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吳三桂兵力到長江南岸就停下來了 吳三桂爲什麼不願意北進

吳三桂兵力到長江南岸就停下來了 吳三桂爲什麼不願意北進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吳三桂不過長江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1673年11月21日,吳三桂從雲南起兵反清,接着開始北伐。起初幾個月,吳三桂軍勢如破竹,接連攻佔雲南、貴州、湖南、四川四省,但其前鋒推進到長江南岸時,卻停了下來,不再渡江北上。吳三桂爲什麼不願北進呢?此前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吳三桂“欲出萬全”,不想放棄根本之地雲貴。因爲吳軍全力北上,意味着棄根本。“倘若大事不順,中道受挫,就使自己陷入進退失據的危險境地。屯兵長江以南,鞏固陣地,站穩腳跟,即使大事不成,尚可‘劃江爲國’,立半壁江山。”其二,吳三桂顧慮兒子吳應熊尚在北京,希望以不過江作爲交換條件,促使清廷將吳應熊放回江南。而筆者通過對相關史料的梳理,卻有新的發現,據此認爲當時吳三桂之所以不渡江,是受到了以下兩個客觀條件的限制。

吳三桂兵力到長江南岸就停下來了 吳三桂爲什麼不願意北進

吳三桂

(一)1674年3月,清軍已在長江北岸重兵佈防

清軍入關後,在剿滅農民軍和南明各政權的戰爭中,吳三桂等漢人藩王勢力逐漸坐大,漸漸成爲威脅清朝統治的軍事力量。爲此,康熙帝於1673年春作出撤藩決定。吳三桂聞訊,開始謀劃叛亂,於這年11月起兵反清,並從雲南揮師北上,一路勢如破竹,在很短的時間內即攻佔貴州、湖南、四川等地。到1674年3月,其前鋒直抵湖北境內、長江南岸的鬆滋(今鬆滋北)。這個時候,吳軍中有人主張疾行渡江,全師北上;有人主張沿江東下,扼守運河,絕清軍南北糧道。但是,吳三桂對上述建議皆不採納,令諸將不準北進,轉而將主力屯駐湖南。

吳三桂兵力到長江南岸就停下來了 吳三桂爲什麼不願意北進 第2張

對吳三桂此舉,國內清史專家的觀點大同小異。其中,李治亭的看法很有代表性。他根據《四王合傳·吳三桂傳》《廣陽雜記》《清鑑綱目》等文獻的記載,認爲吳三桂此舉是犯了軍事保守主義的錯誤,過於求穩,以至錯過了良機。因爲,“此時(1674年3月),清軍未集,江北已是風聲鶴唳,人心不固。如能迅速渡江,獨佔長江之險,軍事主動權穩操在手,並在政治上進一步擴大影響,動員江北乃至黃河流域的漢官漢將參加,清朝將無法收拾局面,勢必繼續退至黃河北岸,以圖固守。”吳三桂軍再趁勢“北涉黃河,直逼北京,可收全勝之局”,比屯駐湖南的選擇要好得多。

另一位專家劉鳳雲也認爲,“是時,清廷聞變倉促,不及佈防,‘京兵未出,諸道兵未集,地方處處無備’。吳三桂無論長驅北上,還是順流東下,都可得逞一時。”

很明顯,李、劉兩人均認爲,1674年3月吳三桂軍飲馬長江,翹首北望時,不該停下來,應該渡江北上。理由是這時清軍驚慌失措,準備不足,不及佈防,如吳三桂軍渡江北上,必將勢如破竹。

但問題是,此時清軍真的不及佈防嗎?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將相關史料梳理一遍,看看雙方的部署、行動情況

1673年11月21日,吳三桂軍起兵反清。同年12月1日,吳軍自雲南發兵北伐,向清朝展開了戰略進攻。12月11日,吳軍前鋒到達貴陽,貴州提督李本森等清朝官員不戰而降。12月20日,吳軍到達鎮遠,並由此地分兵兩路北上,吳三桂親率吳軍主力,爲東路軍,進攻湖南;王屏藩率吳軍一部爲西路軍,進軍四川。

1673年12月21日,即吳三桂軍從貴州鎮遠分兵北上的第二天,清廷接到了吳三桂反叛的消息,很快作出了針對性部署。當時,康熙帝和廷臣對吳軍的進攻方向進行了預判,認爲接下來吳軍必犯湖南,並很可能渡江北上。而荊州(湖北江陵)位於湖北省中部偏南,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西部,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粵,古稱“七省通衢”, 系長江南北咽喉要地,關係最重,必須優先設防。因此,康熙帝即令前鋒統領碩岱率每佐領前鋒兵1名(574個滿蒙佐領×1=574人),兼程前往荊州。隨後,伺機由荊州再進至常德(湖南常德),“以遏賊勢”。

康熙帝視荊州爲最重要的戰略要地,雖然之前已派碩岱率精銳防守,猶感不足,12月24日又再派多羅順承郡王勒爾錦爲“寧南靖寇大將軍”,率滿洲與蒙古八旗每佐領前鋒各1名(574個滿蒙佐領×1=574人),護軍各7名(574個滿蒙佐領×7=4018人),驍騎各10名(574個滿蒙佐領×10=5740人)、漢軍每佐領驍騎各5名(漢軍佐領212×5=1060人),總兵力計11392人,開赴荊州。

前鋒統領碩岱奉命後,率部於12月28日啓程,1674年1月24日抵達荊州。而多羅順承郡王勒爾錦部,分兩批前往荊州。第一批,其先頭部隊由護軍統領伊爾度齊、額司泰等率領,於1674年1月3日啓程,相繼於2月1、2、6日到達荊州;第二批,勒爾錦於1月10日親率主力出征,經過2個月的行軍,3月11日抵達荊州。

再說說吳三桂軍這邊,自鎮遠分兵以來,吳東路軍一路疾進,分別於1673年12月29日、1674年1月攻佔湖南沅州、辰州。而後,吳東路軍又從辰州分路前進,以夏國相部進攻常德、澧州;以吳應麒部攻打嶽州,以吳國貴部進攻衡州。吳東路軍攻勢迅猛,相繼攻佔常德、澧州、嶽州、衡州、長沙等地,到1674年3月,不但攻陷湖南全境,還佔領了湖北的鬆滋等地,兵抵長江。(這期間,吳西路軍也攻佔四川,並由保寧趨漢中。)但這個時候,清軍八旗精銳碩岱部及勒爾錦部,已抵達長江北岸的荊州佈防。

也就是說,1674年3月吳軍進抵長江南岸時,清軍在長江北岸並非沒有佈防,而是完成了重兵佈防。況且,之前吳軍雖所向披靡,連佔滇、黔、川、湘四省,但他們面對的都是戰鬥力不強的清綠營兵,並沒有與清朝精銳的八旗軍交過手。而此時在長江北岸荊州佈防的清軍爲八旗精銳,一旦吳軍渡江,他們就將直接面對這些八旗軍的挑戰,勝算很小。因爲,三藩之亂時,八旗軍的訓練、裝備、體力、戰鬥意志、集體榮譽、士氣均遠勝綠營兵。對此,吳三桂十分清楚。當手下諸將要求渡江北進時,吳三桂密誡道,“你等不知虛實,我與他(指八旗軍)同用兵多年,其騎射是最不可當的。如今我們依山阻水,還可以自守,若到平原,你們如何敵得過他?”(《文獻叢編增刊》,《清三藩史料》,第203頁)

吳三桂兵力到長江南岸就停下來了 吳三桂爲什麼不願意北進 第3張

八旗兵

(二)吳三桂基本部隊少,還需要時間消化新收編部隊

吳三桂剛從雲南起兵的時候,兵力較少。據清人靖道謨著《雲南通志》記載,當時吳三桂直轄的部隊分爲兩部分:一是平西王吳三桂藩兵(即平西王府親兵)約8400多人;二是吳三桂直轄的綠營兵“雲南援剿四鎮”,每鎮兵員定額3000人,四鎮共有兵員12000人。吳三桂藩兵和“雲南援剿四鎮”兩者相加,約有2萬多人。

有讀者看到這裏,可能覺得很奇怪,吳三桂只有區區2萬多人,何以能拋起這麼大的風浪。別急,且聽筆者慢慢道來。吳三桂起兵反清後,隸屬清廷、駐防雲南的綠營兵2標8鎮2協5營計29600人很快投降吳三桂。而吳三桂軍打到貴州後,貴州的綠營兵約3萬人也不戰而降。吳三桂軍一下子就擴充到了8萬人。後來,吳三桂軍又收編了四川的綠營兵約3萬人,並收降了湖南的大量綠營兵,到1874年3月,吳三桂的兵力擴大到12萬人以上。

而吳三桂新收編的滇黔綠營兵裏面,約有1萬多人是原吳三桂直轄的綠營兵“忠勇五營”、“義勇五營”改編的(清廷爲削弱吳三桂軍事實力,分別於康熙4、6、7年將“忠勇五營”、“義勇五營”脫離吳三桂的指揮,改編爲隸屬清廷的部隊)。這1萬多人和吳三桂直轄的2萬多人一道,構成吳三桂的基本部隊,是吳軍中戰鬥力強、忠誠度高的部隊,也是吳三桂可以放心用來打硬仗,還能威懾新收編部隊的武裝力量。而其他新收編的部隊兵力雖多,但戰鬥力、忠誠度相對較差,吳三桂不敢馬上放手使用,還需要時間消化這些部隊。

因此,吳三桂若以新收編的部隊渡江,完全沒有勝算;若以自己的基本部隊渡江,不但勝算小,而且萬一失利,還將造成全局崩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