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英國名將克萊武簡介:用三十年讓印度淪爲殖民地

英國名將克萊武簡介:用三十年讓印度淪爲殖民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英國名將克萊武的傳奇一生:克萊武在歷史上使一個怎樣的人?

如果不是來了印度,他生命中的這30年肯定會是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樣子

羅伯特克萊武算不上長壽,因爲他只活了49歲。不過他一生的經歷之豐富,是很多94歲的人都無法比得上的。

來到印度

1744 年夏天,19歲的克萊武乘坐的船終於結束了長達數月的海上航行,停泊在了印度的馬德拉斯。克萊武的父母爲此長出了一口氣。實際上,在當時前往印度的英國人 中,除了想來這裏撈一筆橫財的野心家外,還有不少像克萊武一樣的“壞孩子”。即使他們不能在印度闖出點什麼名堂,至少他們的父母也能夠落得個眼前清靜。

年輕的克萊武的確配得上“壞孩子”這個稱呼。作爲英國鄉下一個普通鄉紳的兒子,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惡棍。早在13歲的時候,他就組織了一幫比他大的孩子,在 家鄉到處敲詐勒索,幹了不少壞事;而他爲了追求刺激把自己懸掛在教堂雕像之下的舉動,更是差點嚇出了人命。所以,當他被父母強行送上開往印度的船時,他家 鄉的父老們甚至還舉行了一個小小的慶祝儀式。

現在,沐浴在印度溼熱海風中的克萊武,已經是東印度公司的一個文書了——這個別名抄寫員的工作,幾乎是公司裏最低級的職務。文書克萊武站在金色的沙灘上,遠遠地眺望着東印度公司在這裏的工廠所在地聖喬治堡,打量着城堡內外富麗堂皇的英國人住宅,開始憧憬起了自己的未來。

英國名將克萊武簡介:用三十年讓印度淪爲殖民地

  強大的公司

在那個時候,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勢力比起一百多年前已經有了極大的擴張。1668年,公司就把在印度的貿易點從蘇拉特遷到了地理位置更加優越的孟買,這 使得他們佔據了非常有利的戰略地位。當然,英國人不會僅僅滿足於在印度西海岸的發展,因此,他們很自然地又把觸角伸向了東岸——在馬德拉斯設立了聖喬治堡 之後,他們最終涉足了覬覦已久的孟加拉這塊印度最肥沃富饒的土地,並在那裏建立了以後成爲印度人口最多、規模最大城市的加爾各答。

莫臥兒王朝的逐漸衰敗也成就了東印度公司的擴張。各地王公貴族的自立山頭、朝廷內部腐朽奢華的生活和嚴重缺乏戰鬥力的軍隊,都使得皇帝無法對來自歐洲的生意 人進行更多的限制,反而不得不一點點滿足他們的各種要求。這導致了印度的航海權、貿易權都被歐洲人壟斷,他們一方面通過這種壟斷獲取鉅額利潤,另一方面又 通過這種壟斷打壓印度本地商業資本家。

最初只關注經濟利益的重商主義思想在逐漸消退,英國人認識到, 通過控制印度的財政、稅收和土地所有權來獲利,遠比辛辛苦苦地做生意來得簡單——雖然他們的所謂做生意事實上也是半強迫式的低買高賣。英國和法國的東印度 公司都開始組建起了龐大的軍隊,嘗試壟斷一些印度領土上的稅收。他們從一個商業機構,演變成了具有很多特權的殖民力量。

 初涉戰陣

雖然在勢力如此強盛的公司工作,但克萊武顯得並不開心。每天一成不變地記錄紡織原料數量和抄寫發票這種枯燥的生活,甚至讓他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在剛到印度 的頭兩年裏,他曾經兩次自殺未遂,而原因居然都是奇蹟般的槍支啞火。在克萊武看來,這可能是命運對他還有更爲重大的安排,所以最終放棄了自殺的念頭。

1746 年,英國人與法國人之間因商業利益上的矛盾而長期存在的敵對情緒激化,法國人攻佔了馬德拉斯。克萊武成功逃脫,來到英國人在南邊的另一個營地聖大衛堡,並 參與了那裏的防禦作戰。從小打架鬥毆養成的不要命的脾氣,被大家認爲是“天生具有軍人氣質”,他因此成爲了軍隊的掌旗官。在此之後,一場面對法軍偷襲而堅 守陣地的戰鬥,讓他聲名大漲。

此後不久,和平協定的簽署使馬德拉斯重歸英國人,克萊武被提升爲軍需官,負責採購軍隊的食物以及生活必需品。這個職位不但爲他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利益,也讓他學會了與印度當地人打交道的方法。這段經歷爲他積累了終生受用的財富。

英國名將克萊武簡介:用三十年讓印度淪爲殖民地 第2張

  奇襲阿爾果德

爲了最大限度地壓制對手和壯大自己,英法兩國一直在暗中較勁。分屬兩國的兩個東印度公司想出了各種方法來干預印度地方事務,扶持各自在印度王室和地方王公之間的勢力,以訓練當地士兵的名義來控制當地軍隊都成了它們最常用的手段。

這樣的明爭暗鬥在1751年時集中到了特里奇諾波利,這座堅固的城市是親英國的納瓦卜(王公)穆罕默德阿利最後的據點,而當地另外一股親法國的勢力正帶領 法國士兵在圍攻它。這年7月,帶着小型船隊採購軍需用品的克萊武來到了這裏,阿利像盼到了救星一樣。他希望克萊武能帶兵襲擊法國人的駐地阿爾果德,以緩解 特里奇諾波利的危機。

9月6日,一支看起來更像是殘兵敗將的隊伍從英軍大本營出發了。300名打着赤 腳的印度士兵和200名紀律散亂的英國士兵結伴開始了他們的進攻阿爾果德之旅。天氣變化多端,一會是烈日當頭的酷熱,一會是電閃雷鳴的暴雨,糟糕的道路上 更是泥濘一片。不過這些似乎都沒能阻止這支隊伍前進的腳步。出發6天后,他們已經離阿爾果德的城門很近了。

讓克萊武有些意外的是,阿爾果德此時竟然已是一座空城——駐紮在這裏的上千名印度和法國士兵已經全部撤退到了離城不遠的一處營地。原來,正是由於惡劣的天氣 條件,使得敵人派出的偵察兵無法準確地判斷克萊武所率軍隊的數量。出於恐懼,他們主動放棄了城市,讓克萊武不費一槍一彈就佔領了阿爾果德。

在此後的幾個月時間裏,克萊武沉着地指揮着自己在人數上處於明顯劣勢的隊伍,一次次打退了敵人的反攻,保住了阿爾果德。

克萊武的所作所爲得到了穆罕默德阿利的衷心感謝和高度評價。這位納瓦卜賞賜給克萊武所代表的東印度公司很多的土地,並授予了克萊武本人“常勝將軍”的稱號。

  陶拉的反抗

1753 年,28歲的克萊武回到英國,他受到了英雄一般的對待。爲了躋身上流社會,他全力投入了英國議會下院的議員選舉。不過,在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以及將 他在印度當軍需官時通過各種手段辛苦積攢的錢財花費一空後,他依然沒能實現這個願望。而此時,英法之間的矛盾正愈發尖銳,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一觸即發。無 奈之下,他接受了在皇家陸軍裏擔任中校的任命,併成爲了東印度公司駐聖大衛堡的總督,重返印度這片曾給過他無限光榮的土地。

此時,在印度,最大的危機在孟加拉孕育。當地年輕的納瓦卜西拉吉陶拉對歐洲人長期的蠻橫無理和瘋狂搶劫感到無比憤怒,具有獨立思想的他立志要把這些侵略者驅逐出自己的領地。

他採取的第一項行動是要求在孟加拉的英國人和法國人立即拆除他們在加爾各答修建的軍事防禦工事。這個要求遭到了歐洲人的拒絕,這讓陶拉更加憤怒。

1756 年6月,在正式即位後僅僅2個月,陶拉開始採取行動。激烈的戰鬥在加爾各答展開,陶拉率領的5萬大軍只用了幾天時間,就攻下了被英國人認爲是堅不可摧的加 爾各答,並把抓獲的英國人通通關進了後來被稱爲“黑洞”的軍事監獄。由於這個監獄的通風條件非常差,最終導致了大量英國犯人的死亡。

這就是印度歷史上非常著名的“黑洞”事件。這件事嚴重地打擊了英國人的自信心,但同時也激起了他們強烈的反印情緒。克萊武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回到印度的,打敗陶拉並且重佔加爾各答,就成了他必須面對的一項任務。

  決戰普拉西

克萊武明白,雙方在軍事實力上差距明顯:自己只有3000士兵,其中包括800名英國士兵和2200名印度士兵;陶拉則統率着5萬大軍,包括35000名步 兵和15000名騎兵。而且,聰明的陶拉在當時經過審時度勢,制訂了聯法抗英的策略,因此他的部隊裏還有數十名法國軍官負責指揮印度士兵使用火炮。

雖然不至於被這種巨大的兵力懸殊嚇破膽,但克萊武也明白,硬碰硬的戰鬥方式不會讓自己佔到什麼便宜。不過不要忘記,這位當年的軍需官在長時間和本地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已經非常熟悉印度人的心理,知道他們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因此,克萊武爲這場戰鬥做了一些祕密的準備。

1756 年6月23日,雙方在普拉西擺開了陣勢。普拉西位於加爾各答北面的巴吉拉蒂河畔,雙方在相距不到一公里的地方紮營對峙,一邊是克萊武的3000士兵,一邊 是陶拉直接指揮的2000戰士——其他的印度士兵由陶拉手下的米爾賈法等4位軍事長官率領分佈在四周,隨時候命支援。

英國名將克萊武簡介:用三十年讓印度淪爲殖民地 第3張

隨着法國人指揮的印度炮兵發出了第一炮,普拉西之戰正式打響。雙方先是用火炮互相轟擊,由於英國人的火炮數量少、口徑小,有些招架不住,因此不得不在半小時後退到一片土牆之後躲藏起來。藉助這個有利的地形,他們打退了印軍的幾次衝鋒,雙方陷入了僵持狀態

這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改變了戰鬥的進程:英軍備有油布,把彈藥遮蓋了起來,使得自己的火力沒有受到損失,而印軍的火藥則被淋得透溼,喪失了戰鬥力。

不幸的是,印軍錯誤地以爲英軍也同他們一樣被淋溼了火藥,於是對英軍陣地發起了肉搏式的衝鋒。這下正中克萊武的下懷,他命令士兵密集開炮,打死了大量的印度士兵,還打死了陶拉手下4大軍事長官之一的米爾馬丹。

更不幸的是,米爾賈法,還得到了克萊武扶持他做納瓦卜的承諾。自始至終,這3個叛將的軍隊一直沒有參戰。

現在,可憐的陶拉只能指望這羣叛將了。這3個人表面上還對他唯唯諾諾,但卻一致勸他放棄戰鬥,撤離普拉西。無奈之下,陶拉只好帶着殘兵撤退,而克萊武又趁機用更加猛烈的炮火來爲他們“送行”。到下午5點,英軍獲得了戰鬥的全面勝利。

陶拉在逃跑的過程中被俘,並在不久後被處死。米爾賈法成功地當上了孟加拉新的納瓦卜,並兌現了事前許諾給克萊武的鉅額金錢和土地。

輝煌與滅亡

普拉西之戰後,聲望達到頂峯的克萊武被任命爲孟加拉總督,主管東印度公司在孟加拉的一切事務。他在這裏攫取了別人難以想象的鉅額財富,並藉助這些財富在1761年回到英國後成功進入上流社會,實現了自己以前的夢想。

1765年,克萊武又以總督的身份重返印度,成功逼迫莫臥兒皇帝沙阿拉姆二世簽訂了《安拉阿巴德條約》。這個條約規定,印度的孟加拉、比哈爾和奧里薩這三個重要省份的稅收官由英國東印度公司派人擔任,實際上是把這三個省份的全部稅收拱手送給了英國人。

在那之後,克萊武繼續在英國和印度享受着自己舒適和奢侈的生活。不過,長期的放蕩生活也讓他沉痾纏身。最終,不堪病痛折磨的他還是在1774年自殺身亡。此時,距他第一次踏上印度的土地,正好是三十年。

克萊武是英國曆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對於這個國家和東印度公司最大的貢獻,就是獲得了普拉西戰役的勝利。人們普遍認爲,這次戰役標誌着英國在印度的存 在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階段:從以攫取金錢爲主的商業入侵轉變爲包括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在內的徹底的殖民統治。那些從前以數錢爲樂的英國人,現在 開始了對土地和政治霸權的瘋狂掠奪。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