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山海關之戰李自成爲何被一擊就潰敗?百萬農民是擺設嗎?

山海關之戰李自成爲何被一擊就潰敗?百萬農民是擺設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山海關之戰的詳情,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1

朱元璋驅除胡虜,恢復中華,自古得國之正者,莫過於明。

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在很多具有皇漢思想的人看來,大明王朝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雖然文治武功稍遜漢唐,但是在國格(骨氣)方面,狂甩歷朝歷代。

對一個人而言,有骨氣自然值得敬重,對一個國家而言,講國格也令人敬佩。但是當國格與現實利益嚴重衝突時,還一味堅持國格,殊爲不智。

政治是一種鬥爭和妥協的遊戲,相應的,政策也應該講究原則性和靈活性,講求剛柔相濟。所以,作爲一個政治家,該硬的時候就得硬,該軟就得軟,以實現利益最大化。

劉邦與匈奴和親,李世民向突厥納貢,兩宋交歲幣,大清籤條約。實力不行的時候,交點錢服軟,然後獲得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是明智的做法。

就崇禎皇帝而言,對農民軍剿撫不定,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硬什麼時候該軟,對東虜一味硬頂,不敢妥協,結果兩邊都擺不平。等到局勢無法收拾的時候,又不提前跑路,死守宗廟陵寢,終於自掛歪脖子樹,身死國滅,誠爲可嘆!

力排衆議,南巡(狩獵)一次,做不到嗎?

大唐首都長安至少被攻陷過五次,每次皇帝都毫不猶豫的跑路,最後還不是打回來了?

宋朝首都汴京淪陷,趙構跑路,拉起一幫人馬,不也保住了半壁江山?

大清首都兩次被洋人佔領,咸豐、慈禧+光緒跑路,大清國不是也挺了過來?

明末,北方雖然因天災戰亂廢了,但是南方基本保存完好:江浙一帶依然是帝國最富庶的地方,湖廣一帶堪稱天下糧倉,南京還有留守政府,南中國還有大量軍隊。

如果崇禎皇帝早做準備,遷都南京,未來的歷史就另一番模樣了。

舉個例子,當年蒙古大舉攻金,金兵抵擋不住,黃河以北遭蒙古騎兵反覆蹂躪,金宣宗被迫跑路,將首都從中都遷往汴京,金軍沿潼關-黃河一線抵禦蒙古大軍南下,即使當時大金國天災連年,朝政腐敗,權臣亂政,期間還作死的進攻南宋,腹背受敵,但大金國又扛了二十年才死。

崇禎所面臨的條件至少不次於金宣宗吧?多爾袞的八旗難道比當年的鐵木真的蒙古大軍更厲害?

遺憾的是,崇禎沒有跑路,剛烈的死了,不僅死了,連兒子也沒有送出去,繼承人也沒有指定。

對崇禎而言,大明已經亡了,指不指定繼承人毫無意義。

但是,對後來的南明及華夏抗清大業而言,崇禎的這次失職所造成的後果是災難性的。

希特勒自殺之前,還指定鄧尼茨爲繼承人呢。

大明一次次倒血黴的時候,滿清一次次獲得神助攻。偶然性耶?必然性耶?

2

1642年的鬆錦大戰,洪承疇率領的13萬明軍幾乎全軍覆沒,寧錦防線不復存在。

戰後,吳三桂在寧遠收羅殘兵敗將,招募兵勇,整訓軍隊,半年之後,吳三桂便恢復了3萬人馬,穩住了關寧防線。

戰後第二年,清主皇太極病逝,滿清內部權力格局重新洗牌,暫時停止了對明帝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

但是,明帝國的倒黴並沒有因滿清的暫時消停而結束。

韃子不鬧了,流賊又猖獗了。

洪承疇調任薊遼總督後,李自成從商洛山中殺出,進入河南。

河南是什麼地方?革命之花的溫室大棚。

明末恰處於小冰河期,北方持續多年低溫、乾旱。

1637~1643年的崇禎大旱,是一場百年罕見大幹旱。河北、山西、陝西、山東連旱5年以上,河南更是連旱7年之久,彼時的河南赤地千里、饑民遍地,人相食的場面處處可見。

山海關之戰李自成爲何被一擊就潰敗?百萬農民是擺設嗎?

李自成(劇照)

李自成進入河南猶如蛟龍入水,闖軍一邊打土豪鬥地主,一邊開糧倉賑饑民,饑民如流水一樣前來投奔,日夜不絕,李自成很快擁衆百萬,成爲最具實力的農民軍首領。而在此之前,李自成無論是從實力還是從名望上來說,都不及“八大王”張獻忠和“曹操”羅汝才。

1640年正月,李自成攻佔洛陽,殺福王朱常洵,朱常洵之子朱由崧縋城逃脫。朱由崧就是後來南明弘光帝。

1642年,李自成在三打開封不下的情況下掘開黃河大堤,以滔滔黃河水沖毀了這座城市,之後又在郟縣擊敗了陝西巡撫孫傳庭。1643年,李自成南下佔領了湖北襄陽,在湖北北部建立了根據地。

1643年八月,在崇禎的催命下,孫傳庭再次出兵潼關進攻河南,李自成率領主力北上迎戰孫傳庭。第二次郟縣之戰,孫傳庭再次大敗。李自成乘勝追擊,攻佔潼關,斬殺孫傳庭,隨後佔領陝西。

孫傳庭部是明帝國在北方(關內)的最後一支戰略野戰軍,孫傳庭敗亡後,北方局面徹底失控。所以《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

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國號大順,年號永昌。此時,李自成佔據了湖北北部、河南中南部、陝西全部,聲勢大振!

山海關之戰李自成爲何被一擊就潰敗?百萬農民是擺設嗎? 第2張

1644年初的戰略態勢

而在西安建政之前,闖軍先頭部隊便進入了山西,並發動了猛烈的宣傳攻勢:明朝完蛋了,大順軍五十萬先鋒部隊已經打進了山西,我們老大李自成親率百萬大軍緊隨其後,各府縣速速來降,否則玉石俱焚。

恩威並施。除了軍事恐嚇之外,闖軍也向百姓發出了友好信號:吃他娘,穿他娘,闖王來了不納糧。這個政策一出,山西百姓確實有了簞食壺漿以迎闖軍的衝動,明帝國在山西的統治基礎開始瓦解。

正月初三,李自成得到戰報:前鋒部隊進入山西后所向披靡,各地望風而降。李自成當機立斷,決定大舉東征。

大順軍傾巢而出,從禹門(山西河津)渡過黃河,到達平陽(今臨汾)後,兵分兩路:李自成、劉宗敏率主力北上佔領太原、大同,然後向東攻取宣府,經居庸關攻取北京;劉芳亮率領另一部穿過太行山進入北直隸,然後北上佔領真定、保定諸府,切斷明王朝南逃之路,同時阻擊南來的勤王之師。

山海關之戰李自成爲何被一擊就潰敗?百萬農民是擺設嗎? 第3張

李自成進軍京師路線圖

除了發動咄咄逼人的軍事進攻之外,李自成還向崇禎皇帝發起了心理恫嚇。正月初九,他派人嚮明廷送了一份通牒,說三月十日大順軍將抵達京師,到時候決一死戰。

崇禎收到李自成的挑戰後,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朕非亡國之君,事事乃亡國之象。祖宗櫛風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將何面目見於地下?

大順軍在山西的進軍非常順利,除了在忻州、寧武關遭到周遇吉部激烈抵抗外,整個山西幾乎彈指而定,大同總兵姜瓖不戰而降,宣府稍作抵抗後也投降了大順軍。

三月十五日,大順軍抵達居庸關,守軍不戰而逃,大順軍佔領昌平,兵臨京師城下。

與此同時,劉芳亮率領的大順軍也佔領了真定、保定等地,切斷了明廷南逃的退路。

山海關之戰李自成爲何被一擊就潰敗?百萬農民是擺設嗎? 第4張

崇禎皇帝(劇照)

三月十七日,大順軍東路進至高碑店,西路抵達西直門外,炮轟城牆。十八日,李自成親自指揮大順軍攻城,京師當晚陷落,崇禎皇帝自縊,明帝國在北方的統治宣告結束。

3

崇禎皇帝死的時候,吳三桂正在勤王的路上。四月二十日,吳三桂在豐潤(今唐山境內)聽到京師陷落的消息後,便退回了山海關,全軍望南慟哭!

之前,大順軍在山西高歌猛進的時候,崇禎皇帝沒有坐以待斃,他做了兩件事:一是號召在京的勳貴及文武大臣輸捐(捐款),二是命令各地軍隊火速進京勤王。

讓大家捐款基本上是自找難堪,這些人不挖國家的牆角已經夠仗義了。

至於勤王,南方的軍隊太遠,指望不上。最近的援軍只有寧遠的吳三桂、山東的劉澤清、以及昌平的唐通。

然而,進京勤王並不是一句話的事,對於是否命令吳三桂放棄寧遠入關勤王,明廷內部展開了激烈的撕逼。

山海關之戰李自成爲何被一擊就潰敗?百萬農民是擺設嗎? 第5張

李自成佔領京師

崇禎想放棄寧遠命吳三桂勤王,但是他不想承擔“棄地”的責任,於是命內閣商量決定,內閣也不想替皇上背黑鍋,於是大家一起和稀泥:讓崇禎召見吳三桂之父吳瓖,商量吳三桂入關勤王的可行性。

於是,明末最富戲劇性的一段經典對話誕生了。

吳瓖:祖宗之地,一尺一寸不可放棄。

崇禎:這是戰略抉擇,不是棄地,闖賊來勢洶洶,你有禦敵之策嗎?

吳瓖:闖賊算個屁,只要他敢來犯,我一定生擒他獻給陛下!

崇禎:闖賊有百萬之衆。

吳瓖:百萬烏合之衆,其實也就幾萬人。闖賊之所以這麼猖狂,是因爲他沒碰到我們邊防軍,如果之前派我的軍隊出戰,闖賊早就玩完了。

崇禎:你有多少人馬?

吳瓖:說句實話吧,檯面上有八萬人,實際上有三萬人,不吃空餉養不活這麼多軍隊啊,大家都這樣,也不是我發明的,皇上你懂的·······

崇禎:你的三萬人生猛嗎?

吳瓖:如果三萬人都生猛,建功立業還用等到今天?實話說吧,只有三千人可用。

崇禎:三千人怎麼抵擋闖賊百萬之衆?

吳瓖:這三千人不是一般的士兵,他們都是我的兒子,也是三桂的兄弟。我平時只吃粗糧,但是他們頓頓細酒肥羊,我平時穿粗布衣服,他們天天光鮮照人,所以他們打仗老能賣命了。

崇禎:如果調他們入關,要多少軍餉?

吳瓖:一百萬兩。

崇禎:三萬人也要不了一百萬兩吧。

吳瓖:一百萬兩還是少的,這三千人在關外都有幾百兩的田地產業,如果他們捨棄產業入關,應該怎麼補償?朝廷已經拖欠他們十四個月工資了,怎麼把拖欠的工資補齊?此外,關外還有600萬大明百姓隨同入關,朝廷怎麼安置他們?一百萬其實遠遠不夠。

崇禎:你很誠實,我也實話告訴你,庫內只有7萬兩,如果收羅金銀雜物硬湊,也只能湊個二三十萬兩。

吳瓖:真遺憾,臣告退!

吳瓖的確很坦誠:我吃空餉了,我的三千家丁(親兵)很能打,但是出場費很貴,皇上你如果給不起出場費,那就當我什麼都沒說。

皇帝看似至高無上,但是如果沒錢,也是孫子。

吳三桂請不起,劉澤清乾脆不來,他的理由很簡單:我落馬受傷了,請病假。只有昌平總兵唐通率領八千人響應勤王。

大順軍越來越近,朝廷的撕逼還在繼續。三月六日,崇禎一錘定音,嚴令吳三桂放棄關外,退守山海關,同時率兵保衛京師。

朝廷養活了你們,你們看着辦吧。

山海關之戰李自成爲何被一擊就潰敗?百萬農民是擺設嗎? 第6張

李自成及吳三桂進軍路線

明朝亡了,對吳三桂也沒什麼好處。再三權衡之後,吳三桂決定服從命令,開始搬家,沒錯,搬家——幾萬士兵連帶幾十萬隨軍家屬和百姓,扶老攜幼,罈罈罐罐,向關內撤退。

三月十六日,吳三桂抵達山海關,而此時大順軍已經到達了昌平,兩天後京師陷落。

4

明帝國轟然倒坍後,天下四分:

大順朝,拿下了北方大部,呼聲最高,聲勢最大。

滿清,雄踞關外,控制了整個關外和漠南蒙古,軍事、政治實力最強勁。

殘明,坐擁江南最富庶之地,經濟實力最強大。

張獻忠,佔據四川大部,勢力相對較弱。

除此之外,吳三桂也算一方勢力,只是他被夾在大順和滿清之間,戰略位置很苦逼。

山海關之戰李自成爲何被一擊就潰敗?百萬農民是擺設嗎? 第7張

吳三桂(劇照)

對吳三桂而言,要麼倒向大順,要麼倒向滿清,要麼去死,沒有其他出路。

李自成也意識到了吳三桂的重要性。剛打下京師不久,李自成便向吳三桂伸出了橄欖枝,降將唐通率領八千人馬、帶着四萬兩銀子和吳瓖的手書來到山海關。

如果大家對上一篇《鬆錦大戰》還有印象的話,應該記得唐通,此人是當年隨洪承疇出關的八大總兵之一,也是吳三桂的老同事。

唐通告訴吳三桂:老總兵(吳瓖)很好,新主很賢,太子很安全,跟闖王混很有前途。

吳三桂信以爲真,便將山海關防務交給了唐通,親自率軍入關,大軍行至沙河驛(今河北盧龍)時,吳三桂收到了來自京師的情報:李自成在京師打土豪,吳家也未能倖免,吳瓖被刑拘,陳圓圓被擄。

吳三桂大怒,迅速回師山海關,一舉全殲了唐通部,隨後又擊敗了李自成派來的白廣恩部。緊接着,吳三桂發佈了一篇檄文,把李自成及大順軍痛罵了一頓,號召大明遺民團結起來,打倒李自成,恢復大明朝。

吳三桂雖然憤怒,但卻沒有失去理智。他明白,單憑自己的幾萬關寧軍,肯定幹不過李自成。既然撕破了臉皮,李自成的充滿憤怒的殲滅性打擊很快就要來了。那麼,關寧軍出路何在?

出路就是和滿清合作。

與宿敵滿清合作,吳三桂並沒有任何不適感,滿清早就拉攏過吳三桂,但被吳三桂所拒絕,只是雙方都沒有把事做絕,留有未來合作的餘地。更何況,祖大壽(吳三桂的舅舅)、洪承疇(吳三桂老上級)都在滿清陣營,他們稍微活動一下,吳三桂很容易與滿清展開友好對話。

雄踞關外的滿清在幹什麼呢?

中原正處於改朝換代的關鍵時期,一直密切關注關內動態的滿清迅速做出了反應。

四月四日,滿清首席謀臣范文程向攝政王多爾袞建議:發兵入關,直趨燕京,與流寇爭天下!

對於范文程的建議,多爾袞比較糾結。此前,清軍曾三次入關圍困京師卻沒有拿下,而李自成則一戰而下,可見流賊的戰鬥力之強大!

爲了打消多爾袞的顧慮,范文程解釋道:李自成擁兵百萬,橫行無忌,但驕兵必敗,可一戰而破也。

多爾袞:洪先生的意見呢?

洪承疇:流寇雖然比明軍厲害,但不足以與八旗勁旅匹敵!

洪承疇當年與農民軍及清軍都深入交流過,沒有人比他更瞭解雙方的戰力情況,洪承疇說八旗能幹趴農民軍,那就能幹趴。

幹了!

怎麼幹,戰略計劃呢?

洪承疇:大軍繞過山海關,翻越長城,從薊州、密雲直撲京師,精兵在前,輜重在後,輕裝簡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李自成大軍包圍在京師,一舉殲滅之!

5

四月九日,多爾袞率領八旗滿洲、蒙古大部和漢軍全部,及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王兵馬,從盛京(今瀋陽)浩浩蕩蕩出發了。

四月十五日,吳三桂派往滿清的使者在翁後(今遼寧阜新境內)遇到了清軍,並呈上了吳三桂的親筆信。

吳三桂信中的意思很簡單:希望滿清出兵幫助自己討賊,事成之後,裂地以酬。

多爾袞:切,裂地以酬?我們不會自己打地盤嗎?你最好率衆來歸(投降),別講條件!

談判沒有結果,但是多爾袞獲得了寶貴的信息,趁火打劫的機會來了!

多爾袞立即命令大軍改道連山、寧遠一線向山海關進發,並傳令將留在後方的紅衣大炮火速運往前線。爲了在李自成大軍之前趕到山海關,清軍一晝夜疾馳二百餘里,狂奔六天六夜,終於在四月二十一日,抵達了山海關外的歡喜嶺。

再說李自成方面。

吳三桂發佈討賊檄文後,四月七日,李自成命令大將劉宗敏和李過率軍攻打吳三桂,劉宗敏和李過變相拒絕了,理由嘛:耽樂已久,殊無鬥志。

臣子不聽話,主上只能親力親爲,李自成決定親征吳三桂。十三日,李自成、劉宗敏、李過率領步騎兵六萬(具體數字無定論)向山海關進發。

山海關之戰李自成爲何被一擊就潰敗?百萬農民是擺設嗎? 第8張

山海關之戰雙方進軍路線圖

四月二十一日,也就清軍抵達歡喜嶺的當天,大順軍也抵達了山海關,隨即向吳三桂發動了進攻。

山海關之戰的雙方都是百戰精銳:吳三桂的關寧軍自不必說,百戰邊軍,雖然人數少於李自成,但是作爲防守方,吳三桂擁有地利優勢;李自成的大順軍過長期戰爭磨鍊,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和高昂的士氣,並且擁有持久作戰優勢。

如果沒有外力介入,李自成拿下山海關只是時間問題,畢竟大順軍擁有廣大的地盤,可以源源不斷的調集援兵和作戰物質。相反,吳三桂困守山海關一隅,經不起長期戰爭消耗。

戰爭,表面打的是戰略戰術,其實拼的是雙方所能動員的全部資源。

吳三桂當然懂這一點。

經過四月二十一日一整天的激戰,吳三桂對李自成的實力有了客觀的認識,同時他也越來越絕望。

要麼當漢奸,要麼滅亡,現在到了做最後決定的時候了。

爲了摸清楚部下的意思,吳三桂當晚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委婉的提出了“曲線救國”。

衆部下:我等早有此意!大帥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幹。

四月二十二日清晨,吳三桂帶領親信飛奔清軍大營,向多爾袞表示願意投降,並接受剃髮。

妥了!

四月二十三日,大順軍和關寧軍經過數天的激烈廝殺均已疲憊。

山海關之戰李自成爲何被一擊就潰敗?百萬農民是擺設嗎? 第9張

山海關之戰示意圖

中午,多爾袞見時機差不多了,命令阿濟格率領兩萬騎兵爲左翼,多鐸率領兩萬騎兵爲右翼,向大順軍發動突襲。

四萬生力軍突然殺進戰場,萬馬奔騰不可止,大順軍陣腳大亂,全面潰敗,劉宗敏中箭負傷。

在高地山督戰的李自成見敗局已定,只得命令部隊向永平方向且戰且退。

從後來的歷史我們可以知道,山海關之戰拉開了李自成敗亡的序幕,而山海關之戰距離李自成進京不過一個月。

山海關之戰李自成爲何被一擊就潰敗?百萬農民是擺設嗎? 第10張

山海關大戰之後戰略態勢

一個月時間,一個新興的農民軍政權便迅速走向了下坡路,原因何在?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