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陳公博人物軼事 陳公博的評價如何

陳公博人物軼事 陳公博的評價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系出名門

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10月19日,坐落於廣州北門的一幢高大的官宅中,披紅掛綵,鞭炮鳴爆,洋溢着一片喜慶氣氛,一顆新生命在這天呱呱降臨人間。年屆60歲的廣西提督陳志美因晚年得子而興奮不已,爲子起名“公博”。

陳公博人物軼事 陳公博的評價如何

陳家原籍福建上杭,後移至廣東北部山區乳源。從陳公博的祖父開始舉家遷居廣州。陳志美早年從軍,是清朝軍隊的一名武官,據陳公博自述,其父因參加鎮壓太平天國農民革命而官至廣西提督。1897年解職後,閒居廣州,繼續享受清朝俸祿,並保留官職稱謂。這是一個榮華富貴的官宦之家,陳公博在這樣的家庭中度過了他的童年。

興趣培養

陳公博由於是晚生和獨子的關係,自幼受到父親的鐘愛和放縱。因此,他幼年的學習生活也與一般的官宦子弟有所不同。陳公博自6歲起便醉心於各種舊小說,如《薛仁貴徵東征西》、《楊文廣平南平北》、《水滸傳》、《封神榜》、《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等等。他的這種興趣來自於去露天書場聽“講古”。那時,在廣州禹山關帝廟前的空地上設有好幾個書場,由說書先生講說《三國演義》、《說岳全傳》等舊小說。這種地方是社會上三教九流匯聚之處,也是一般平民享受文化生活的場所,有些身分的富家子弟是不會被允許去的。但是,陳公博卻每天下午都能徵得父母的同意,在一位老家人的陪同下前去聽說書。這種書場採用燒香的辦法計時收費,每燒完一枝香,每人需交納5個銅錢,或1個銅板。說書先生爲着增加收入,不免拿腔拿調,添油加醋,把故事拉得長而又長,以吊衆人的胃口。陳公博年幼心急,忍耐不得,便央求父親買來小說自己讀。很多字認不得,太繁難的便請教人,可以以意爲之的便自己亂讀。陳志美迷信開卷有益,認爲小孩子不妨讓他多知點東西,使在成熟之前多得借鏡和反省的機會。他不僅同意讓陳公博隨意閱讀各種舊小說,而且還提些問題進行考問,諸如“《三國演義》內用兩個字作人名的有多少人?”“諸葛孔明在演義內騎過多少次馬?”鼓勵陳公博在閱讀小說上用功;他甚至不理會陳公博閱讀被列爲壞小說的《金瓶梅》、《品花寶鑑》等禁書。陳公博成年後回憶說:“有時他瞥見我看小說,本來想問我看什麼書,倘若他疑似我看壞書的話,就藉故揚長地走開,裝作不見。”“不過這是不是一個教子的良好方法,我只有讓別人去批評,可是對於我的本身,的確是曾實受其益的。”大量舊小說的閱讀對於陳公博思想性格的形成起了不小的影響。

陳公博人物軼事 陳公博的評價如何 第2張

人物評價

在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13位代表中,有些人的一生是革命的、光輝的、偉大的一生。像毛澤東、董必武,後來成爲中共領袖、歷史巨人;何叔衡血灑疆場,壯烈犧牲;鄧恩銘、陳潭秋慘遭殺害,英勇就義;王盡美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有的人因與陳獨秀、張國燾矛盾較深,加之個性獨特而宣佈退黨,如李漢俊、李達。但他們 脫黨而不放棄信仰。李漢俊雖不在黨組織中活動,卻利用自己的“合法”職位,掩護了一批尚未暴露的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最後以“共黨首要分子”之罪名被桂系軍閥殺害。李達自省脫黨是一生“最大的錯誤”,在1949年12月由毛澤東作爲歷史見證人、劉少奇作介紹人又重新入黨。然而,也有幾個如同魯迅先生所說,“因爲終極目的的不同,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陳公博、周佛海、張國燾、包惠僧、劉仁靜便是如此。其中陳公博、周佛海、張國燾背棄信仰,叛變投敵;包惠僧、劉仁靜歷經曲折,迷途知返。這裏,筆者對他們落伍後的言行作一勾勒,以饗讀者。

陳公博人物軼事 陳公博的評價如何 第3張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