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吳三桂造反巔峯時佔據佔據半壁江山 吳三桂最後爲何兵敗

吳三桂造反巔峯時佔據佔據半壁江山 吳三桂最後爲何兵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吳三桂造反,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歷史上有爭議的人有很多,明末清初的吳三桂就是其中之一。在衆多古代電視劇題材中,吳三桂均以奸臣並試圖謀反的形象出現,於是就成爲了古代臣子中不忠不義的代表。甚至在現在,出現了用“吳三桂”的名字來攻擊對方的說法。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吳三桂這個人物十分複雜,既有鐵血柔腸,也有梟雄氣概。只是無奈,在掌握清朝大半江山之後,因爲某些原因,短時間內一代梟雄飛灰湮滅。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稱霸一時的人物頓時覆滅?

吳三桂造反巔峯時佔據佔據半壁江山 吳三桂最後爲何兵敗

吳三桂,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小時候就十分的驍勇善戰,不畏強敵,善於騎馬射箭,聞名於鄉里。在吳三桂少年時期,他的父親吳襄奉命帶兵出關巡視,不料中了皇太極軍隊的埋伏,當時的守城將領以敵方人多勢衆爲由,拒絕開門救吳襄。於是,吳三桂率領家丁二十人,衝出城門殺進敵方救出父親,衝破重重包圍回到自己領地。從這件事就知道,吳三桂的英勇與膽量是同齡人不能比擬的。

吳三桂造反巔峯時佔據佔據半壁江山 吳三桂最後爲何兵敗 第2張

明代末期早已是風雨欲來風滿樓,內憂外患使得這個國家搖搖欲墜。當時有三方勢力,一個是風雨飄搖的明朝,一個是農民軍的李自成,最後是來勢洶洶的多爾袞。這時,吳三桂投靠了清朝軍隊,引起入關。並且還逼迫緬甸王交出南明永曆帝,之後絞殺。就是因爲此舉動,吳三桂就從原來正面的形象轉變爲人人唾罵的奸臣。其實,他降清的原因也可以理解,只是有太多的寧死也要忠君的人物,反襯出他的反面性。

吳三桂造反巔峯時佔據佔據半壁江山 吳三桂最後爲何兵敗 第3張

之後,吳三桂並沒有老老實實的俯首稱臣,成爲清朝的得力干將。他暗中培育精悍部隊,人數高達四十餘萬,牢牢掌握了雲貴一帶,作爲自己牢不可破的領地,強壯的實力成爲了康熙的眼中釘肉中刺。吳三桂再一次謀反,打着反清復明的稱號,前期作戰勢如破竹,迅速的掌握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可是最後爲何以失敗而告終呢?

吳三桂造反巔峯時佔據佔據半壁江山 吳三桂最後爲何兵敗 第4張

第一,策略失誤。吳三桂老謀深算,是當時一流的軍事指揮家,在衆多的大作戰中,勝多負少,他的反清復明的成果,要遠遠多於明朝歷次反攻敵人的成果。在如此大好的形勢下,如果他能夠像明朝開國皇帝一樣敢闖敢幹,直取荊州襄陽,順江而下阻斷河運,攻戰江南等一代富有之地,清代王朝的敗局就成爲定局。可惜的是,吳三桂已經年老,一心只想圈地爲王,之後傳給子孫後代,才造成全局失敗的場面。

吳三桂造反巔峯時佔據佔據半壁江山 吳三桂最後爲何兵敗 第5張

第二,軍事武器落後。清朝是馬上打天下,與明朝交戰多年,自然清楚對方的優勢。清朝統治者對於明朝“紅夷大炮”的威力十分震懾,於是吸取了前人作戰經驗,一直致力於研究這來自於西方強大的軍事武器,久而久之,火藥裝備武器就成爲了清軍作戰的一大軍事王牌。這殺傷力十足的作戰工具怎麼可能會和吳三桂共享,即使吳三桂再怎麼發展軍事,當兩軍臨江對峙,軍火的殺傷力與威懾力就顯現出來,於是出現了軍心動搖渙散,逃兵不斷。

吳三桂造反巔峯時佔據佔據半壁江山 吳三桂最後爲何兵敗 第6張

第三,結盟失敗。當時能夠和清朝相抗衡的還有一方,就是臺灣的鄭經。他已經攻打下江西浙江一帶,直逼江南。同樣的,耿精忠也在攻打南方一代,兩家爲敵。此時吳三桂給鄭經寫信,希望兩家和好,一起攻打空虛無人的遼東,因爲遼東是滿清興起支援,如果能攻打下來,清朝一定會大傷元氣。可惜的是,鄭經並沒有全局的戰略,依然我行我素。之後,耿精忠在作戰時負面受敵,向清朝投降,鄭經一看,於是也跟着投降,退回了臺灣,只剩下了吳三桂孤軍作戰。見大勢已去,吳三桂在臨死前幾個月,稱帝以自我娛樂。

吳三桂造反巔峯時佔據佔據半壁江山 吳三桂最後爲何兵敗 第7張

第四,後繼無人。吳三桂有兩個兒子,長子去了和碩公主,成爲駙馬常駐北京,實際爲在京人質。吳三桂害怕清朝趕盡殺絕,爲了保住自己最後一點香火,將次子改名隱居,避難求生。試想一下,如果吳三桂有個精準能幹的繼承者,就按照他壯年時期的能力水準,平定軍內渙散人心,最後的結局還真的說不準。

吳三桂造反巔峯時佔據佔據半壁江山 吳三桂最後爲何兵敗 第8張

最後,我們再設想一下,如果吳三桂沒有出生在朝代交替時期,他可能一生不會經歷叛變再叛變的事情,憑藉自己一身本領保家衛國,何嘗不是一代英雄豪傑呢。這個曾經一度指點江山的梟雄,最後落得勢窮病死的結局,也是可悲可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