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印象 > 歷史劇 > 揭祕金庸的《天龍八部》:家仇國恨 錯亂紛雜

揭祕金庸的《天龍八部》:家仇國恨 錯亂紛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天龍八部》在金庸老爺子十五部武俠小說中的地位可謂是舉足輕重,與後面的“射鵰三部曲”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作者將故事的背景放置在了北宋,主要是神宗末到哲宗初的幾十年間,之所以如此安排,老爺子自有他的深遠考慮,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當時北宋與周邊國家(主要是遼國)之間的矛盾。翻閱《天龍八部》除了能夠感受得到英雄的豪氣之外,家仇國恨也是小說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甚至可以說多數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是被放置在複雜的國仇家恨這一大前提之下塑造出來的。

咱們首先來分析一下整部作品的結構,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天龍八部》主要有三條線索:第一條是喬峯的遭遇極其發展,第二條是段譽的經歷,第三條可以看做是虛竹的際遇。只不過第三條線索不是很明顯,多數時間是與第二條線索重合的,所以,說兩條線索也不爲過。作爲一部大部頭的作品來說,最難把握的便是結構問題,首先,每一條線索的矛盾都得逐次展開,再者,作品的整體性絕對不能因爲線索的衆多而削減分毫,相反,得讓幾條線索不斷地交叉重合,如此一來在線索交叉重合的點上就會形成一個矛盾爆發點,自然而然就會出現一個故事的小高潮。可以說老爺子把這幾個問題處理得簡直天衣無縫。

揭祕金庸的《天龍八部》:家仇國恨 錯亂紛雜

粗略地說整部作品總共出現了四次矛盾爆發點,或者說(小)高潮:第一次是杏子林的丐幫大會,喬峯的身世被揭露出來,他的命運開始就此轉向另外一個方向;第二次是聚賢莊喬峯力戰羣雄,這使得當年備受世人尊重的喬幫主正式與中原武林恩斷義絕,當然,也爲他日後的情感遭遇奠定了一個基礎;

第三次是少林寺的武林大會,本部分堪稱是整部作品最爲驚心動魄的一部分,喬峯、虛竹、段譽三兄弟力戰遊坦之、丁春秋和慕容復,還有後來蕭遠山和慕容博的現身,時間彷彿瞬間又回到了三十年前,雁門關一役最終真相大白,喬峯尋找多年的“帶頭大哥”玄慈方丈也真正以三十年前的身份露了面,當然還有虛竹的身世問題等等都是在這一部分揭露出來的。可以說幾乎大部分的麻煩和矛盾都在這裏得到了解決。第四次高潮就是最終的結局了,中原武林人士營救喬峯。

當然還有其他的幾個矛盾爆發點,比如天聾地啞谷虛竹誤打誤撞破解珍瓏棋局,曼陀山莊段正淳喪命等,都爲矛盾的解決設置了非常好的方式,也是作品中非常出彩的部分。有了這幾個矛盾的爆發點,整部作品就很有張力,不僅不會顯得鬆散乏味,而且還會給人一種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的感覺。讀者會意識到每一條線索都有其獨特的安排和價值,最終匯聚成一個結實的整體,只要當這幾條線交叉在一起的時候,好戲就來了。

仔細分析這幾個(小)高潮就會發現,這中間一直都蘊含着兩大矛盾:其一,江湖仇怨,比如喬峯的身世問題。其二,國家矛盾,而且幾乎所有的江湖仇怨都是建立在國家矛盾基礎之上的。丐幫或者說中原武林爲什麼要反喬峯,甚至要他的命?很簡單,他是契丹人,大宋與大遼之間的矛盾纔是這一切的源頭,試想一下,如果大宋和大遼是好兄弟好鄰居,那契丹人喬峯肯定也是大家的好兄弟好朋友啊,愛你還來不及呢,就不會有這檔子麻煩事兒了。再比如說大理段氏,段延慶一心要致段正淳于死地,大家都姓段,何必呢?可人家的目的也很明確,奪回原本就屬於自己的皇位。還有慕容氏父子也是一心想着光復大燕國。所以,凡此種種看似亂七八糟,錯綜複雜,其實它們的源頭幾乎都是一樣的,這也正使得整部作品在高度上提升了一個臺階。

如果說前三個高潮點作者更側重的是江湖恩怨的話,那麼隨着情節的發展故事也慢慢地走向了最終的歸宿——國家矛盾,這是一種矛盾的升級,也只有把人物安置在如此的環境當中才更有可能表現出他們身上的種種品性和特點,當然,作者把着重點放在了喬峯這一形象身上。毫不誇張地說,喬峯這孩子是相當可憐的,剛滿週歲就沒了娘(我說的是親孃),親爹雖然沒死,但是直到三十年後才相見,和沒有也差不多了。

揭祕金庸的《天龍八部》:家仇國恨 錯亂紛雜 第2張

可是這孩子也算幸運,還很爭氣,才三十出頭就幹到了丐幫幫主,而且享譽中原武林。但是紙裏終究是包不住火的,也怪他遇上了一個嫉妒心極強的女人——康敏,滿身的榮耀瞬間就碎了一地,而且還背了好幾場人命官司,中原武林那些所謂的忠義之士個個以誅殺喬峯爲己任,喬峯好像又一次回到了三十年前還在襁褓裏的時候。唉,說多了都是淚啊。

就這樣,離開中原的喬峯居然又當上了遼國的南院大王,看似風光無限,遠比在中原當一個叫花子頭兒強百倍,可是他的命運也就此定格了,甚至可以說自從他的真實身份被揭露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沒有其他的路可走了,只不過直到他阻攔大遼皇帝耶律洪基南下侵宋的時候,他的這一命運的悲劇性才真正體現出來。身爲契丹人,自幼又在大宋長大,接受的也都是所謂“忠義”的教育,而且還曾多次帶頭抵禦遼兵,現在情況居然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喬峯是契丹人,但曾經又是宋人,這種雙重身份直接導致了他最終的悲劇。迫使遼帝退兵立誓,已經是不忠不義了,一個向來崇尚忠義的人突然被扣上了一頂不忠不義的帽子,而且世間也再無自己立足之地,擺在他面前的就只有一條路了——死,以死明志——這也非常切合喬峯這一形象的性格特點。這樣看來喬峯的一生幾乎是走了一個圈,三十年前他在雁門關外的亂石谷僥倖活命,三十年後又在同一個地方自盡,雖是悲劇,也算圓滿了。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