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富察·傅恆:清朝歷史上唯一達到“文平天下、武定乾坤”的人物

富察·傅恆:清朝歷史上唯一達到“文平天下、武定乾坤”的人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因爲長久以來的“狄夷之辨”而飽受後世詬病,“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這等至高評價,在清朝幾乎找不到對應的人,清朝歷史上真的沒有這樣的人物嗎?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羣才效用,大寇蕩平”的晚清重臣曾國藩,雖然被《清史稿》評價爲“中興以來,一人而已”,但後世對其也多有“用將則勝,自將則敗”的負面評價,甚至還因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中的心狠手辣、濫殺無辜而被冠以“曾剃頭”的惡稱。如此人物,或能“定乾坤”,但絕不能“安天下”!

“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的晚清重臣李鴻章,雖然文能“獨主國事數十年,內政外交,常以一身當其衝”;武能“在重要的戰役中爲國家作了有價值的貢獻”;甚至被《清史稿》評價爲“生平以天下爲己任,忍辱負重,庶不愧社稷之臣”。但是,李鴻章只是一個“糊裱匠”,也曾因爲一己之私而重損國家利益。更何況,李鴻章努力了數十年,晚清依然是“乾坤未定、天下未安”,如此人物,也配不上如此稱號。

能在如此混亂的局勢下,曾國藩、李鴻章這等強力爲晚清續命的“中興名臣”都不能被稱爲“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那麼,清朝歷史上就果真沒有此等人物了嗎?

富察·傅恆:清朝歷史上唯一達到“文平天下、武定乾坤”的人物

當然不是!

筆者認爲,清朝歷史上能夠達到“平天下、定乾坤”之文武全才的人物,有且僅有一位,他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乾隆朝名將、重臣——富察·傅恆。

傅恆其人

富察·傅恆,出身於滿洲八大姓之一的富察氏,將門之家,勳臣之後。康熙、雍正兩朝,富察家族的代表人物爲馬齊、馬武兩兄弟,時人稱之爲“兩馬吃盡天下草”。康熙四十三年以後,在馬齊和馬武的帶領下,富察家族便開始獨領風騷,成爲當時最具權勢的滿洲勳貴家族之一。

雍正五年,雍正皇帝將馬齊的侄女,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富察氏,指婚給當時的皇四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皇帝駕崩,皇四子弘曆登基爲帝,並冊封富察氏爲皇后。自此,富察家族便開始踏上飛昇之路。

富察·傅恆,即爲富察皇后的親弟弟,乾隆皇帝的小舅子。

乾隆五年,18歲的傅恆擔任藍翎侍衛,成爲正六品武職官員,基本相當於現今的正團級幹部;不到一年,傅恆便升任一等侍衛,成爲正三品武職官員,基本相當於現今的軍級幹部。

乾隆十二年,傅恆出任戶部尚書、議政大臣兼任鑾儀衛、殿試讀卷官、會典館正總裁。此時的傅恆25歲,已經成爲財政部部長、國務委員、中央儀仗隊隊長、國家法典編纂辦公室主任,行政級別爲副國級。

富察·傅恆:清朝歷史上唯一達到“文平天下、武定乾坤”的人物 第2張

不可否認,傅恆一個25歲的年輕人,能迅速爬升到副國級幹部,有着富察皇后和富察家族的絕對影響。就連乾隆皇帝也曾親口承認,“傅恆之加恩,亦由於皇后推恩”。但真正讓傅恆登臨仕途頂峯,並取得“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之成就卻發生於富察皇后崩逝以後。

武能上馬定乾坤

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崩逝於東巡途中,而此時恰逢大學士訥親督師金川叛亂不利而被乾隆皇帝斬殺,失去皇后庇佑的富察·傅恆,主動請纓,前往金川作戰。

《清史稿·傅恆傳》記載了傅恆督師金川前線的結果:

十四年正月,傅恆及提督嶽鍾琪決策深入,莎羅奔遣頭人乞降,傅恆令自縛詣軍門。傅恆遂受莎羅奔父子降。

金川之戰歷時兩年,曾讓當時的朝臣深爲畏懼,更讓乾隆皇帝無比頭疼。一代名將張廣泗、“蒙上眷最深”的大學士訥親都因於此戰中的不力表現而被處死。傅恆親往督師便迅速平定了叛亂,其武功謀略、功勳之重,可想知道。

富察·傅恆:清朝歷史上唯一達到“文平天下、武定乾坤”的人物 第3張

乾隆三十年,緬甸軍隊多次侵擾西南邊陲——雲南,因作戰不力,連續三任雲貴總督自盡;朝中大臣更是惶恐不安,甚至一致認爲清軍徵緬“實無勝算可操”。就在朝臣不支持、戰事屢屢失利的負面情況下,又是富察·傅恆臨危受命、提刀跨馬,奔赴徵緬前線。

清緬之戰中,清軍雖然勝之不武,但傅恆率軍全殲緬甸水軍,重創緬甸陸軍並迫使緬甸主動祈和的巨大功績,絕對不容抹殺。更可貴的是,於戰士前線身染重疾的傅恆,不退、不讓、不矯情,真正讓緬軍見識了清軍的軍威和不可戰勝。

兩次臨危受命,兩次力挽狂瀾,如此作爲,絕對稱得上“武能上馬定乾坤”!

富察·傅恆:清朝歷史上唯一達到“文平天下、武定乾坤”的人物 第4張

文能提筆安天下

乾隆十九年,準噶爾叛亂,乾隆皇帝欲派兵平叛,但舉朝上下“懼於辛亥兵敗之事,不願勞師動衆”,甚至認爲平叛過程中的不利局面,皆爲天意、當然結果。乾隆皇帝固然能夠乾綱獨斷,但面對滿朝文武的一致反對,卻也只能無可奈何。

此時已經升任保和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的富察·傅恆,力排衆議,支持乾隆皇帝用兵並主動奏請單獨辦理準噶爾之役的所有軍務。

而後的時間裏,富察·傅恆帶領軍機大臣,制定平叛戰略、調集軍需糧餉、部署兵將火器。準噶爾之役取得勝利以後,乾隆皇帝曾對其有過“至同朕辦理軍務者,惟大學士公傅恆與朕一心,日夜不懈”的至高評價。

清朝時期雖不設“宰相”,但同時領受大學士職銜和軍機大臣的朝廷重臣,基本等於之前的宰相一職。而保和殿大學士又爲“殿閣大學士”之首,領班軍機大臣又是軍機大臣之首,也就是說,此時的富察·傅恆相當於朝廷一把手,國務院總理。以往在戰事前線才能彰顯權謀的傅恆,用“筆桿子”再贏一場艱苦卓絕之戰,有利證明了自己“文能提筆安天下”的特殊才能。

富察·傅恆:清朝歷史上唯一達到“文平天下、武定乾坤”的人物 第5張

後記

正如乾隆皇帝對富察·傅恆的評價,“世胄元臣,與國休慼。早年金川,亦建殊績。定策西師,唯汝予同。酇侯不戰,宜居首功”,這位被乾隆皇帝比之爲漢代蕭何的一代名將、朝廷重臣,“武”能親臨戰士前線,督師取勝;“文”能運籌帷幄於戰事後方,間接促成平叛成功;更重要的是,身居宰相高位的傅恆,還能協助乾隆皇帝共創“乾隆鼎盛”。

如此人物,如此作爲,當屬“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