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三藩之亂吳三桂不可一世 吳三桂最後爲什麼會失敗

三藩之亂吳三桂不可一世 吳三桂最後爲什麼會失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三藩之亂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第十一次請求告老還鄉,想把王位傳給兒子尚之信。康熙同意尚可喜回老家,但是不同意尚之信繼承王位,想要藉此機會削藩,於是引發了三藩之亂。

三藩之亂爆發之後,清朝頓時失去了半壁江山,局勢一片糜爛,吳三桂飲馬長江,不可一世。當時福建有靖南王耿精忠、臺灣有鄭經、廣西有尚之信、陝甘還有王輔臣。清朝朝野一片譁然,不少大臣都主張割地求和。然而,僅僅三年,反清聯盟的大好形勢就變成了吳三桂和清朝單挑了。就這樣,吳三桂的勢力還堅持了五年才被平定。

其實,從三藩之亂開始,失敗就已經註定,其實就連吳三桂自己也不相信可以推翻清朝,他所追求的不過是劃江而治。

三藩之亂吳三桂不可一世 吳三桂最後爲什麼會失敗

總的來說三藩之亂的失敗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反清聯盟中有兩個巨坑

一個坑是鄭經,他是鄭成功後人,當時佔據臺灣。雖然是反清的力量,但是在三藩之亂中他一直在扯後腿。鄭經別的地方不打,專打福建。福建是靖南王耿精忠的地盤啊,搞得耿精忠壓根就沒有出兵打清朝,就在家裏和鄭經死磕了,結果康熙佔了大便宜。

1676年初,清朝安親王嶽樂、康親王傑書、貝子傅喇塔、浙江總督李之芳四部兵馬合圍福建的耿精忠,此時鄭經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清軍在北邊打耿精忠,他在南邊打,搞得他好像是清軍的盟友一般。耿精忠腹背受敵,最後投降了清朝。而鄭經也沒有什麼好果子吃,佔領耿精忠的地盤全都被清軍拿了回去,三藩之亂過後,臺灣也被平定了。

所以說,東南方向的反清軍隊,幾乎就是死於內訌了,只堅持了近一年的時間。倘若耿精忠和鄭經能夠合作,憑藉鄭經麾下的水軍從海上奪取江南之地,清朝失去賦稅之地,將會陷入巨大的被動,那仗就好打了。

三藩之亂吳三桂不可一世 吳三桂最後爲什麼會失敗 第2張

第二個坑就是尚之信,這位從始至終就抱着坐山觀虎鬥的心思,想要坐收漁翁之利。雖然康熙不讓尚之信繼承平南王的爵位纔是三藩之亂的導火索,但是吳三桂起兵造反之後,尚之信並沒有隨之起兵與之呼應。導致吳三桂不能專注北伐,還要提防東南。

耿精忠戰敗之後,尚之信隨即宣佈起兵反清,然而他只是在喊喊口號而已,並沒有派出一兵一卒支援吳三桂。最坑的就是,尚之信最後沒打一仗,直接投降了清軍,吳三桂一口老血噴出啊。

三藩之亂中,耿精忠和尚之信都沒有對清朝產生多大的威脅,兩年就被平定了,剩下的時間其實就是吳三桂在和清朝單挑。所以三番之亂看似聲勢浩大,其實吳三桂手中的籌碼還是隻有他自己手中的兵馬。

三藩之亂吳三桂不可一世 吳三桂最後爲什麼會失敗 第3張

二、吳三桂打不起持久戰

1、經濟撐不住

吳三桂的地盤雖然很大,但卻是西南方的版圖。除了大本營雲南之外,還有廣西、貴州、四川、湖南以及陝、甘一帶,當時這些地方都非常貧瘠。由於最接近江南的耿精忠迅速戰敗,反清勢力沒能把富庶的江浙地區拿下來。國內的賦稅來源和糧食產地都還在清朝手裏捏着。而三番素有“天下財賦半耗於三藩”之說,可想而知,憑藉着西南之地的賦稅財富是養不起吳三桂的大軍的,所以吳三桂打不起持久戰。時間一久,他就要被自己的軍費給拖垮。

三藩之亂吳三桂不可一世 吳三桂最後爲什麼會失敗 第4張

2、年紀撐不住

吳三桂起兵的時候已經66歲,年近古稀,古人活到這個年紀已經是接近壽終正寢了。而康熙才24歲,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康熙可以打消耗戰,慢慢和吳三桂耗着,但是吳三桂卻拖不起,他本來身體就不好,孫子吳世璠年紀尚小,又沒有威望。所以吳三桂耗不起,必須在死前結束戰爭。所以吳三桂起兵初期打的很猛,打得清軍“五千裏無只騎攔截”。

1678年,吳三桂稱帝,派遣大將馬寶領兵5萬攻打永興,先是擊敗了清軍前鋒都統宜里布和護軍統領哈克三,隨後又大敗清軍援軍。

此後吳三桂親自率十萬大軍向南突進,重挫清軍,佔據兩廣之地。

這兩次大勝,打得清軍丟盔棄甲,吳軍一掃頹勢。如果能繼續進攻或許可以擴大戰果,可惜的是吳三桂太老了。

1678年8月17日,吳三桂剛稱帝了6個月就病死在了前線軍中,吳軍倉皇撤退,回擁立15歲的吳世璠繼承皇位。從此,吳軍轉入被動挨打的局面,領土被鯨吞蠶食,三年就被平定了。

三、吳三桂不得人心,士大夫和百姓都不支持他

吳三桂投降清朝,放清軍入關屠戮中原,最後更是斬殺了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因此漢族士大夫深恨之。

吳三桂起兵之前,合法擁有的兵馬有4萬左右,後來爲了造反大肆徵兵。起兵的時候號稱有20萬兵馬,其中當然是有水分的,不過就算是打個對摺也有十萬兵馬了。吳三桂以以雲南彈丸之地養了十萬兵馬,這就是窮兵黷武啊,因此對境內的百姓盤剝非常嚴重,雲貴百姓深恨之。

吳三桂降清復叛,滿清貴族原本視其爲奴才,之後視其爲死敵,再加上漢族士大夫和百姓不支持他,可以說吳三桂是孤家寡人,不得人心。這樣一來,起兵失敗也就不難理解了。

三藩之亂吳三桂不可一世 吳三桂最後爲什麼會失敗 第5張

四、吳三桂失去了進取之心,被康熙耗死

其實吳三桂對局勢也有着非常清醒的認識,他抱着“事縱不成,可劃長江而國”的心思,飲馬長江之後,就不再北進。因爲此時他已經是全軍出動,但是清朝在山西和山東都還駐有重兵。吳三桂已經是底牌盡出,康熙還有牌沒打完。因此渡過長江繼續北伐是對吳三桂不利的,固守地盤和清朝談判,維持現有的戰果才符合吳三桂的利益。

於是吳三桂將大軍囤於湖南一線,以嶽州爲中心打造防線,和清軍相互消耗起來。即便是清軍將大批兵力投入西北和東南戰場,吳三桂主力也堅決不北伐,只是固守已有的地盤。此時的吳三桂已經失去了進取之心,只想在談判中維持現有的戰果。於是清軍就這樣騰出手來消滅了西北的王輔臣和東南的耿精忠。

其實,在南方的清軍一潰千里的情況下,當時滿朝的大臣也主張“議和”和“分封”。誰知道,康熙這個不肯妥協的,誓和“叛賊”死磕到底,最後耗死了吳三桂。

三藩之亂吳三桂不可一世 吳三桂最後爲什麼會失敗 第6張

綜上所述:

三藩之亂,雖然聲勢浩大,其實更多時候卻是吳三桂和清朝在單挑。吳三桂飲馬長江,看似風光無限,其實已經是底牌盡出。在沒有取下江南的情況下,吳三桂經濟上耗不過清朝,再加上得不到士大夫和百姓的支持,自己也失去了進取之心,只想着“可劃長江而國”,最後被康熙“耗死”。隨着吳三桂的病逝,吳周帝國很快隨之煙消雲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