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齊國實力和秦國不相上下 齊國最後爲何不戰而降

齊國實力和秦國不相上下 齊國最後爲何不戰而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齊國爲什麼投降秦國,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在秦一統天下之際,中原大地上曾短暫地出現了一段羣雄割據逐鹿中原的混亂場面,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每一個國家都在紛繁複雜的局勢中不斷擴充自己的軍隊和勢力,渴望成爲一統天下的唯一霸主。

只不過在這場拉鋸戰中,秦國憑藉自身的優勢還是笑到了最後。秦始皇一統六國,成就秦朝霸業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只不過在這七個各有所長的國家中,秦國爲何成爲了笑到最後的那個國家?

而曾經有着更好一統天下機會的齊國,卻又是因爲什麼陷進了滅亡的深淵?作爲曾經最強大的國家齊國又爲何在與秦國的直接交鋒中不戰自退?

齊國實力和秦國不相上下 齊國最後爲何不戰而降

齊國曾經有多強

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從齊桓公開始,齊國的實力就屬於各國中的佼佼者,按道理說齊國的政治經濟基礎經過長時期的發展沉澱,本就已經有了很強大的基礎實力,尤其是在管仲重商富民的改革態勢下,齊國國力又進一步富強壯大。

所以在當時各國看來只要齊國穩步穩打,齊國很有希望成爲統一中原的霸主。在軍事上齊國坐擁孫臏、田單等驍勇善戰的戰將,在政治上齊國大刀闊斧改革內政。

細細算來,從周朝建立開始一直到戰國末期,齊國是唯一一個見證了中原大地這段時間變革的國家,整整800年的時間齊國的發展變革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自己國家的痕跡。

作爲綿延已久的大國,即使是到戰國中後期,實力遠遠倒退的齊國面對如日中天的秦國也是絲毫不懼,在持續已久的戰事中,齊國竟也一路打破函谷關,把秦國打的一點脾氣都沒有。

只不過在齊桓公死後,只關注於自己內部建設的齊國缺少了對外界的觀察和了解,秦國爲了擴充實力不斷對周圍鄰國進行打壓侵略,其目的自然也是爲了與齊國有硬碰硬的實力。

只不過在小國紛紛求援之時齊國爲保全自己的實力並未協助其他國家,在這一對比下,秦國在擴充自己實力的同時,齊國仍在原地停滯不前,這也就間接的造成了齊國勢力的退步。

齊國實力和秦國不相上下 齊國最後爲何不戰而降 第2張

各國變法加緊變革

戰國時期的緊張局勢讓各國都認識到國家想要長盛不衰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實力,而提高實力的根本內因還在於通過自上而下的變法來讓國家制度得到根本性的改變,這其中最爲有代表性的還是秦國和楚國的變法。

楚悼王繼位後,任命吳起主持變法,而吳起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加緊對宦官的職權限制規範,凡是世承官爵超過三代以上,就要對官爵收回進行重新分配任用。

除此之外吳起還對皇宮貴族的大臣嚴苛賦稅,把貴族的土地紛紛沒收,交還給農民進行再分配。

可以說吳起變法的初衷是好的,他堅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利益再分配,雖然這一理念在現在被人廣泛認可,但在當時卻因爲觸犯了太多貴族的利益,悼王死後,吳起被聯合起的貴族囚禁入獄,慘遭車裂而死。

或許國家的先行變革總伴隨着流血和犧牲,在魏國鬱郁不得志的商鞅,攜帶李悝《法經》入秦,大膽變革的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任用,商鞅在位期間鼓勵農業,改革賦稅制度。

加緊軍事改革鼓勵軍事行動,對沒有軍功賞賜的王公貴族的職務進行擱置,對在戰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軍官接連提拔。除此之外,商鞅變法還統一了度量衡,改革土地田畝制度,充分發揮人力和地利。

齊國實力和秦國不相上下 齊國最後爲何不戰而降 第3張

秦朝的變法雖然在各國變法改革中的時間是最晚的,但其維持的時間和效果卻是各國中最爲顯著的,而秦朝也通過商鞅的一系列變革在軍事和政治上獲得了極爲強大的內生動力。

秦朝也順勢滅六國一統天下,只不過商鞅的變法註定還是讓太多權臣的勢力受到侵害,秦孝公死後,缺少支持的商鞅也被車裂而死。

內憂外患的齊國

就在魏、楚、秦各國加緊變法的過程中,齊國的這段時間卻白白荒廢了,所謂的白白荒廢不是說當政者毫無作爲,而是說數年的攻城掠地全都無功而返。戰國後期,秦朝爲擴充自己的勢力,將所有的戰鬥重心全部放在征討晉楚之上。

齊國實力和秦國不相上下 齊國最後爲何不戰而降 第4張

在秦國放鬆了對齊國的關注後,齊國本也想擴充自己的勢力,向周圍的燕國和宋國加緊攻勢,不過此時的齊國早已與當時春秋五霸的齊國相差甚遠,在與燕和宋的對峙中,齊國不但沒達到自己的目的,反而遭到了其餘六國的聯合抵制。

一邊是損傷嚴重的齊國士兵,一邊是其餘六國的虎視眈眈,齊國只能將打碎的牙往肚子裏咽,吞下一場又一場失利的苦果。只有外憂倒也罷了,可此時的齊國內部早已千瘡百孔,漏洞百出,內部的官員早已思想倦怠停滯不前。

齊國實力和秦國不相上下 齊國最後爲何不戰而降 第5張

朝中大臣鮮有仗義執言的忠臣良將,更多的不過是渾渾噩噩的奸佞小人,而此時見微知著的秦國早已將齊國內部的情況打探得一清二楚,秦王安排大臣頻繁向齊國大臣行賄,秦國沒耗費一兵一卒,卻在無形之間達到了最大的效果。

整個齊國的中高層幾乎被秦國全部腐蝕,表面上看這些官員還是齊國的文武大臣,可實際上這些心不在焉的百官的心早就飄到了咸陽,人人都在爲自己將來的仕途謀劃未來,誰還管齊國的死活呢。

兩年之後,也就是公元前284年,深受齊國煩擾的燕國看到報仇時機已到,暗中聯合其餘五國分兵三處向齊國發起猛攻,腹背受敵的齊國哪裏頂得住六個國家的合力進攻,接連被奪下70餘座城池,齊國的軍隊幾乎被全滅。

有人會說即使明知不敵,齊國君王也應該負隅頑抗做最後的抵抗,總不應該讓曾經的大國沒落得如此悲情。

不過以當時的實際情況看來齊國或許本就沒有同秦國做最後抵抗的資本,在懸殊的實力差距下,齊國君主仍妄圖明哲保身,怎可能爲了所謂的臉面尊嚴去做無謂的鬥爭。

齊國實力和秦國不相上下 齊國最後爲何不戰而降 第6張

齊國的歸降是命中註定也是大勢所趨,從中華民族的角度上我們必須承認這是國家統一的必經之路,是不可避免的,只不過站在一代又一代前任齊國君王的立場上,又顯得那麼無奈和惋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