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歷史上的法海到底是什麼樣的 法海真的是拆散別人家庭的惡僧嗎

歷史上的法海到底是什麼樣的 法海真的是拆散別人家庭的惡僧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和尚法海,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提起法海其人,現代人對他大多沒什麼好感。不論是老版《白娘子傳奇》還是趙文卓的“大威天龍”,都讓我們的大腦形成了“法海不懂愛”的印象。

歷史上的法海到底是什麼樣的 法海真的是拆散別人家庭的惡僧嗎

然而,歷史上的法海,真的是一名拆散別人家庭的惡僧嗎?

根據《金山寺志》、《丹徒縣誌》、《京口三山志》、《京口山水志》這四部文獻的記載,金山寺的法海禪師俗名裴頭陀。根據時人的考證,裴頭陀正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裴文德。

據記載,裴文德天賦異稟,自幼博覽羣書,滿腹經綸,弱冠之年便考取狀元,成爲當時最年輕的翰林。不過,裴休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多年,深知仕途之害,不希望兒子因爲少年得志而放棄精神修行,於是,便將兒子送入空門。

在送兒子出家那天,裴宰相還作了一首《警策箴》,勸說兒子潛心向佛:

“含悲送子入空門,朝夕應當種善根。身眼莫隨財色染,道心須向歲寒存。看經唸佛依師教,苦志明心報四恩。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間天上猶稱尊。”

歷史上的法海到底是什麼樣的 法海真的是拆散別人家庭的惡僧嗎 第2張

剛剛來到寺院中的裴文德,根本忍受不了清淡的飲食和寂寥的生活,不願再修持苦行。然而,古人尊崇孝道,裴文德不敢違抗父親的命令,只能咬着牙堅持下來。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裴文德時常在苦修時發牢騷:“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某日,無德禪師聽到裴文德發牢騷時,隨口提點了迷茫的裴文德:“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聽完這句話的裴文德,頓時覺得身心寧靜,從此專心勞役,研習佛法。不知過了多少歲月,裴文德從輕狂少年蛻變成得道高僧,成爲一屆佛學大師。

通過《金山寺志》可知,法海出家之後,先是在湖南潙山修行,後來又來到廬山參悟佛法。大徹大悟之後,法海來到鎮江氏俘山澤心寺修禪。不過,法海剛剛來到澤心寺時,這座修建於東晉時期的寺廟因年久失修早已垮塌多年,廢墟上雜草叢生,幾乎看不出這是一處僧院。

於是,已年過不惑的法海禪師跪倒在垮塌的佛像前,發誓要將寺廟修繕一新,重新爲佛像塑金身。爲了向佛祖表示自己的決心,法海自斷一指,燃指明志。在此之後,法海便在附近的山洞中住下來,靠開墾荒地種植糧食度日,在研讀佛家經典之餘,法海不忘誓願,清理寺廟廢墟上的雜草碎石。

某日法海在修繕寺廟時,在廢墟處意外地挖出一罐黃金。法海出家多年,早已不再執迷於黃白之物,他立即將這筆錢上繳給鎮江太守李琦。李琦深受感動,給唐宣宗奏疏一封,說明了法海的情況。唐宣宗亦受法海觸動,將這筆錢原封不動地還給法海,讓他用黃金僱傭工匠翻修廟宇。寺廟修繕完畢後,皇帝將澤心寺改名爲金山寺。

時至今日,金山寺塔西仍保留着一處小山洞,據說,這裏就是法海生活過的山洞。

歷史上的法海到底是什麼樣的 法海真的是拆散別人家庭的惡僧嗎 第3張

法海憑藉堅定的毅力和恆心,終於建造了宏偉的金山寺。法海所修建的金山寺,乃江南地區數一數二的僧院,爲了紀念法海對佛教事業做出的貢獻,後人尊稱其爲“開山裴祖”。法海圓寂之後,其弟子在金山寺裏雕刻了一尊石像,用以紀念法海。時人張商英,亦在金山寺中題詩緬懷:“半間石室安禪地,蓋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龍歸海去,巖中留下老頭陀。”

法海是修養極高的佛宗禪師,所以他自然不會做出拆散別人家庭的惡事。不過,至於捉妖一事倒並非子虛烏有,當地傳說法海曾驅逐一蟒蛇精,爲民除害。文人道聽途說,以此作爲背景創作了《白蛇傳》等故事。《金山志》完整記錄了法海驅妖的始末:“蟒洞,右鋒之側,幽峻奇險,入深四五丈許。昔出白蟒噬人,適裴頭陀驅伏。”

歷史上的法海到底是什麼樣的 法海真的是拆散別人家庭的惡僧嗎 第4張

前文我們提到法海來到澤心寺時,這處寺廟已因年久失修淪爲廢墟。爲什麼寺廟會變成丘墟,無人修繕呢?

原來,寺廟所在的半山崖上住着一條白蟒蛇,每天這白蟒蛇都會出洞覓食。但凡有老百姓上山進香,都會成爲蟒蛇腹中的食物。老百姓不敢去禮佛,以至於寺廟香火斷絕,沒過多久便垮塌了。法海來到當地後,與這條危害地方的大白蛇進行鬥法。修持多年的法海法力高強,白蛇不是對手。然而上天有好生之德,法海並沒有將妖孽斬殺,而是將它驅逐進江水之中。

關於這個傳說,學界還有另一種說法。

根據《高僧傳》的記載,早在法海來到鎮江雲遊八十年前,當地便出現了一位靈坦禪師。這位靈坦禪師來路不凡,據說,他是武周皇帝的侄孫,曾官拜太子通事舍人。不知遭遇了什麼變故,靈坦禪師看淡紅塵,落髮爲僧,雲遊四海。在靈坦禪師來到金山雲遊時,在半山腰上遇到一條巨蟒。爲了防止巨蟒傷人,靈坦禪師與巨蟒大戰多時,最終將巨蟒驅逐了出去。

或許是因爲靈坦禪師的威望不及後來的法海禪師,所以當地人便將這些並無關聯的人和事拼湊起來,加以杜撰,衍生出法海驅妖的版本。

明朝文人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峯塔》,可稱得上是《白蛇傳》系列傳說最原始的版本。在這個版本的傳說中,法海仍是以正面形象出現的。他與白娘子之間的恩怨,亦是出於公理正義,大有替天行道的意味。然而,不知爲何在後來,傳說逐漸變了味道,法海從一名德高望重的驅妖法師變成了惡僧。

歷史上的法海到底是什麼樣的 法海真的是拆散別人家庭的惡僧嗎 第5張

關於法海的真實身份,史學界還流傳着許多不一樣的說法。

根據《潤州鶴林寺徑山大師碑銘》的記載,法海並不是宰相之子裴文德,而是中唐時期金陵的禪師。而法海的師兄,正是高僧徑山大師。法海與徑山大師,都是牛首山威法師的弟子,法海這一代的弟子僧名中都有一個“法”字。

解放前出版的《人名大詞典》裏對“法海”條目的解釋爲:“法海,丹陽張氏子,字文允。少出家於潤州鶴林寺,該通外學,圓入一性,擅獨悟之名,剖不決之義……天寶中,預揚州法慎律師講肄,與曇一,靈一等同推爲顏冉。復與杼山畫公爲忘年交。”

還有一種說法是法海是廣東曲江人士,曾拜入六祖慧能門下修行。在六祖慧能的幾十名弟子中,法海是較有成就的一位。早年法海在大梵寺見到六祖慧能,在六祖的點化下頓悟,皈依佛門。後來,法海便追隨在六祖慧能門下聽佛理。據說六祖慧能不識字,所以法海便將恩師的講說全都記錄下來,將其整理爲《六祖壇經》。這是我國佛學領域的第一部佛經,對大乘佛教的傳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歷史上的法海到底是什麼樣的 法海真的是拆散別人家庭的惡僧嗎 第6張

前文中的每一位“法海禪師”,都是超凡脫俗,與世俗中的恩仇無牽無掛。然而,誰都沒想到法海禪師“閒目佛前坐,罵從戲中來”,成了後人嗤之以鼻的存在。

猶記得《論雷峯塔的倒掉》中,魯迅先生不止一次地提到法海,法海所佔據的篇幅遠遠超過傳說的男女主人公。在魯迅先生筆下,法海就是實打實的專制獨裁者、封建的代表人物。法海以衛道士的身份干涉民間男女的愛情,阻撓許仙與白娘子的婚姻生活。先是將無信仰主義者許仙強行扣押在佛寺,隨後,又將白娘子鎮壓在雷峯塔下。作爲思想先驅的魯迅先生,自然會希望雷峯塔早日倒塌,白娘子能夠得到解放。

平心而論,魯迅先生博聞強記,未必不知道法海形象的原始出處。既是如此,魯迅先生爲何要以法海爲反面形象,大書特書呢?通過考論可知,魯迅先生這麼寫亦是存在隱情的。魯迅先生曾經歷過一段包辦婚姻,其母在家中爲他謀了一樁婚事,也就是魯迅先生的結髮妻子朱安。然而,魯迅先生喜歡的人是他的學生許廣平。尊奉孝道的他,無法選擇自由的婚姻,所以他只能通過寫文章的方式,隱晦地表達出自己的願望。

“和尚本應該只管自己唸經。白蛇自迷許仙,許仙自娶妖怪,和別人有什麼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經卷,橫來招是搬非,大約是懷着嫉妒罷,那簡直是一定的……當初,白蛇娘娘壓在塔底下,法海禪師躲在蟹殼裏。現在卻只有這位老禪師獨自靜坐了,非到螃蟹斷種的那一天爲止出不來。莫非他造塔的時候,竟沒有想到塔是終究要倒的麼?”

歷史上的法海到底是什麼樣的 法海真的是拆散別人家庭的惡僧嗎 第7張

所以,魯迅先生所寫的,並不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法海,而是封建專制的衛道者。況且,魯迅先生筆下的內容,是建立在《白蛇傳》傳說這一基礎上的。同樣是以自己的方式演繹法海,魯迅的思想高度與現代人對法海的大肆炒作截然不同。

參考資料:

【《高僧傳》、《金山寺志》、《白娘子永鎮雷峯塔》、《論雷峯塔的倒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