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古代官員退休後一般都會幹點什麼?

揭祕:古代官員退休後一般都會幹點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官員退休後一般都乾點啥?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南京博物院收藏有一組明代中晚期浙江籍官員的證件照。其中,一位名爲劉博淵的官員有這樣的經歷:50歲時辦理提前退休,可能心情太過舒暢,在家又活了53年,直到103歲纔去世。

證件照中,這位劉姓官員露出狡黠的微笑,十分靈動,甚至還有些可愛。看了他的經歷後,一些網友們打趣:“簡直是我的理想生活”。

揭祕:古代官員退休後一般都會幹點什麼?

看來,古人的生活節奏與我們也挺相似的:上學、上班、退休。 漫漫退休路,古人是如何度過的?他們退休時,都會做點什麼呢?

古人也有退休概念?

想要開啓高質量的退休生活,第一步是要獲得退休資格。

那麼古人也有退休概念嗎?其實,“退休”一詞並不是近代纔有的概念。因爲古代普通民衆沒有現代意義上的上班概念,且史書中記載較少,所以本文討論的退休人羣主要是指古代有正式編制的官員們。古人言辭講究,“退休”一詞也有很多種說法。如果你在史書中看到“致仕”“乞骸骨”“告歸”“致事”“致政”“告奉養”“請老”這類詞語,那不用懷疑,一定是官員們在談論退休的事情。

那麼,古代的官員要幾歲才能退休呢?

《禮記·曲禮》有云:“大夫七十而致事”。沒有看錯,古代官員退休比我們晚的多,七十歲才能退休。古人的平均壽命本來就很短,“人到七十古來稀”,古人中能夠活到七十歲少之又少。因此這樣的制度規定,實際就相當於讓古代官員們在崗位上工作一輩子了。儘管看着有點不太合理,但作爲禮法之一的“七十而致事”還是流傳下來,爲各個朝代所遵循。

明代,官員的退休年紀發生改變。洪武年間,朱元璋曾將退休年紀調整至六十歲。後來,明代的退休年紀又被調整爲“京官文官年七十,地方官六十五,武官年六十”。清代,官員遵照的原則大體上還是七十致仕。

制度規定是一回事,實踐又是另一回事。翻看官員們的履歷,能夠發現有大批官員都沒有在七十歲準時退休。這些“不走尋常路”的官員,大致可以被分爲兩類:

一類,年紀達到七十歲,卻不能退休的官員。

古代年滿七十的官員,如果口齒清晰,看着不太衰老的,仍然有被繼續留用的可能。新舊《唐書》記載,相當多的官員年過七十後仍然受到重用,如太宗朝的虞世南、高宗朝的許敬宗、玄宗朝的楊慎矜、代宗朝的郭子儀、憲宗朝的杜佑等等。

元代也是如此,元代皇帝不太允許從事醫術、陰陽占卜、工藝製造這類技術性官員退休。以郭守敬(1231-1316年)爲例,郭守敬官至太史,精通天文、水利、數學、測繪,也算是一名技術性官員。郭守敬爲官時期深受皇帝重視,《元史》記載,大德七年(1303年)元成宗下詔,凡年滿70歲的官員都可以退休,但獨有郭守敬不行。此時,郭守敬已經72歲了。在詔令的規定下,年逾七十的郭守敬只能繼續在崗位上工作。延佑三年(1316年),郭守敬離世。

另一類,沒到七十歲,就因特殊原因提前退休的官員。

古人退休制度有一定彈性,並不是所有人都要熬到白髮蒼蒼才能離開官場。他們還有一個途徑可以告別官場——提前致仕,也就是提前申請退休。官員申請提前退休的原因很多,既有自身能力不夠、識趣提前退出的;也有厭惡官場、在利益鬥爭中失敗而被迫退休的;還有要回家侍奉父母、或是自身有疾病實在不能勝任的。

提前退休的官員中,有一部分官員確實是自身患有疾病,想提前返鄉,安度晚年。如明代禮部尚書馮琦(1559-1603年),因患病,連上“十六疏乞休”,但是最後皇帝還是沒能准許他的請求。對這部分官員來說,他們固然應爲受到皇帝的重視而感到榮幸,但是失去自由的滋味也着實有些無奈。

不過,對大部分普通官員來說,主動申請提前致仕,獲得批准的概率是很高的。在很多朝代,皇帝還會對提前致仕的人員予以獎勵。 這是因爲,官員如果選擇提前致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朝廷冗官的情況。同時,提前致仕也相當於讓賢,留出位子給更年輕的人才。

唐代初年兵部尚書李靖,他因腿腳不便無法料理軍政事務,申請提前退休。唐太宗讀完李靖的奏疏後,對他的行爲十分讚賞: “自朕觀自古以來,身居富貴而能知足者甚少。世人不論賢愚,多不能自知,才雖不堪也強要當官,身已老疾而仍想任職,絕不放棄權位。公能知大體,深足可嘉!”

無論是按制正常退休,還是自請退休離職,官員走出衙門的那個瞬間,心情定是無比惆悵的。未來的路,該往何處走? 從歷史記載來看,絕大多數官員會在退休後返回原籍。“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迴歸故土在中國人傳統意識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退休的同義詞“乞骸骨”,意思就是請求皇帝使自己骸骨歸葬故鄉,足見古人對故鄉的依戀。

唐代詩人賀知章,在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回到故鄉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此時他已年逾八十,面對家鄉的種種變化,他感慨萬千,寫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等膾炙人口的名句。

官員之所以在退休後不選擇留在繼續京城,除了“長安大,居不易”,在大城市生活不易維持外,還有那份對故鄉、親人深深的依戀。

古人能拿多少退休金?

脫離官場、回到家鄉後,官員們步入了新的人生軌跡。總的來看,高級官員在退休後,生活比較有保障;而中下層官員由於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往往爲生活所累。

官員們退休金的多少與當時的經濟狀況、官員自身的社會能力都有關係。一些官員能夠在退休後拿到全俸,一些官員則只能拿到半俸,甚至更低。

漢代,兩千石以上的官員退休後能夠拿到原來三分之一的俸祿。漢平帝元始元年,詔令“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叄分故祿,以一與之終其身”。由於糧食運輸困難,漢代的俸祿並非都是實物,官府會將穀米折成錢幣發放。

東漢,退休金稍微有所提高一些,既給予錢幣,又發放祿米。魏晉時,官員退休後也有補貼,梁武帝曾下詔,規定退休金爲在職時期俸祿的二分之一。但因爲魏晉時期門閥士族勢力很大,退休制度不夠完善,許多官員即便是年紀到了,也不願選擇退休。

唐代的俸祿主要是米或田兩種形式,制度規定五品以上致仕的文武職事官,待遇是在職時俸祿的一半。對於有功之臣,皇帝會特別准許他們享受全俸。宋承唐制,退休官員同樣也是拿在職時一半的俸祿。但是,宋代的冗官現象嚴重,爲了鼓勵官員退休,皇帝會給願意退休的官員許多優待,甚至一度同意官員們在退休後領取全俸。北宋一代,給予官員優厚的退休待遇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冗費現象。

遼金時期,統治者也是給予退休官員半俸。有趣的是,金代有勒令退休的制度,這個制度專門針對年老體衰但不願意退休的官員羣體。一旦被勒令退休,就不能享有薪俸。元代,致仕後家貧的官員享有半俸待遇。

明代,官員基本沒有退休俸祿。不過,統治者會給予按照禮法退休的官員較好的政治待遇。退休官員雖然沒有實權,卻擁有品級,能夠繼續享有在職官員免稅免役等特權。同時,皇帝也會給他們發放俸祿、派遣雜役、賞賜宅第等。官員退休返回原籍時,路上所需花費,朝廷也會一併報銷,這些都能看作是一種經濟補償。此外,對生活有困難的官員,朝廷也會給予關懷。《明會典》記載,明成祖時,沒有子嗣贍養的退休官員,可以每月可以拿到兩石米,直到去世。

清代,退休官員的待遇分全俸、半俸、不食俸三種,但總體經濟待遇比明代好了許多。官員們退休後不僅仍名列官籍,享有免稅免役特權,同時也擁有向皇帝陳訴地方政務情況的權力。

除了經濟待遇外,退休的部分官員還有一大福利——恩蔭子孫。這種因上輩有功而使得後輩在做官上有特殊待遇的制度,也被稱爲恩蔭制度。唐代以前,蔭補在皇上特恩賜給後纔可獲得,唐代開始,致仕蔭補成爲一項制度。官員的子弟可以憑藉蔭補機會選擇進入官場,他們的仕途相對普通人來說更加順暢。對大家族而言,恩蔭不僅是一份榮耀,同時意味着政治與經濟地位的保障。子嗣爲官,光耀門楣,對退休官員來說也是一種保障。

唐代以後,官員的養老費用主要是由各州縣發放。退休官員們往往手持一張券,經過州糧科院查驗通過後,到州縣的糧倉領取俸祿。有了這份物質保障,官員們的退休生活便可以正式開啓了。

不同的道路,不同的生活

退休是人生道路中重要的轉折點,選擇的道路不同,官員退休生活的幸福感也不太一樣。那麼,古人怎麼度過他們的退休生活?

隱居山林,清貧度日

部分官員之所以選擇退休,並不是因爲他們到了法定年紀,而是出於對官場的失望。退休之後,這部分官員往往會選擇隱居避世,最典型的是陶淵明。陶淵明先後做過五次官,後因官場腐敗、仕途險惡,決定回鄉。歸隱後,他曾寫下許多描寫田園風光的詩句。“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詩中流露其出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及對官場生活的厭惡。但是,由於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陶淵明退休生活十分清苦。尤其是回鄉第二年,他的居所還曾遭遇過一次火災。火災之後,他更是家徒四壁,一貧如洗。

再如杜甫。杜甫被貶爲華州司功參軍後,毅然辭去官職。但是當時正值安史之亂爆發,他不能回家,只能攜家眷入川,暫時棲身於茅草屋內。大雨過後,“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從居住環境看,他的日子也過的十分清貧。

再次就業,以維生計

由於部分中下層官員退休後沒有保障,他們不得不開始尋覓一份新工作,養活自己。退休的官員大部分是飽讀詩書的文人,文字表達能力出衆,他們就利用自己的學識,賺取生活補貼。

例如明代以後墓誌流行,很多文人開始撰寫墓誌,獲得“潤筆”之費。還有一些官員選擇投身商業,如明嘉靖時期的官員沈漢因上疏被罷歸,回到家鄉後,便投身商業,家業大興。

除了這些,一些退休官員也會回鄉辦教育。明代何良俊曾言:“士大夫居家宜謹身循禮以訓子孫、式里巷”。投身教育事業是退休文人們的絕佳選擇。許多人回鄉後選擇做一名塾師,既可以服務鄉里,也可以獲得一定補貼。

遍歷山川,欣賞美景

部分官員會在退休後遊歷名山大川。如明人袁宏道(1568-1610 年)。袁宏道爲官時已是中年,做了一年吳縣縣令後,袁宏道覺得這份工作太過辛苦,於是第二年就申請了退休。脫離官場之後,他遊遍東南山水寺觀,著有《解脫集》等。他曾在《開先寺至黃岩寺觀瀑記》中寫道:“戀軀惜命,何用遊山?且而與其死於牀笫,孰若死於一片泠石也”。從袁宏道的遊記中,更多看到的是他充滿冒險主義的旅遊精神。

揭祕:古代官員退休後一般都會幹點什麼? 第2張

陶冶情操,朋友聚會

生活比較富足的官員,還會選擇在退休後建造園林。如明代徐泰時。徐泰時退休後,就回到蘇州閶門外下塘花步裏,“歸而一切不問戶外,益治園圃”,過上了舒嘯閒居的日子。園林中每一處山石、假山、盆景,都經過精心地佈設。這位徐泰時就是日後江南四大名園之一留園的最初造主。

園林建成之後,主人往往會邀請一些志同道合的好友來家裏暢聊。如《明史》記載,顧璘(1476-1545年)退休後就邀請朋友來自家的小院子游玩,“既歸,構息園,大治幸舍居客,客常滿”。

著書立說,繼續奮鬥

退休並不意味着放棄自己的抱負。一部分退休的官員仍然希望能夠通過文學來立志、立身、立家。如司馬光,他因與王安石不和,選擇提前致仕,退居洛陽。退休後,他利用閒暇時間,完成了《資治通鑑》的寫作。再如歐陽修,致仕之後著有《歸田錄》,在書中記錄宋朝君臣的軼事及當時的典章制度、人情物理。

除了上述這些,古人還會在退休後積極參與地方上的賑災、修橋修路等公益活動。 總得來看,古人們的退休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中有人選擇居鄉嚴謹,講學明道,有人選擇歸隱山水,淡泊明志,還有人選擇遊山玩水,陶冶情操。不同的人生選擇也獲得了不同的生活體驗。

於他們而言,致仕不僅是對官場的告別,也意味着新生活的開始。

未來的無限可能,仍掌握在他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