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盾初入政壇時有哪些行動?他是如何一步步執政的?

趙盾初入政壇時有哪些行動?他是如何一步步執政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盾,即趙宣子,嬴姓,趙氏,名盾,諡號“宣”,時人尊稱其趙孟或宣孟。春秋中前期晉國卿大夫,趙衰之子,傑出的政治家、戰略指揮家。晉文公之後,晉國出現的第一位權臣,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擔任執政,號稱正卿,法治晉國。是趙氏孤兒趙武的祖父。 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趙盾在晉國執政期間,權傾朝野,使晉國君權首次受到衝擊與削弱,樹趙氏之威,使趙氏一族獨大晉國。一生侍奉三朝,維護了晉文公開創的霸業。

人物生平

初入政壇

趙衰在晉國政壇歷經晉文公、晉襄公兩代都極受重用。

晉文公四年(公元前633年),被廬之蒐,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在挑選人才時,晉文公請趙衰入六卿,趙衰不同意,認爲自己才疏學淺,並向晉文公推薦合適的棟樑。結果六卿當中的五位,郤榖、郤溱、狐毛、欒枝、先軫都是出自趙衰的推薦,可見晉文公對趙衰的信任與器重。

晉文公八年(公元前629年),清原之蒐,由於趙衰屢次推讓軍職,晉文公覺得過意不去,於是在清原閱兵,增設新上軍、新下軍,合計五軍十卿,並強讓趙衰擔任新上軍將。同年,上軍將狐毛、上軍佐狐偃相繼病逝,晉文公於是以中軍將先軫之子先且居將上軍,而趙衰則佐上軍,連跳三級,成爲晉軍第四把手。

晉襄公元年(公元前627年),箕之戰,中軍將先軫因爲怒斥晉襄公私自釋放崤之戰秦國俘虜而深感愧疚,於是在與白狄作戰中解下甲冑、衝入敵陣自殺殉國,晉國五軍十卿調整爲中軍將先且居、中軍佐趙衰、上軍將欒枝、上軍佐胥臣、下軍將箕鄭父、下軍佐胥嬰、新上軍將先都、新上軍佐荀林父、新下軍將屠擊、新下軍佐先蔑。

趙盾初入政壇時有哪些行動?他是如何一步步執政的?

晉襄公六年(公元前622年),這一年,趙衰壽終正寢,年僅三十餘歲的趙盾走上前臺,由於趙衰生前做人的成功,爲趙氏留下了非常有利的政治環境,趙盾自出道那一天開始,似乎就繼承了父親執政大夫一職,朝中一把手,起點極高。

幾乎同時,功勳卓著的元老先且居、欒枝、胥臣都在這一年與趙衰一同共歸黃土,六卿的前四位一口氣死絕,沒有絲毫餘緩。晉襄公被這一連串的變故給懾住了,不得不等待來年開春對晉國六卿進行新一輪的人事調整。

晉襄公七年(公元前621年)春,夷之蒐,晉襄公在閱兵於夷地,一羣年輕小夥子:狐射姑(亦稱賈季,狐偃之子)、趙盾、欒盾(欒枝之子)、胥甲(胥臣之子)、先克(先且居之子)與晉國的傳統貴族:樑益耳(樑康伯之後)、士榖(士蒍之子)、蒯得、先都(應爲先克的遠親)、箕鄭父、荀林父(荀息之孫,荀逝敖長子)都在等待着國君的垂青。

在這之前已經有人露出了晉襄公的口風:晉襄公要重用老臣,即由士榖將中軍,樑益耳佐之;箕鄭父將上軍,先都佐之。這無疑是趙盾這些新秀無法接受的。

晉襄公來了,最年輕氣盛的先克率先發言:“狐(偃)、趙(衰)之功,不可忘!”於是晉襄公裁撤新上軍、新下軍,然後按照照顧元勳後裔的方針,安排六卿將佐:以狐射姑爲中軍元帥、趙盾爲中軍佐;先克爲上軍將,箕鄭父爲上軍佐;荀林父爲下軍將,先蔑爲下軍佐。

趙盾初入政壇時有哪些行動?他是如何一步步執政的? 第2張

榮登執政

趙盾成爲晉國朝堂一位舉足輕重的卿士,在朝中制定國策直接輔佐晉襄公,在軍中指揮軍隊直接輔佐賈季,已經是權勢顯赫,光彩照人。

就在晉襄公置三軍六卿後不久,襄公的老師陽處父從溫地回到董地,聽聞晉國的六卿安排後,向晉襄公提意見:“賈季這個人雖有才,但是爲人剛愎,不如趙盾賢能,讓賈季統帥晉國三軍恐怕不太好。”這位陽處父是晉國一位道德高尚的大夫,曾受到晉文公的尊重,讓他擔任晉襄公的老師,教育襄公,很得襄公的信任。陽處父的意見立刻被晉襄公採納,晉襄公下令,賈季與趙盾在軍中的職務調換,即趙盾爲中軍元帥,賈季爲中軍佐,輔助趙盾,其餘諸卿位置不變,時六卿將佐如下:

中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