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從奴隸到皇帝:十六國出身最低的帝王石勒

從奴隸到皇帝:十六國出身最低的帝王石勒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石勒,羯族,上黨武鄉(今山西武鄉縣)人。羯族,爲古代民族,是匈奴族中羌渠部的後裔,東漢時遷徙定居在上黨地區,石勒的祖父與父親曾爲部落頭領。《晉書》記載,石勒少有壯志,好騎射且膽略超人,常代父督攝部衆,深爲部衆信服。

從奴隸到皇帝:十六國出身最低的帝王石勒

網絡配圖

西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幷州地區發生大饑荒。亂世中,時年20多歲的石勒被掠賣到茌平(今山東茌平縣)當耕奴。當時,石勒和另一位奴隸 兩人共戴一枷徒步穿越太行山,可以想象,如果石勒中途死掉,中國歷史將會發生什麼改變。史載,羯族人在東漢時期地位非常卑賤,是匈奴的奴隸,根本不被當作 人看待,因此,論背景,石勒是十六國時期出身地位最低的。

在異地他鄉,石勒受盡苦難,在沒有生路的情況下,他召集了一羣流亡的農民,組成一支靠劫掠爲生的隊伍。落草爲寇的石勒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他投奔 的強盜頭子汲桑隨口給他起了個名字“石勒”,並讓他擔任一支小分隊“十八騎”的小頭目。再看這個“十八騎”的成員,支雄、桃豹、孔豚、趙鹿……這些奇怪的 名字,恐怕一大半都是汲桑隨口造出來的,但這幫人後來幾乎都成爲後趙名將

從奴隸到皇帝:十六國出身最低的帝王石勒 第2張

網絡配圖

時值西晉“八王之亂”,在連年的軍閥混戰中,石勒顯示出傑出的軍事才能,他約束部衆,改變過去燒殺搶掠的惡習,嚴格軍隊紀律,對腐敗的官僚給予 無情打擊,對貧苦農民則撫慰,因而得到廣大民衆的支持。史載:“老弱安堵如故,軍無私掠,百姓懷之。”同時,他極力籠絡失意士人爲其服務,把“衣冠人物” (知識分子)從被裹脅的百姓中區別出來,編成“君子營”,這些士人同石勒等少數民族一樣痛恨西晉統治者,都願意竭盡全力效勞。石勒對士人的敬重和任用顯示 了他政治上的成熟和遠見。

大興二年(公元319年)石勒稱大單于、趙王,定都襄國,史稱後趙。咸和四年(公元329年)石勒在洛陽一戰中消滅了前趙主力,第二年入關滅前 趙,“秦隴悉平”。到此時,除遼東慕容氏,河西張氏以外,石勒統一了中國北部,以淮水爲界,形成了與東晉南北對峙的形勢。史載,後趙全盛時期所轄之地“南 逾淮海,東濱於海,西至河西,北盡燕代。”

從奴隸到皇帝:十六國出身最低的帝王石勒 第3張

網絡配圖

石勒完成了他建立王業的雄心大志。咸和五年(公元330年)石勒稱皇帝,完成了從一名奴隸到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少數民族帝王的華麗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