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樂行:太平天國沃王,最後全家被凌遲

張樂行:太平天國沃王,最後全家被凌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天國沃王,最後全家被凌遲,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張樂行,安徽亳州人,大地主家庭出身,算是一方土豪,典型的“富戶”,從不爲溫飽問題而苦惱。那麼,如此之人,怎會起來“造反”呢?其一、清王朝腐朽沒落,統治殘暴,張樂行受太平天國運動刺激,一同揭竿而起。其二、張樂行一家主要是靠“販鹽”、“開賭局”爲生,與官府搶奪“生意”,彼此之間矛盾很尖銳。1851年12月,張樂行拉攏一幫“鹽販”發動起義,並號召農民抗拒繳納糧稅,正式與清朝宣戰。1852年12月,張樂行在雉河集與18路“捻軍”歃血爲盟,被推舉爲盟主。1856年初,張樂行手握10萬兵馬,第二次在雉河集召開結盟大會,自稱“大漢明命王”;組建黃、白、紅、黑、藍五旗軍制,制定《行軍條例》。如此一來,張樂行勢力如日沖天,橫掃淮北清軍如風捲殘雲,中原大地爲之震動。

張樂行:太平天國沃王,最後全家被凌遲

手頭有了兵馬,張樂行開始引起清朝重視,並派重兵圍剿。1852年2月,張樂行與袁甲三在亳州大戰,因部下叛變,“捻軍”腹背受敵,張樂行僅帶10餘騎兵逃出。7月,張樂行卷土重來,繼續與袁甲三交戰,大破之,而後一路奮勇追殺清軍,兵鋒直抵河南開封府,並準備攻城。不過,“捻軍”勢單力孤,當清軍主力雲集之後,便採取守勢。1857年初,張樂行接受李秀成邀請,同意加入太平天國陣營,一起對付清軍。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說:“當過六安,上三河尖,招引張樂行。那知張樂行先發龔德樹、蘇老天半路相迎。當即計破霍丘縣,攻破此城,交張樂行爲家。”加入太平天國,張樂行不但找到同盟軍,而且還得到一塊基地,即是霍邱縣,也算是贏家了。

此時張樂行加入太平天國,還帶來7萬兵馬,雖說不全是精銳,可緩解了因翼王石達開率兵(10萬精銳)出走而造成之“兵慌”,算是給太平天國“雪中送炭”了。1858年10月,湘軍第一悍將李續賓率8000精銳老兵,連克太湖、潛山、桐城、舒城,兵鋒直抵三河鎮,揚言要拿下廬州。此時,張樂行接受陳玉成、李秀成之命,率本部兵馬與廬州守軍繞道三河,攻打桐城清軍,阻止其北上增援李續賓,爲陳、李取得三河大捷,全殲湘軍6000精銳立下赫赫戰功。正如李秀成在自述中所說的:“三河大勝,有賴張樂行、龔德樹之幫忙”,對其功勞也是十分肯定。當然,天王洪秀全也是很夠意思,能立下大功,自然就可以封王。1860年初,張樂行受封爲沃王千歲,所部“捻軍”也改稱太平軍。(洪秀全改,張樂行答應不答應則另外說)

張樂行:太平天國沃王,最後全家被凌遲 第2張

受封爲沃王千歲,這足以證明“捻軍”對太平天國之重要性,也足以證明張樂行立下之戰功確實不少。道理簡單,洪秀全當時還沒玩“濫封”,王爺也就那麼幾位而已,故而張樂行“沃王”之含金量相當高,這點毫無疑問。不過,張樂行對太平天國也有所不滿,主要是“長毛不夠義氣”。爲何呢?因爲陳玉成、李秀成喜歡從“捻軍”中挖掘人才,如陳玉成精銳騎兵小左隊,幾乎都是從兩淮“捻軍”中挖過來。不管怎麼說,爲了對付清朝,張樂行還是非常樂意與太平天國合作,也接受調遣,一起支撐起反清大業。1863年2月,僧格林沁率馬隊2萬,再配合各路清軍、團練,出動20餘萬兵馬合圍張樂行,雙方進行決戰。此時,捻軍長槍隊首領董志信投降,反戈一擊,張樂行腹背受敵,戰敗而逃。3月,捻軍藍旗首領李勤邦勾結安徽巡撫英翰,將張樂行一家老小捆綁起來,叛變投敵。

對於張樂行一家人,清朝處理方式很簡單:直接凌遲,以儆效尤。話說,張樂行還真是硬漢一枚,凌遲時不吭聲,清軍很惱火,直接將兒子張熹之肉塞進他嘴巴里面,場面十分殘忍。據龔淦《耕餘瑣聞》記載:“劊子手把張樂行就地極刑處死,行刑時,脫盡衣服,綁於木樁,片割其肉,撩擲空中,經一時始盡,唯留頭面,以欲傳首示衆也。血肉淋漓之際,口吐白沫,猶能一開其眼。”張樂行妻子杜金蟬,女將領一枚,被俘虜後受凌辱,接着騎木驢,最後也是凌遲處死,十分殘忍。至此,張樂行全家老小都被“一鍋端”,且是凌遲處死,這代價不是一般的大。1865年5月,張樂行侄子張禹爵(後過繼給張樂行,稱“幼沃王”)在山東高樓寨殲滅蒙古馬隊7000餘人,僧格林沁逃往麥田避難,被小兵張皮綆一刀割喉,就此殞命,也算是報仇了。

太平天國沃王張樂行,出身“富戶”,衣食無憂,因不滿清王朝殘暴統治而起兵反抗,後全家被凌遲處死,此乃悲愴也。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