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太平天國高層將領中唯一一個沒有加入“拜上帝教”的人:羅大綱

太平天國高層將領中唯一一個沒有加入“拜上帝教”的人:羅大綱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羅大綱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晚清時期的太平天國運動,名將如雲,謀士如雨,陣容相當豪華。說到太平天國中文武雙全之戰將,相信大夥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翼王石達開,他文能治國,武能安邦,是一個奇人。不過,相對於羅大綱而言,石達開在攻堅戰、打血仗方面還是略遜一籌;在治理地方和外交上,兩者各有千秋。

羅大綱,廣東梅州人,太平天國驍勇善戰之名將,尤其善長使用水師。金田起義之後,羅大綱一直都充當大軍的開路先鋒,所向無敵,無堅不摧,在永安突圍中率先殺出,挽救太平天國於危難之際。很遺憾,羅大綱卻不受洪秀全、楊秀清等人待見,升遷速度相當慢,原因只因一人過早犧牲。

太平天國高層將領中唯一一個沒有加入“拜上帝教”的人:羅大綱

1840年6月,維多利亞女王藉口虎門銷煙派遣4000餘遠征軍來挑戰早已遲暮的大清帝國,迫使其簽訂城下之盟《南京條約》,賠償白銀、開放口岸。鴉片戰爭後,兩廣地區社會矛盾迅速尖銳化,廣東天地會起義風起雲涌,羅大綱便是其中著名的一支。起義後,羅大綱沿着西江而上,攻略桂林、陽朔、永安、桂平等州縣,雖然沒有成功,但其影響力卻十非同一般。就在金田起義前夕,羅大綱遇見了拜上帝教的大東家胡以晃,相談甚歡;不久,馮雲山親自到桂平縣大湟江去拜見羅大綱,向其闡明“反清復國”之思想,將羅大綱拉入太平天國陣營。不過,由於信仰上不一致,羅大綱並未參加拜上帝教,而是繼續保持天地會祭祀中國傳統神靈之做法,可謂是太平天國的另類。

在中軍主將、左輔正軍師楊秀清看來,天地會的單兵戰鬥力雖然厲害,但整體紀律非常散漫,在遇到惡仗時容易潰散。所以,對於羅大綱及其麾下2000餘“水寇”的加入,並不十分歡迎,甚至還有排擠之意思;洪秀全也是如此,他從內心深處就非常反感天地會等會黨,否則後來也不會坐視小刀會劉麗川在上海被圍攻而見死不救。不過,西王蕭朝貴卻十分喜歡羅大綱,認爲他是一員不可多得的驍將,於是便屢次以“天兄下凡”之名義來吹捧羅大綱,讓太平軍將士不要排擠羅大綱,要將他視爲朋友。也許是因爲馮雲山、蕭朝貴的這份感情,羅大綱最終選擇留在太平天國,爲創建幸福美滿的人間“小天堂”而拋頭顱,灑熱血。

1851年9月,先鋒大將羅大綱率直屬部隊攻擊永安,一邊派騎兵繞城放鞭炮虛張聲勢,主力則架設雲梯攻城,爲太平天國攻下第一座城市立下汗馬功勞。因功勳卓著,羅大綱被任命爲總制,成爲高級將領之一,地位遠在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等人之上。太平軍攻佔永安不久,賽尚阿、向榮、烏蘭泰、周天爵、和春、江忠源等率清兵四五萬抵達永安城下,對太平天國採取圍堵之策。由於外援難以到達,太平軍在永安很快就面臨糧草、食鹽、油料、彈藥等問題。此外,太平軍屢次出城攻擊清軍,但均無法突破重圍,形勢岌岌可危。1852年4月,羅大綱率麾下兩千精銳充當敢死隊,趁着大雨之夜突襲古蘇衝清軍,大獲全勝,爲太平軍突圍開了一條好路。隨後,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等則統帥全部人馬,沿着古蘇衝方向突圍而去,就此躲過被困死之一劫。李秀成在自述中談到此事時,高度讚揚羅大綱之功績,沒有他充當先鋒突破缺口,太平天國很可能在永安就結束。  永安突圍成功後,羅大綱率水師攻擊桂林、全州、興安,屢立戰功,“升土一總制,管帶中一軍”。1852年6月,蓑衣渡大戰後,太平軍精銳損失殆盡,洪秀全在湖南道州動了回兩廣打游擊的念頭。此時,羅大綱利用他的影響力,將湖南天地會拉入陣營,太平軍戰鬥力量從四千餘人快速增長至五六萬,實力頓時復甦。1852年10月,西王蕭朝貴在長沙天音閣陣亡,羅大綱失去了最後一位靠山,因爲馮雲山在1852年6月已經陣亡於蓑衣渡。正因爲如此,長沙之後,羅大綱便很難得到升遷,其地位開始被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曾水源、朱錫琨等超越。不過,因其作戰勇猛,人脈又廣,所以每逢重大戰役,楊秀清還是得派出羅大綱出戰,雖然並未給予相應的獎勵。1852年12月,羅大綱攻佔益陽、嶽州,而後揮師而下攻克武昌。1853年1月,羅大綱率水師充當開路先鋒,順江而下,攻克江南第一大城市南京。

太平天國高層將領中唯一一個沒有加入“拜上帝教”的人:羅大綱 第2張

定都南京後,羅大綱向洪秀全、楊秀清闡述了北伐策略:“欲圖北,必先定河南;大駕駐河南,軍乃渡河”;“否則,先定南九省,無內顧憂,然後三路出師,一出湘楚,一出漢中,疾趨咸陽,以徐、揚席捲山左,再出山右,會獵燕都”。這一進軍路線與諸葛亮“隆中對”如出一轍,也是徐達、常遇春北伐路線的深度改版。此外,羅大綱認爲,若是定都南京,一定要強化水師力量,尤其是建造一批裝備精良的戰艦,將長江控制權牢牢掌握在手。很遺憾,洪、楊不聽勸告,林鳳祥、李開芳因偏師北伐,後援不濟而失敗。太平軍水營力量規模雖龐大,但大多爲民船改造而來,跟湘軍水師壓根不在一個檔次,田家鎮和半壁山一戰,太平軍水營幾乎毀滅殆盡。沒了水師,長江控制權便落入湘軍之後,天京的糧道時時都有被截斷之危險。太平軍鬥不過湘軍,不重視水師建設是一個重要原因,李秀成和陳玉成深有感觸。

1853年4月,羅大綱揮師南下攻破鎮江,截斷大清糧道。同年十月,羅大綱率部西征,連連獲勝。1854年初,羅大綱配合胡以晃擊敗江忠源,奪取廬州。1855年1月,羅大綱在九江城下利用水師突襲湘軍艦隊,大獲全勝,曾國藩被迫跳水自殺而未遂。1855年10月,羅大綱在蕪湖與同是天地會出身的昔日戰友張國樑激戰,不幸被炮彈擊中,醫治無效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