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杜詩:東漢水利學家、發明家,在河內郡有“杜母”之稱

杜詩:東漢水利學家、發明家,在河內郡有“杜母”之稱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杜詩,字君公,河南汲縣人,東漢官員,水利學家、發明家。他主持修治陂池,廣開田池,使郡內富庶起來,有“杜母”之稱。南陽人稱讚說:“前有召父,後有杜母”。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杜詩:東漢水利學家、發明家,在河內郡有“杜母”之稱

杜詩生平經歷

杜詩青年時期就才能出衆,在河內郡任吏員時,人們讚揚他處事公平。

光武帝初年,爲侍御史。當時將軍蕭廣放縱士兵,在洛陽民間爲非作歹,老百姓惶恐不安。杜詩通告蕭廣約束部下,蕭廣不予理睬。

杜詩下令按法誅蕭廣,並將經過情形向上彙報,得到表揚。光武帝見他能幹,又派他去河東郡誅剿降漢復又叛變的楊異等人。

杜詩到了大陽,聽說楊異率部下企圖北渡,立即派人設法焚燒掉他們的渡船;另又派人收服河東郡的地方軍,並進行突然襲擊,終於殲滅楊異等人。

杜詩:東漢水利學家、發明家,在河內郡有“杜母”之稱 第2張

杜詩被遷爲成皋令,任職3年,政績裴然。再遷爲沛郡都尉,轉汝南都尉,“所在稱治”。建武七年(公元31年),杜詩遷升爲南陽太守。

在南陽任職7年,“政治清平,以誅暴立威,善於計略,省愛民役”,“政化大行”。在此期間,他還做了兩件在科學技術史上有意義的事:一是興修水利;一是製做水排。

建武十四年病死,身後“貧困無田宅,喪無所歸”,最後由朝廷賜賻才得以喪葬。

杜詩發明了什麼?

水排

所謂“水排”,就是利用水力推引韝鞴鼓風的器具,用於冶金。生鐵的早期發明,是中國對世界冶金技術的傑出貢獻。

要獲得液態生鐵,需有較高的爐溫。有風就有鐵,鼓風技術對於生鐵冶鑄的發展有着極重要的意義。

杜詩:東漢水利學家、發明家,在河內郡有“杜母”之稱 第3張

從商周以來,都用皮囊鼓風,子繼父業,年輕工匠必須學會縫製皮囊的技巧。說明早期冶鑄匠師高度重視鼓風器具的製做。鼓風裝置由人力驅動發展到用畜力和水力驅動,是東漢冶鐵技術的重大創新。

由於杜詩的倡導,水排至遲在公元1世紀上半葉於南陽地區已較多地使用。

《後漢書·杜詩傳》說杜詩“造作水排,鑄爲農器,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的功效不僅比人排,就是比馬排也高得多,鑑於杜詩的功績,河南南陽老百姓把他比之召信臣,說:“前有召父,後有杜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