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項羽鉅鹿之戰後爲什麼不稱帝?項羽搞分封值得思考!

項羽鉅鹿之戰後爲什麼不稱帝?項羽搞分封值得思考!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項羽鉅鹿之戰後爲什麼不稱帝?項羽搞分封值得思考!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鉅鹿之戰後, 項羽一方面明尊懷王爲義帝,暗中卻密令英布、吳芮、共敖將其殺於南遷途中;另一方面則自立爲“西楚霸王”,建都於彭城,以霸王的身份,將全國分成了18個諸侯國,分封給各個諸侯與降將、部將。

最值得後人思考的是--爲何項羽要在此時搞分封?

當時,鉅鹿之戰中,項羽戰勝了圍困鉅鹿的20萬王離軍以後,統率代、齊、燕、趙、楚王路諸侯大軍,與章邯漸成雄師的大軍對峙於漳水。當時,章邯急於決戰,但從秦二世三年一月開始,到六月章邯降爲止,兩軍並未交戰。

項羽之所以不戰,並不是因爲害怕,而是有更深的考慮。當時,章邯手中是20萬的正規軍,而項羽在兵力上並沒有絕對的優勢——同關中考慮的一樣:若此時諸侯又作壁上觀,那麼,楚軍肯定不會佔據優勢。以這樣的軍力與章邯決戰的話,就算是勝了,也會大傷楚軍元氣,是以項羽根本不肯輕易決戰。

再者,項羽於鉅鹿之戰中全殲王離軍團,早已威名遠揚,當時,各路諸侯奉他爲上將軍,統率諸侯聯軍。但各路諸侯各有自己的地盤與軍隊,且軍隊成分複雜,指揮起來,恐怕難度不小。若項羽此時能夠緩攻章邯,便可以利用“秦軍在側”的巨大威脅,逐漸地收服各路諸侯爲己用。

很可能就從這一時期開始,項羽開始與范增等人謀劃下一步的戰略,而這一戰略主要是收服各路諸侯(包括秦軍)爲己所用。

但是,當時時局大亂,羣雄爭霸,敢在這個時期揭竿而起的,野心都不小,要收服這些各懷異心的英雄談何容易?有秦軍威脅在前,各諸侯爲自保,尚會聽項羽指揮,但若秦軍威脅一去,恐怕再也無人願聽項羽之令了。想要讓他們對自己死心塌地,自然要拿出有分量的砝碼,將諸侯的利益與自己的利益拴在一起。

有學者認爲,項羽當時在咸陽完全可以立即稱帝、統一天下,但事實上這不僅不可能,更不現實——當時,整個天下的地盤基本都掌握在舊貴族的勢力之中,而項羽控制的地盤僅僅有關中而已。但是,關中一地如今卻聚集了包括劉邦、申陽在內的大批滅秦功臣,他們不僅有功績,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擁有各自的獨立軍隊與忠誠支持者。

此時的項羽名義上只是楚懷王的臣子,其全部家當僅有幾萬楚軍。以幾萬楚軍的資本想要學始皇,將天下大權集於自己一身,那無疑是以卵擊石——楚軍不僅要防止幾十萬諸侯軍再反,還要讓大批野心家對自己臣服,這實在是一件荒謬的事情。

項羽從鉅鹿之戰開始,便利用秦軍的威脅,挾持多路諸侯聚集於自己的管理之下,同時還用割地封王的條件誘惑秦降將與諸侯爲自己效勞。如今,秦朝已滅,野心家們雲集咸陽,翹首以待,爲的就是讓項羽兌現裂土封王的許諾。此時,項羽已是箭在弦不得不發——他無論如何都要給這些人一個交代。

項羽鉅鹿之戰後爲什麼不稱帝?項羽搞分封值得思考!

但是,當時六國掌握在諸侯的手中,項羽本人並無尺寸之地可封,因此,他唯一能行的,就是先“王”,然後再將原有的封地打亂,以自己滅秦的威望來重新分封。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利用這些諸侯爲自己謀得最大的利益:由無封地到有九郡的“西楚霸王”。可以說,項羽的分封不僅僅是迫於形勢,而且需要對各個勢力有個交代,更是爲自己日後打江山、坐實霸王之名直至一統天下的必要之舉。

眼下,他手中最有分量的砝碼莫過於“滅秦封天下”。唯有“計功割地,分土而王之”,纔有可能使諸侯臣服,從而驅除“王關中”甚至“王天下”的障礙。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