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打贏鉅鹿之戰,從無敗績,項羽的兵法是跟誰學的?

打贏鉅鹿之戰,從無敗績,項羽的兵法是跟誰學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項羽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史記·項羽本紀》開篇的第一段話,就有:“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因材施教,當時貴族子弟的培養大致也就三類了,要麼學文,將來做一個輔弼之臣;要麼學武,至少有保護自己的能力;要麼學兵法,將來做領兵打仗的將軍。項梁拿三種教材讓項羽去挑,項羽挨個嘗試,結果都是以半途而廢告終。

打贏鉅鹿之戰,從無敗績,項羽的兵法是跟誰學的?

由他少年時的這些經歷,可看出他性格中急躁又沒有耐心的一面,這是剛強之人的性格。

你說項羽不修文學,他又是那樣的待人溫和且彬彬有禮;你說項羽不通武藝,他又能獨身在烏江岸邊手刃數百名敵軍將士;你說項羽不明兵法,他一生帶兵百餘場鮮嘗敗績。

這究竟是爲什麼呢?憑什麼不學無術的項羽能百戰百勝,而認真努力學習的趙括就只能紙上談兵呢?項羽爲何能創造出那樣輝煌的戰績,爲何一出手就能打贏敵我差距懸殊的鉅鹿之戰呢?

項羽有當將軍的天賦嗎?

《孫子兵法》曰: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懂爲將之道者,就算從未讀過任何兵書,也可以百戰百勝;不懂爲將之道者,就算學富五車,也只能百戰百殆。兵法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和參考作用,並不是用兵的“聖經”。拿項羽和趙括相對比,就能很輕鬆地明白這個道理。

何謂爲將之道呢?你有讓數萬人的團隊對你唯命是從的手段,就可以讓軍隊上下一心;你有制衡各個將領和軍官的智慧,就能讓軍隊完美地執行你的命令;你有判斷形勢的材質,就能保全軍隊以等待時機獲取更大的戰果。

軍隊不能上下一心,士兵就不會聽從將領的命令,在決戰中就很容易拋棄主將自己逃亡,這樣的軍隊往往是一戰即敗;將軍的命令被軍官阻斷而無法下達,軍隊就會變成一隻行動緩慢的烏龜,發現自己處在劣勢卻無法逃離,發現戰機卻無法抓住;將領不能判斷形勢,就無法察覺危險,就無法察覺戰機,這樣的軍隊很容易覆滅。

打贏鉅鹿之戰,從無敗績,項羽的兵法是跟誰學的? 第2張

道理很簡單,能做到的人卻很少,所以孫武總結出了將領需要具備的五種能力:智慧、信用、仁慈、勇敢、嚴厲。

項羽是具備這五種能力的,他是天生的優質將領。他的智慧足以用來判斷形勢,他的手段足以讓軍隊完美地執行他的命令,所以是否通曉兵法,對他來說無足輕重。所以項羽只是大概知道了兵法的主旨,就再不肯深入學習了。

他和西漢時期的名將霍去病一樣,漢武帝常讓霍去病去研究一下兵法,霍去病回答說:“只需要懂用兵的方略就行了,不學古代的兵法也可以。”

項羽的敵人太弱

亂世出英雄,如果秦朝沒有迅速陷入混亂,項羽也沒有叱詫風雲的機會。項羽是一個特殊時代造就出來的英雄,他能叱詫風雲好幾年,靠的是那個時代,他能百戰百勝,也靠的是那個時代。

項羽一生之中百戰百勝,究其原因,還是因爲當時的天下沒有能與他匹敵的將領,而且天下也沒有正規的軍隊。蒙恬在他出道之前就隕落了,韓信一生之中也機會單獨與項羽決戰一場,除這兩人以外,再沒有能與項羽對抗的人了。

每個將領都有自己獨特的用兵之道,韓信善於攻心,項羽善於硬碰硬,在那個時代,項羽的硬碰硬似乎是更加吃香。

鉅鹿之戰前,天下已經經歷了三年的亂世,秦二世爲了湊齊軍費討伐叛亂,於是開始橫徵暴斂,天下苦秦久矣,從此更加苦秦,連秦國人都到了苦秦的地步,那麼王離手下的秦軍爲秦朝出生入死的決心有幾分呢?

他們面對的是破釜沉舟有死無生的楚軍,他們的背後是搖搖欲墜的秦朝。

打贏鉅鹿之戰,從無敗績,項羽的兵法是跟誰學的? 第3張

項羽打鉅鹿之戰時,沒有使用什麼計謀,沒有避實擊虛,就是硬碰硬和秦軍拼個你死我活。他先是令主力截斷了王離的糧道,然後直接攻擊秦軍,雙方先後交戰九次,楚軍全部大勝,秦軍最後潰亂,王離被俘,鉅鹿之戰項羽勝利。

司馬遷無法總結出鉅鹿之戰項羽獲勝的原因,於是他歸結到:“將軍家族只能顯貴三代,因爲殺亡太多,第三代人會遭‘報應’,王離剛好是第三代。”

項羽打鉅鹿之戰,賭的成分很多,因爲這場戰爭本就是秦軍贏則諸侯滅,諸侯贏則秦朝滅。他敢於硬碰硬,不像那十幾支軍隊的將軍那樣作壁上觀,他敢於迎擊秦軍,敢於以弱攻強。

鉅鹿之戰後,秦朝基本喪失了對抗項羽的實力。而此後項羽最大的敵人,就是劉邦、田橫那樣的諸侯了。

而劉邦等人軍事實力又如何呢?這樣和你說,秦二世二年末,楚懷王派劉邦獨當一面去進攻關中,劉邦手下可能也就一萬多人。等到秦二世三年劉邦入關中,此時的他已經有了十萬大軍,一年多的時間軍隊人數擴充到原來的十倍。

可想而知,劉邦手下就是一幫烏合之衆,他四處攻城掠地,所以得到了很多糧食。當時很多百姓流離失所,所以就加入劉邦麾下混一口飯吃,就這樣,劉邦的軍隊擴充了十倍。有量而無質,這就是一幫烏合之衆。

秦二世三年,項羽的軍隊人數是劉邦的四倍,僅過了一年,也就是高帝元年,劉邦已經有了能與項羽“抗衡”的軍事實力,且人數可能比項羽還多出不少。

打贏鉅鹿之戰,從無敗績,項羽的兵法是跟誰學的? 第4張

劉邦與項羽的前線對峙中,項羽共獲勝了一百多場,劉邦方面死傷無數,於是蕭何把關中的老弱全部徵發到了前線去支援劉邦。

到高帝五年劉邦又用一百萬的大軍把項羽包圍在了垓下……

這樣看來,劉邦的軍隊完全都是臨死湊起來的,人數雖多,其中又有多少人受過訓練,又有多少人有必死的決心,這樣的軍隊實際戰鬥力也不難想象了。

所以劉邦的軍隊每次面對項羽,都是一戰即敗甚至是不戰而敗,例如彭城之戰,劉邦軍隊互相踩踏造成的傷亡可能就有十萬多。因爲劉邦的軍隊無法擋住項羽的衝鋒,陣腳容易亂,士卒容易逃亡,這樣的軍隊如何抵抗項羽呢?

項羽一生之中有兩方面的輝煌,一是鉅鹿之戰,二是百餘次勝利,項羽一生中輝煌的大部分,都是劉邦主動送上去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