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高俅真有《水滸傳》裏這麼壞嗎?相撲起源宋朝

歷史上高俅真有《水滸傳》裏這麼壞嗎?相撲起源宋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水滸傳》的高俅在歷史中真有這麼壞嗎?高俅史有其人,雖說不是什麼正面人物,但也沒有像《水滸傳》描寫的那麼壞。下面和本站小編一起去看看。

1、《水滸傳》稱高俅是“浮浪破落戶子弟”,但據宋人王明清《揮麈後錄》的記載,“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史,筆札頗工”;“父敦復,復爲節度使。兄伸自言業進士,直赴殿試,後登八坐”。絕不是什麼浮浪破落戶子弟。

歷史上高俅真有《水滸傳》裏這麼壞嗎?相撲起源宋朝

2、《水滸傳》還說到高衙內,有姓無名,是“高太尉螟蛉之子”,因爲“高俅新發跡,不曾有親兒,無人幫助,因此過房這高阿叔高三郎兒子在房內爲子。本是叔伯弟兄,卻與他做乾兒子”。將堂兄弟認作乾兒子,亂了人倫。顯然這是施耐庵故意噁心高太尉的。歷史上的高俅其實有三個親生兒子,都沾老爹的光當了官,但也談不上臭名昭著。

3、《水滸傳》說高俅“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只在東京城裏城外幫閒。”但高俅其實還是頗講信義的,王明清《揮麈後錄》說,高俅“恩幸無比,極其富貴。然不忘蘇氏,每其子弟入都,則給養問恤甚勤”。對蘇軾的後人很是體恤。

4、不過高俅也談不上是好官,當時有臣僚上言,說他“身總軍政,而侵奪軍營,以廣私第,多佔禁軍,以充力役”。看來高俅是一個以公謀私的官兒。但《水滸傳》記述的高太尉種種劣跡,則絕大部分都是文人虛構的,都不是高俅做出來的。北宋末“六賊”中,也沒有高俅的名字。

歷史上高俅真有《水滸傳》裏這麼壞嗎?相撲起源宋朝 第2張

  《水滸傳》裏的相撲與現代日本相撲是一回事嗎?《水滸傳》裏確實有不少相撲高手,如沒面目焦挺、浪子燕青、玉麒麟盧俊義、蔣門神蔣忠、山大王王慶、段三娘、擎天柱任原、高太尉高俅。沒錯,高太尉也是名相撲好手。

《水滸傳》也寫了幾場相撲,比如高俅與燕青的相撲,看看原著是怎麼說的:

當日筵會,甚是整齊;大小頭領,輪番把盞,殷勤相勸。高太尉大醉,酒後不覺放蕩,便道:“我自小學得一身相撲,天下無對。”盧俊義卻也醉了,怪高太尉自誇“天下無對”,便指著燕青道:“我這個小兄弟,也會相撲,三番上岱嶽爭交,天下無對。”高俅便起身來,脫了衣裳,要與燕青廝撲。

衆頭領見宋江敬他是個天朝太尉,沒奈何處,只得隨順聽他說;不想要勒燕青相撲,正要滅高俅的嘴,都起身來道:“好,好,且看相撲!”衆人都哄下堂去。宋江亦醉,主張不定。兩個脫了衣裳,就廳階上,宋江叫把軟褥鋪下。

兩個在剪絨毯上,吐個門戶。高俅搶將入來,燕青手到,把高俅扭得定,只一交,顛翻在地褥上,做一塊半晌掙不起。這一撲,喚做“奪命撲”。宋江、盧俊義慌忙扶起高俅,再穿了衣服,都笑道:“太尉醉了,如何相撲得成功,切乞恕罪!”

那麼宋朝相撲與現代日本相撲是不是一回事呢?應該說,日本的相撲就是從宋朝傳過去的。相撲運動在中國的歷史很長,一開始它跟武術是未嚴格分開的,但到了宋代,相撲從武術中分化出來,只撲不打,更不許踢腳,以將對方扳倒爲勝。現代相撲的規則也跟這差不多。

歷史上高俅真有《水滸傳》裏這麼壞嗎?相撲起源宋朝 第3張

從出土文物來看,宋代相撲運動員的形象與着裝,也是現在我們在日本相撲中看到的那個樣子。河南博物院藏收藏有一件宋代綠釉相撲俑,展現的相撲運動員爲裸身、赤足、頭系髮髻、身束腰帶,繃護襠帶,弓步俯身。日本相撲大概就是照着這個學過去的。

《水滸傳》中的很多人爲什麼都有紋身?《水滸傳》裏的所謂梁山好漢中,確實有好幾個都文了身:如“病關索”楊雄,“露出藍靛般一身花繡”; “短命二郎”阮小五,胸前刺着“青鬱郁一個豹子”;“九紋龍”史進,“刺着一身青龍”; “雙尾蠍”解寶,“兩隻腿上刺着兩個飛天夜叉”;魯智深也是“背上刺着花繡”,他的綽號“花和尚”便是來自這一身花繡;龔旺“渾身上刺着虎斑,脖項上吞着虎頭”,所以綽號“花項虎”。

刺青最漂亮的梁山好漢,當然非“浪子”燕青莫屬,“一身遍體花繡,卻似玉亭柱上鋪着軟翠”。《水滸傳》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撲擎天柱”講燕青在東嶽廟會跟相撲高手任原打擂臺:燕青除了頭巾,光光的梳着個角兒,脫下草鞋,赤了雙腳,蹲在獻臺一邊,解了腿繃護膝,跳將起來,把布衫脫將下來,吐個架子。則見廟裏的看官,如攪海翻江相似,迭頭價喝采。衆人都呆了。任原看了他這花繡急健身材,心裏倒有五分怯他。

第八十一回“燕青月夜遇道君”講京師青樓頭牌李師師勾引燕青:數杯之後,李師師笑道:“聞知哥哥好身紋繡,願求一觀如何?”燕青笑道:“小人賤體,雖有些花繡,怎敢在娘子跟前揎衣裸體?”李師師說道:“錦體社家子弟,那裏去問揎衣裸體!”三回五次,定要討看。燕青只得脫膊下來,李師師看了,十分大喜,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

歷史上高俅真有《水滸傳》裏這麼壞嗎?相撲起源宋朝 第4張

梁山好漢多文身,並非是小說家的胡扯,而是宋代社會風尚的真實反映。宋人喜歡文身,用一首宋詩的話來說:“少年宕子愛雕青,文彩肌膚相映明。鬧裏只圖遮俗眼,強將赤體以爲榮。”雕青即文身,宋人有時又稱之爲“刺青”、“花繡”、“文繡”、“錦體”。

因爲刺青是社會時尚,宋朝的大都市中還出現了“紋身協會”,叫做“錦體社。《武林舊事》、《都城紀勝》、《西湖老人繁勝錄》、《夢粱錄》等宋人筆記收錄的南宋社團名單,都有“錦體社”,社中有“針筆匠”,即紋身師;“錦體社”還會組織紋身展示大賽,叫做“賽錦體”,優勝者可以獲得獎金。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