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自成在山海關之戰戰敗,原因是什麼?

李自成在山海關之戰戰敗,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644年,多爾袞率八旗軍與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擊敗李自成。接下來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李自成來山海關的初衷是爲了剿滅叛逆吳三桂,吳三桂是爲了保命,清軍是爲了入主中原。

從後來的歷史走向來看,這一戰也是決定中原歸屬權,以及李自成政權由盛而衰的最關鍵戰役。

李自成在山海關之戰戰敗,原因是什麼?

李自成勝,則其取代明朝再無阻力,畢竟,連明朝幾十年都無法擊敗的清軍都能打敗,還有誰有勇氣以武力對抗李自成?

清軍勝,則有機會謀奪北京,在長城以內紮下根基,進而覬覦大明江山。

結果我們都知道,是吳三桂和清軍的聯軍大獲全勝。

並且,戰敗後的李自成,連北京都不敢待下去了,如喪家之犬般的逃回西安,徹底放棄了剛奪得的河北、山東等地。

這是李自成跟清軍的首次碰面,首次交鋒就被清軍打斷精氣神,李自成的部隊和清軍的差距有多大?爲何無法戰勝清軍?

在《明史·流賊傳》中,戰役過程是這麼記載的:

四月二十二日,自成兵二十萬,陣於關內,自北山亙海。我兵對賊置陣,三桂居右翼末,悉銳卒搏戰,殺賊數千人,賊亦力鬥,圍開復合。戰良久,我兵從三桂陣右突出,衝賊中堅,萬馬奔躍,飛矢雨墮,天大風,沙石飛走,擊賊如雹。自成方挾太子登高岡觀戰,知爲我兵,急策馬下岡走。我兵追奔四十里,賊衆大潰,自相踐踏死者無算,殭屍遍野,溝水盡赤。

簡而言之,就是清軍坐看李自成大軍先跟吳三桂統帥的關寧軍死磕(清軍到來之前,李自成大軍已經猛攻山海關一整天了),而後,清軍再殺出,直擊李自成中軍,藉着騎兵的優勢,沖垮了李自成的軍陣。

按照《清史稿·多爾袞傳》裏面記載的多爾袞的言論,清軍就是採取以逸待勞的戰術:

王令曰:“流賊橫行久,獷而。可集我軍鱗比,伺敵陣尾,待其衰擊之,必勝。努力破此,大業成矣。勿違節制!”……搏戰,大風揚沙,咫尺不能辨。力突出,搗其中堅,馬迅矢激。自成登高望見,奪氣,策馬走。

除了清軍採用的戰術,在史書的記載裏,天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因素。

大風遮眼,數萬騎兵衝鋒,已經苦戰了很久的順軍,確實很難抵擋這種衝擊。

但我認爲,這不是最關鍵原因。

曾有人認爲,是鼠疫導致了李自成大軍的戰鬥力下降。

我不這麼認爲,在清軍到來之前的一天裏,李自成已經打得吳三桂快扛不住了,急得吳三桂趕緊向清軍求援。

《明史·流賊傳》中記載:“自成怒……東攻山海關,以別將從一片石越關外。三桂懼,乞降於我大清。”

能讓吳三桂害怕,這證明,到達山海關戰場的李自成大軍,戰鬥力是有保證的。

李自成及其部下,如劉宗敏等,都是久經沙場,即使是第一次面對清軍,此前一點都不瞭解,但憑藉以往的戰爭經驗,合理的戰場部署還是會的。

《明史》中也記載了“我(清)兵對賊置陣,三桂居右翼末”。

李自成在山海關之戰戰敗,原因是什麼? 第2張

也就是說,清軍並非隱藏起來後突然殺出,李自成在接戰之前,是看得到吳、清聯軍的佈陣情況

所以,李自成大軍在跟吳三桂死磕時,不會是全部壓上,何況,李自成大軍的數量比吳、清聯軍還要多上一些,有足夠的兵力部署防禦陣型。

從史書記載看,清軍開始衝擊李自成中軍大陣後,李自成是不敢接戰,直接就跑了。

這不是李自成的個性,他如果這麼膽小,還造什麼反?打仗打了十幾年,也不至於被人一衝就要跑?

但李自成又必須要跑,我認爲,順軍很有可能的自發性崩潰和士氣突然大幅度降低,纔是李自成不接戰清軍就跑的主因。

這是李自成的軍隊構成導致的。

李自成起義之初,包括他在內的各支農民起義軍是連明軍都打不過的,農民和軍隊,到底是兩碼事。

到後來,李自成們越打越厲害,是因爲,逐漸有不少的明軍投降了農民起義軍,這些明軍正規軍的加入,提升了農民起義軍的戰鬥力。

到崇禎十五年前後,明軍已經開始大規模投降農民起義軍了。攻進北京時的李自成大軍中,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前明軍士兵了。

李自成沒見過清軍,他和部分老部下也沒有跟清軍交過手,對清軍的認知很茫然。

但那些投降到李自成麾下的明軍將領和明軍士兵,對清軍是有充分了解的,甚至是害怕。

自努爾哈赤崛起,明軍對陣清軍是敗多勝少,少有的勝仗也大多是城池防禦戰。

且比較能打,又不懼清軍的部隊,基本已經在歷次戰爭中打沒了,如渾河大戰時的戚家軍,如盧象升麾下的“天雄軍”,以及洪承疇在松山兵敗時,被消耗掉的秦軍等。

剩下的,基本都是看見清軍就望風而逃的,他們知道清軍騎兵衝擊起來後的可怕,且沒有死抗清軍衝鋒的勇氣。

這種恐懼,在多年的時間裏,已經深入到他們的思想中。

在跟吳、清聯軍交戰前,大批前明軍出身的順軍士兵,估計看到對面的清軍,就已經有些畏懼心理了。

這大概也是大戰之前一天,他們憑藉攻城就能打到吳三桂畏懼,但在大戰當天,面對面和吳三桂死磕時,還要“戰良久”的原因,士氣從剛開始就比較低。

這種莫名的士氣低落,雖然看不到,但絕對會影響到身邊的,非明軍出身,還從來沒有跟清軍交過手的同袍。

李自成在山海關之戰戰敗,原因是什麼? 第3張

當久戰吳三桂不勝,清軍突然衝出來時,很多前明軍出身的士兵或將領會下意識的放棄戰場往回逃,包括沒有接戰,在後方防禦的,同樣會不自覺的往後看,看有沒有逃跑的路。

反應在李自成從高處看到的全局戰場上,就是感覺到,清軍一出來,自己的部隊就崩潰了。

雖然只是一部分崩潰,可在戰場上,這種崩潰在只能看到局部的士兵們中間,影響是瞬間擴散的,帶着那些敢打的部隊也一起崩潰了,士氣也一跌到底。

李自成登得高,看得遠,馬上就能看到和感受到局勢的不利。

加上數萬清軍鐵騎衝鋒的氣勢,真不是一般將領能抗得住的,又有天氣不利的加持,纔有了李自成的幾乎不戰而逃。

所以,李自成的這次兵敗,首先是對清軍的不瞭解,其次最主要的就是,李自成麾下大量的前明軍轉化過來的士兵,面對清軍鐵騎衝鋒時自發性的崩潰,拖累了整支大軍的戰術和士氣。

雖然,即使李自成大軍直面清軍對戰,也未必能戰勝,但要是能死磕的話,清軍也不可能如歷史上那樣完勝。

後來的李自成餘部,在南明時期對清軍作戰時,就不怎麼怵清軍,那會的順軍餘部構成中,估計已經自然淘汰掉了那些看見清軍就想逃的膽小分子。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