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戰國時期沒有紙的出現 紙上談兵究竟是什麼回事

戰國時期沒有紙的出現 紙上談兵究竟是什麼回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紙上談兵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紙上談兵到底是什麼樣的、戰國時期不是沒有紙張的嗎?

其實,“紙上談兵”的典故雖然出自戰國時期,但是“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卻不是出自戰國時期。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紙上談兵”的具體情況

戰國時期沒有紙的出現 紙上談兵究竟是什麼回事

“紙上談兵”的典故。

在我國古代的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經在閼與之戰中一戰擊敗秦軍,秦軍損失慘重,這是秦國變法以來秦軍遭受的一次嚴重挫折,以至於之後很長時間不敢輕易招惹趙國。趙奢也是因此一戰成名,趙惠文王封其爲馬服君。

趙奢的兒子趙括,可能受父親影響,從小愛看兵法,讀了不少兵法著作,逢人談軍事頭頭是道,像是個久經戰陣的老將,基本上沒有多少人能說得過他,有不少人誇讚他,他也因此更加傲嬌。

《史記》:“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戰國時期沒有紙的出現 紙上談兵究竟是什麼回事 第2張

如果換成別人,肯定會爲自己的兒子如此有才開心,但是趙奢卻非常擔憂,認爲趙括輕言兵事,不知其兇,不能擔當大任。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當時的名臣藺相如,也認爲趙括能夠讀他父親的兵書,卻不瞭解隨機應變。

藺相如:“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後來長平之戰時,趙王一心想趁早結束戰爭,不顧其母和部分大臣的勸諫,任用趙括爲將軍替代老將廉頗,結果趙括貿然出擊,趙軍被秦軍包圍,突圍不成全軍覆沒。

趙括空談軍事,不懂得隨機應變,成了一個笑柄,這就是“紙上談兵”的典故。

戰國不可能出現“紙上談兵”的成語,因爲戰國無紙。

戰國時期,人們記載事物的書寫載體大多用的是竹簡,也有少數用錦帛、衣料或動物皮毛等,但是這時候還沒有紙,不可能出現“紙上談兵”的成語,在那時的史料記載上,也沒有發現“紙上談兵”的說法。

據考古發現和相關史料記載,紙的出現大約在西漢時期,東漢時期,蔡倫對造紙術進行了改良,紙的質量得到改善,造價也下降,逐漸成爲主流的書寫載體。

戰國時期沒有紙的出現 紙上談兵究竟是什麼回事 第3張

“紙上談兵”成語的由來。

“紙上談兵”的出現是什麼時候?在現有的史料中,出現“紙上談兵”成語最早的是清代的文獻,而當時說的也不是趙括。

後來,著名的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有句這樣的話:“書生只喜歡紙上談兵,只說而不去實行”,被認爲是“紙上談兵”的出處。

之後,“紙上談兵”逐漸和戰國時期的趙括聯繫起來,現在人們一說“紙上談兵”,大多數人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趙括。

可見,“紙上談兵”的典故是戰國時期的趙括,但“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卻是後人發明的,用來形容只會書生論道,卻缺乏現實可行性的行爲或方案等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