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打下最多領土,被稱爲大唐第一戰神的人是誰?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打下最多領土,被稱爲大唐第一戰神的人是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一些趣事,歡迎閱讀評論。

李靖故居位於三原縣城北5公里的魯橋鎮東里堡村,爲李靖的府第。又稱“李氏園”、“唐園”、“半耕園”、“楊虎城花園”等。《舊唐書·王珪傳》中曾說道:“孜孜奉國,知無不爲,臣不如玄齡;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

那麼,這個“出將入相”的李靖,究竟有何了不起呢?

一代名將李靖,一生身經百戰,消滅了蕭銑、滅輔公拓等反叛勢力、平定突厥、平吐谷渾等小數民族,百戰不殆,是中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軍事大家;作爲臣子,李靖精明幹練,政績卓越,性格穩重,爲人低調謙和,是初唐一代名臣。

李靖位極人臣,深得唐朝在任最高統治者的賞識與信任。但是,在其起步之時,根基頗爲薄弱,不僅受到李氏家族猜忌,還差點被殺了成了刀下冤鬼。好在,他以實幹精神,改寫了不利於自己的局面,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李靖出生官宦世家,年輕時曾爲隋朝的地方官員。當隋煬帝倒行逆施,激發衆怒,天下羣雄並起,起義反隋之時,貴族子弟出生的李靖,因其思想的侷限性仍然效忠於隋朝。 他當時任馬邑郡丞,偶然發現,上司李淵心懷不軌,偷偷地招兵買馬,尋找時機反叛隋朝。效忠於隋朝的李靖決意向隋煬帝報告此事。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打下最多領土,被稱爲大唐第一戰神的人是誰?

怎麼把消息傳遞給隋煬帝呢?這在當時是個大大的難題。

當時,李靖正處在李淵的勢力範圍內,公然告狀只會讓自己陷於困境。好在,腦回路清奇的他,總能突發奇想:李靖決定冒充囚犯,讓人將自己解送至江都。可惜,事以願違,天不遂人願,李靖被押解至長安時,關中局勢大亂,通往江都的道路已經被控制,寸步難行,就這樣,李靖一行耽擱了下來。

同時間,李淵起兵,攻克長安,正式公開反隋。李靖在長安被抓,冒充囚犯準備去告黑狀的事也被揭發。 在即將被斬首的千鈞一髮之際,李靖感慨自己壯志未酬,不願身先死,便對李淵大叫:“你既然起了義兵,便是想要平定天下。可爲什麼又爲個人恩怨而殺有才能之人呢?”李淵對李靖這番話深以爲然,李世民也很是賞識其才華,請求父親饒恕李靖。

李靖自救成功後,加入李世民團隊,成爲其團隊一名高參。 在李世民團隊中,李靖雖未能單獨統兵作戰,但是,不斷獻出好點子,以其對天下大勢的瞭如指掌,對敵人心理的有效把握而受到賞識。他的想法,計謀屢屢被李世民採用,在李世民的東征西討戰旅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打下最多領土,被稱爲大唐第一戰神的人是誰? 第2張

620年,蕭銑爲統帥的割據勢力出兵騷擾唐朝邊界,此時,李家戰隊與王世充割據力量爭奪中原重地,應接不暇,所以,只好命李靖趕赴夔州(今四川奉節)去防範蕭銑,自然,如果能招撫,不損一兵一卒,不戰而屈敵就最好了。

李靖這一路,可謂千辛萬苦。

趕路途中,李靖途經金州(今陝西安康),當時廬江王李緩正在討伐當地少數民族,可惜,出師不利,屢屢戰敗。李靖停下前進的步伐,爲唐軍出謀劃策,幫助李緩打了勝仗,而他自己卻因爲這樣而耽誤了時間。總算趕達峽州(今湖北宜昌),又因蕭銑的勢力控制了險塞,李靖千方百計仍遲遲不能通過,時間再一次被耽誤。

遠在中原的李淵不瞭解具體情況,再加上,對李靖的不信任,他誤認爲是李靖故意滯留,貽誤軍機,便要駐守峽江的刺史許紹殺了李靖。許紹愛才,清楚當地的具體情況,明白李靖的難處,沒有立刻執行,併爲他上書說情請命,這才讓李靖免於含冤而死。 之後,李靖尋得良機,度過要塞,趕赴夔州,結果,反叛勢力比賽造反一般,此起彼伏。

少數民族的統領冉肇則公然反叛,意欲佔領夔州。趙郡王李孝恭戰隊困於無法準確知道局勢,屢屢戰敗。李靖審時度勢,率領八百士卒夜襲敵營,大獲全勝,穩定軍心。其後,他佈下奇兵,在險要之地以逸待勞,引冉肇則進入包圍圈,包圍而殺之,俘虜了敵軍五千多人,大振三軍。捷報傳來,李淵肯定了李靖的付出,並特意親筆寫了幾個字:“既往不咎”。

李靖此戰,展示了自己的軍事才華,贏得了領導的初步信任。

對於胸中有宏願的人來說,最痛苦的莫過於沒有建功立業的舞臺。至此,李靖獲得了信任,舞臺已經搭建好,他會如何展現才華?

只能說:“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戰場隨靖平。”

621年初,李靖請示李淵,獻出了攻滅蕭銑的十條計策。李淵覺得計策不錯,便以李孝恭爲主帥,李靖爲副帥出兵平定蕭銑,大軍出發之際特意對李靖交待說:“孝恭不太懂軍中大事,你要負起主要責任。”信任,是一場一場戰爭建立起來。戰爭進行時,李靖廣集糧,練士卒,穩後方,設奇謀,各個擊破,不足三月,就徹底殲滅江南蕭銑的割據勢力。

這次戰役,李靖表現出其難能可貴的才能,進一步獲到了唐高祖的倚重。論功行賞,李靖被封爲上柱國、永康縣公。

李靖是唐朝戰功赫赫的武將之一,他內可平亂,外可禦敵,審時度勢,百戰不殆。

621年,與蕭銑一戰中,李靖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取得戰爭的勝利。

天時——利用天災,江水上漲,敵人無心思防範之際,突然攻打沿江各城,快速圍困湖北江陵, 包圍江陵外城,佔領水城

地利——佔領水城後不貪小利,下令軍隊將繳獲的大批物資和船隻丟入長江,任其順風而去, 以此迷惑蕭銑援兵。援兵中計,不敢貿然行軍。此計爲唐軍爭取了攻佔蕭銑城池的時間,使江陵圍攻戰得以速戰速決。

人和——破城之後,唐朝衆將認爲蕭銑統兵造反,屠殺軍官,十惡不赦。要求抄沒其和其隨從,及城中大戶的財產,犒賞三軍,弘揚國威。主帥李孝恭也認爲蕭銑罪大惡極,應該嚴懲。

這時,李靖勸阻大家說:“皇帝起兵,是征伐反叛之人。現在他們既然投降無力反叛,應不予追究。城中百姓是因爲受到脅迫而不得不反抗,不是百姓本意。我們在破城後屠城,抄家滅族,則有違陛下的仁愛之心,那些尚在敵軍手中的城池也會拼死一戰。如此,要穩定局面,收服江南各地將困難重重。”

在他的堅持下,江陵城內的唐軍紀律嚴明,百姓恢復戰前生活。這種顧全大局,不貪財的有遠見的處事風格深得人心。消息傳出,蕭銑的剩餘殘餘勢力覺得投降更有活路,便陸陸續續的投降。

唐朝在此戰中,以最小的代價取得了最大的勝利,收復叛軍,此乃李靖顧全大局、戰略準確的功勞。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打下最多領土,被稱爲大唐第一戰神的人是誰? 第3張

公元623年七月,盤踞在江淮一帶的輔公佑起兵造反,淮南江東全都宣佈脫離唐朝統治,輔公佑抓準時機趁機擴大地盤。這次,李孝恭仍爲主帥、李靖仍爲副帥,急調各路大軍趕赴戰場。 此時,淮南一帶形勢如下:輔公拓駐守丹陽;馮慧亮盤踞當塗(今安徽當塗),兵力三萬,佔領長江水道;陳正通堅守青林山,有三萬騎兵,對抗唐朝陸軍。

戰前軍事會議召開時,李孝恭和李靖對應該先從哪裏打開缺口,發生了分歧。 李孝恭等唐朝將軍覺得,當塗與青林山的兩支部隊有地利的優勢,只要他們死守,唐軍難於勝利。而直接摧毀輔公佑老窩相對更容易些,如果獲勝,當塗的叛軍三軍無首,自然會不戰而降了。

李靖不以爲然,丹陽糧多將廣,城牆堅固,唐軍目前的戰鬥力,沒有速戰速決的把握。一旦戰事拖延,馮、陳兩路人馬會成爲援軍,唐軍極大可能會被圍困,偷襲丹陽不是什麼好主意。而馮、陳兩支隊伍有“地利”優勢,自以爲唐軍拿他們沒有辦法,想着只要守着城池,就不會一敗塗地,唐軍如能迅速攻城,一定可以打他們反應不過來。

李孝恭和衆將深以爲然,最後,三軍以李靖的分析爲準,分水路兩路大軍攻打馮慧亮和陳正通。

敵人佔有“地利”的優勢,若堅守不出,唐軍想快速取得勝利是萬萬做不到的。李靖使出“陰謀詭計”對抗敵人“地利”優勢:他派人到敵人陣前叫罵,再派老弱殘兵去攻城,軍隊打不過便逃。 日日如此,守軍以爲唐軍懦弱,按捺不住出來追擊,結果,唐軍以逸待勞,正好“請君入甕”,埋伏好的唐軍主力從四面八方衝殺出來,塗、青林兩處取得勝利。

而後,李靖乘勝追擊,帶領大軍攻打丹陽。

馮慧亮和陳正通的失敗,極大的打擊了輔公拓軍隊的士氣,丹陽雖有不少守軍,卻選擇了棄城而逃,李靖大軍不戰而勝。大勢已去,李靖樂得清閒,名手下李世績去追擊輔公拓部。輔公拓部自知無力迴天,大軍逃到江蘇句容時,幾萬人竟只剩下幾十名心腹了。而後,剩下的幾十名心腹爲了保命,竟抓住輔公拓,將他獻給了唐軍,以期將功贖罪。

江淮平定,戰略決策的正確功不可沒。李靖對形勢判斷之準確,用兵之巧妙,是此次戰爭取得勝利的關鍵。一時間,李氏王朝對此好評不斷。高祖李淵認可李靖的才能,對人誇讚說:“即使是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這些厲害將領,也沒有我的李大將軍厲害啊。”

後來,李靖爲唐王朝接連打了數場勝仗,幾乎是一人打下了半個中國。

貞觀二十三年,李靖病情惡化,當時也已病重的李世民親臨病榻慰問。他見李靖病危,涕淚俱下,十分難過地對李靖說:“公乃朕生平故人,對國家有功勞。如今病到這種地步,爲公感到擔憂。”同年四月二十三日,李靖溘然逝去,享年七十九歲。

凌煙閣上一直掛着唐王朝二十四位開國功臣的畫像,其中便有一副畫像是李靖的。到了唐肅宗時期,李靖更被唐朝政府追封爲名將之一。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戰績突出,爲開創大唐盛世做出巨大的貢獻。著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今多已失傳。後人輯有《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爲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