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吳三桂當初差一點就擊敗康熙 吳三桂最後爲何失敗了

吳三桂當初差一點就擊敗康熙 吳三桂最後爲何失敗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吳三桂和康熙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吳三桂差點就能打敗康熙,爲何後來會功敗垂成?

回顧歷史,總是有那麼多的惋惜與嘆息。想那強漢獨強而亡,看那盛唐因亂而衰,亦是富宋的積弱久矣,以及最後明代自縊的崇禎皇帝,每每觀之,甚爲嘆息。對於明代的迅速滅亡,以及清代的統一天下,從古至今,有不少專家和學者對其作出了深入的研究。而在其中,有一個歷史人物走進了世人的眼中,那就是吳三桂。有詩云:“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爲紅顏。”這句話所描繪的人物就是指的吳三桂。這也是大多數人所瞭解的吳三桂。都瞭解他是一個爲了自己的愛妻,滅了大順朝的人。

吳三桂當初差一點就擊敗康熙 吳三桂最後爲何失敗了

但是你瞭解嗎?在歷史當中的吳三桂,也是差一點就能滅了大清王朝的人。吳三桂差一點就能滅了由千古一帝康熙所領導的大清帝國,只惋惜他因爲一個錯誤的決策,導致了滿盤皆輸,一敗塗地。到底是什麼錯誤的決定使得吳三桂失敗的呢?下面就由我來爲大家講解一番吧。

爲紅顏一怒,成藩王大位

首先我們先簡單的瞭解一下吳三桂。吳三桂,字長伯,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的政治和軍事人物。他的父親是曾任錦州總兵的吳襄。因此,吳三桂將門出身,年少就能練就一身武藝和騎射,這也爲其的軍旅生涯奠定了基礎。後來,吳三桂在崇禎皇帝年間,高中了武舉人,又屢建奇功,因此被升任寧遠團練總兵。

後來,明代末年,農民軍起義不斷。其中,最具有實力的就是李自成所領導的大順軍。後來正是由李自成所帶領的大順軍攻入了京城,使得崇禎皇帝自縊。事已至此,本來就僅僅是中原地區正常的改朝換代,只不過是由大順取代了大明,由朱姓天下,變成了李姓天下。而關外的吳三桂也是看的清楚,有着投靠大順的想法。要真是這樣,或許也真就沒有滿清什麼事情了吧。

吳三桂當初差一點就擊敗康熙 吳三桂最後爲何失敗了 第2張

可是,歷史總是那麼不如人意,只能讓後人去無限的遐想。攻入京城的李自成或許惦記起了陳圓圓的美貌;又或者是擔心吳三桂難以控制,怕他和明軍南北夾擊大順;又或者是其他的什麼原因。李自成居然殺了吳襄滿門,還強行的霸佔了吳三桂的妻子陳圓圓。故此,便有了開頭詩詞所言的那一幕“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爲紅顏”。

這可不僅僅是吳三桂的隨便一怒,他這一怒,便起兵造反,歸降了大清王朝,並引清軍入關,這徹底改變了明末的結局。後來的故事,便正如我們所瞭解的那樣,吳三桂同清軍一起,參加了山海關之戰,並打敗了李自成,消滅了李自成的勢力。最終,他替清代殺害了南明的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因功被封爲平西王,鎮守雲南。並且同當時的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一起,一人在雲南,一人在福建,一人在廣東,成爲了當時天下的三大藩王,合成三藩。

吳三桂當初差一點就擊敗康熙 吳三桂最後爲何失敗了 第3張

引三藩之亂,威大江以南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歷史的軌跡卻常常如出一轍。曾經,商湯被藩周所滅,大漢受七國之亂,而那西晉更是引起了八王之亂,導致漢家衰微,五胡亂華。因此,可以見之,往往存在強大藩王的朝代,那些藩王總會成爲不穩定的因素。

在吳三桂成爲了藩王以後,順治帝在位時期,因爲考慮到吳三桂手中握有兵權,因此對其採用了懷柔的手段,對其加以控制。而到了康熙在位,因其本就少時爲帝,血氣方剛,又瞭解大清飽受三藩困擾,便決定裁撤三藩。削藩,削的是什麼?是王位,是軍權,是他們的命。這嚴重動了藩王的利益蛋糕。因此,吳三桂對朝廷的削藩政策並不服氣,又或者是他早就蟄伏了多年,便藉助這個由頭,起兵率先造反,自稱爲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事已至此,三藩之亂正是開啓,清代康熙時期的最大的兵變就此拉開了序幕。

吳三桂當初差一點就擊敗康熙 吳三桂最後爲何失敗了 第4張

起兵之初,或許是吳三桂蓄謀已久,亦是清帝康熙年少缺乏經驗,導致清廷準備不足,而吳三桂蓄勢待發,宛如猛虎,虎嘯山林。僅僅數月,吳三桂便一舉攻克了貴州和湖南等地區,在長江與荊州的清軍隔江而望。此外,他更是派遣大將,成功的拿下了川蜀之地。與此同時,三藩的另外兩王靖南王和平南王也紛紛響應,分別在福建和廣東發兵聲援。尤其是靖南王,其兵鋒勢如破竹,更是打入了江南兩浙和江西東部,差一點就飲馬長江。

除此之外,因爲清代在中原統治時間不長,地方統治方式對待漢人殘暴,百姓都仍就懷念着明代。而漢家的有志之士更是紛紛揭竿而起,地方漢家州長,總兵也紛紛響應,打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來尊吳三桂爲大將軍。更有甚者連臺灣的鄭家都響應吳三桂的號召,準備帶領檯灣大明之兵,反清復明。

劃江而治,延誤戰機

因此,當時中原之地,尤其是長江以南的形式一片大好。清廷的統治力甚至幾乎要脫離南方諸省,而且清廷準備不足,防線空漏,地方人心叵測,難以一時間抵禦吳三桂以及諸多反清復明的起義軍。而這時吳三桂的衆多將軍謀士紛紛請戰,有的希望在荊州集結兵力,一鼓作氣與荊州清軍決戰,直接打過長江直逼京師,將滿清趕出關內。有的希望吳三桂能夠效仿當年的漢高祖劉邦,漢昭烈帝劉玄德,去從西川之地,出兵攻取漢中,進而出兵關中,佔據長安,立於不敗之地,積攢實力,待天下有變,奪取天下。

吳三桂當初差一點就擊敗康熙 吳三桂最後爲何失敗了 第5張

而吳三桂最倚重的謀士,則指出可以沿着長江,順流而下,先攻取江西,與靖南王會師合兵,再攻取江南諸州,拿下南京,切斷清王朝的糧道命脈,據江而守,以待天時,北伐中原,反清復明。這些方案在當時無疑都是極好的,都是的的確確有可能幫助吳三桂推翻清代,統一天下的。這時候,或許就有朋友要問我了,哎不對啊,你明明說吳三桂做錯了,失敗了啊,可是我看這些方案都是有可行性的啊?

這些方案確實沒錯,但是惋惜,吳三桂卻全部都並未採取,而且僅僅聚兵於荊州對岸,按兵不動長達三個月。沒錯,就是三個月,正所謂兵貴神速,一鼓作氣,而這也就給了清王朝機會。那這三個月吳三桂在幹嘛呢?這也就是吳三桂所做錯的決定。他居然放棄了大好優勢,去跟康熙談人生!談什麼人生?吳三桂居然打着和清王朝議和,想要同清王朝劃江而治,並且讓清王朝放回吳三桂的質子。

吳三桂當初差一點就擊敗康熙 吳三桂最後爲何失敗了 第6張

可笑,他一個五十歲的糟老頭居然想和康熙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講人生。康熙根本就不理會他,跟着他拖延時間,待一切都籌備好後,殺掉了吳三桂的質子和孫子。事已至此,大好形勢全無,清代也準備恰當,而義軍內部卻開始分崩離析。最終,被清王朝一一消滅。

結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都能聽到一句就是“選擇大於努力,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命運”,放在吳三桂身上,可以說是非常的貼切。吳三桂放任大好的機會白白流失,任由清王朝準備力量,而不是在清王朝來不急準備的時候,直接賦予致命一擊,可謂是遺憾終身,更是遺憾千古。最後我想問一下各位讀者朋友,如果你是吳三桂,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