

然而昭襄王對白起的建議卻置若罔聞,緊接着又派王齕接替王陵,率重兵圍攻邯鄲,結果被趙楚魏三國聯軍擊潰,死傷極爲慘重。秦軍慘敗的消息傳回國內,白起不禁大發感慨,結果惹惱了昭襄王。此時,與白起勢若水火的範睢趁勢大進讒言,說他違抗君令在前,對國難幸災樂禍在後,實屬大逆不道。

“戰國頭號軍神”白起爲何會落得如此下場呢?

秦昭襄王聽信範睢的讒言,竟將白起賜死

滿肚子憋屈的秦王經丞相一頓挑唆,立刻暴跳如雷,強令白起即刻率軍攻趙,不許申訴,不能逗留。白起不得已抱病上路,結果剛剛走到杜郵,便接到秦王讓他自盡的最新指令。白起接到王命後驚愕不已,拿着劍仰天長嘆:“我白起一生爲國家立下汗馬功勞,對於上天沒有任何過錯,怎麼會落得今天的下場?”

過了好一會兒,白起纔有所醒悟,深深地嘆了口氣,然後說道:“想來我的確該死。當年長平之戰後,趙軍降卒有數十萬人,他們本來可以活命,可我卻用詭計將他們全部坑殺。如此背信棄義之舉,難道還夠不上死罪嗎?”說完後,白起拔劍自刎,時在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

秦昭王與應侯羣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殺。引文同上。

“戰國頭號軍神”白起爲何會落得如此下場呢? 第2張

白起功高蓋世,最終卻被逼自殺

白起自殺後,秦國百姓因爲哀憐他的遭遇,便將他的屍身葬於杜郵,併爲其建廟祭祀(“秦人憐之,立祠廟於咸陽,至今存焉。”見白居易《太原白氏家狀二道》)。秦漢之後,歷代王朝對白起墓均有修繕,但在近代卻因爲疏於管理,一度被掩埋在荒草之中,直到1970年才被重新發現,並從其中挖掘出佩劍等文物,一時間引發熱議。

白起墓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東郊,渭河北岸任家咀,也即杜郵故址。整個墓園呈園形,底部直徑19米,墓高8米,除了墓前樹立的石碑外,此外再沒有可以證明其“身份”的標記,而史書上記載的白起廟等建築,早已是蕩然無存。不僅如此,白起墓地處偏僻,墓上荒草萋萋,顯得異常的冷清、荒涼。

雖然白起墓在1982年被確定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保存情況卻並不樂觀,除了周邊雜草叢生、破敗荒涼外,古墓曾多次被盜墓者盜掘,封土層遭到嚴重破壞,大大小小的盜洞數量難以統計。白起墓本已幾近蕭條,如今又連番遭遇盜掘,讓死後千餘年的“戰國頭號軍神”在地下也難以安寧,此情此景,實在令人唏噓。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