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屈原是司馬遷杜撰的人物嗎?真相是什麼?

屈原是司馬遷杜撰的人物嗎?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久以來,我們習慣認知當中的端午節,都是爲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而屈原這個愛國詩人的形象,早就已經深入人心,可是如果這個時候突然有人跳出來說,屈原其實在歷史上是根本不存在的,都是司馬遷虛構出來的一個人物,你會怎麼想?爲什麼會有人有這樣的想法,他們究竟有什麼證據?屈原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屈原是司馬遷杜撰的人物嗎?真相是什麼?

這個懷疑由來已久。疑團主要有四:其一,清末的經學大師廖平、民國的大學者胡適等人,發現在先秦的文獻都沒有“屈原”的記載,因此他們認爲屈原是虛構。其二,最早提到屈原的文章是西漢賈誼寫的《吊屈原賦》,而且在司馬遷《屈原賈生列傳》介紹了屈原生平後,“屈原”才橫空出世,爲人熟知,以前一直默默無聞。其三,屈原愛國,受楚國人崇敬,敵國憑什麼也要崇敬他,爲他投糉子餵魚?其四,端午節起源於西晉,比傳說中的屈子時代要晚五百年,和屈原八竿子打不着。針對對這些歷史疑點,我發表一下個人看法。

一.在先秦史籍中,爲什麼“屈原”沒有見諸記載?

我想,可能跟秦朝“焚書坑儒”事件有很大關係。

《史記•秦始皇本紀》丞相李斯言: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爲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爲師。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齊人淳于越反對“郡縣制”,要求按古制分封。遭到丞相李斯駁斥。秦始皇採納李斯言,下令焚燒 《秦記》 以外的列國史記。非博士官所職,天下人敢有。私藏《詩》《書》和百家言的人都到守尉那裏一起燒掉,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九族;官吏知情不報與之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大刑勞役侍候。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可以保留。如果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爲師。此即爲“焚書”。

可見,秦始皇爲了淨化統一後六國人民的思想,維護秦王朝專治統治,已經下定了決心要整頓自春秋戰國以來百家爭鳴導致思想混亂的社會局面。在秦始皇如此強大社會輿論壓力前,哪一個人敢冒殺頭示衆滅九族的風險去私藏書籍?

在此事件中,受害最大的當然是秦國以外的六國曆史文化。而且楚國又是六國中受害最重的。楚國曆來是南北民族矛盾製造者,是影響國家統一的絆腳石。南北矛盾由來已久,不僅在戰國,在周朝就已經顯現,否則周昭王怎麼會葬身魚腹呢?屈原作爲反秦急先鋒,是秦國頭號通緝犯。爲什麼秦王派張儀到楚國用重金賄賂了靳尚和楚懷王寵姬鄭袖,離間楚懷王與屈原關係?說明屈原早就被秦國盯上了。不要說六國統一了,就是沒有統一時都恨不得挑撥楚懷王殺了他。屈原註定是要被秦國趕盡殺絕的。

屈原的詩文大多數都是憂國憂民,維護楚國利益的詩歌和言論。秦王怎麼可能容忍屈原這樣狹隘的愛國思想留下來禍害自己統治?

屈原是司馬遷杜撰的人物嗎?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可以說,秦始皇焚書坑儒,焚就是要焚像屈原這樣的狂熱愛國主義的詩書,坑就是要坑像屈原這樣的政治儒生。

所以,我認爲在先秦史籍中沒有出現“屈原”的記載根本原因:一.屈原官位最高時只相當於部長級別(左徒),而且長時間被楚懷王疏遠不受重用,所以當時各國可能對他不太熟悉,記載本來也不多。二.秦國統一六國後實行了焚書坑儒大清洗運動。像屈原這樣早就被秦國盯上的政治文人,即使有記載,也會被趕盡殺絕。焚書坑儒的鐵律實際上就是爲他們量身訂做的,不信,你仔細看看秦始皇焚書內容就知道了。所以這樣看來,屈原不從史冊中滅跡,誰滅?

二、爲什麼屈原跟賈誼不是同一朝代人,司馬遷把他們拉到一起寫《屈原賈生列傳》不是歷史虛構?

許多人一看到屈原是戰國人,而賈誼是西漢人,就認爲司馬遷把屈原與賈誼放在一起列傳,風馬牛不相及,懷疑司馬遷虛構造假。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賈誼爲屈原作《賦》時離屈原死只有百餘年。屈原(前340-278),賈誼(前200-168),屈原死後78年賈誼就出生了,出生在秦朝(前221-207)滅亡後沒幾年。這代人可以說對秦朝文字獄印象是有,但心情亢奮之時,發發牢騷,估計還是有可能的,畢竟不是秦朝統治嘛。

秦王焚書坑儒,人滅人,但天不滅人。就在屈原(前340-278)懷石投汨羅江死後百餘年,歷史一幕又重演了。賈誼在朝廷主張變法,被反對派周勃,灌嬰等人污衊陷害,遭孝文帝疏遠,貶爲長沙王太傅。當他經過湘水時,看到濤濤的江水,想起了自己境遇何不就像當年那個懷才不遇投江而死的屈原,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慷慨激昂的《吊屈原賦》。這才使得憂國憂民的屈原,涅槃重生。好人自有好報!

據《史記》記載: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舉賈生之孫二人至郡守,而賈嘉最好學,世其家,與餘通書。至孝昭時,列爲九卿。

資料記載司馬遷生於公元前135或145,死不詳。我認爲前145更準確些。因爲賈誼死爲前168,按古代16年一代計算,孫子應該生於前136年。根據此段敘述語氣,司馬遷是把賈嘉當晚輩看。所以我認爲司馬遷出生前145年好些。

這樣從時間上看,司馬遷與賈誼也沒有磨面的機會,更沒有私交。他對賈誼的個人情況瞭解大部分可能也是從其孫子賈嘉書信裏得到的。因此司馬遷跟屈原和賈誼都沒有關係,把他們放在一起列傳,完全出於賈誼與屈原兩個出生年代相近,人物命運相同。他們同樣是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令,同樣是被奸人所害,不被重用,同樣是懷才不遇,鬱悶而死。所以我認爲司馬遷把屈原和賈誼兩個放一起列傳,實在適合不過了。

三、屈原愛國,受楚國人崇敬,投糉子餵魚,其他敵國憑什麼也崇敬他?

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屈原是楚國人,他憂國憂民,出生入死,一心想挽救國家於狂瀾,但始終不被楚王理解,直至國破人亡,含恨而死。楚國人崇敬他可以理解,但其他國家崇敬他似乎不可理解。這個問題,只要放在歷史長河中看,就迎刃而解了。秦朝的統一可以簡單歸納爲硬件設施的統一,而精神文化等軟件設施遠沒有統一,而這方面統一從漢朝才真正開始。

一個優秀的民族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吸收古今內外所有民族的文明成果,爲其所用。所以,秦朝不喜歡屈原愛國憂民思想,不代表其他朝代都不喜歡。歷史證明,一切無私爲民的思想永遠是照亮人類文明進步的燈塔,不分民族,不分國界,永遠會被人民牢記!

四、端午節起源於西晉,比傳說中的屈子時代要晚五百年,爲什麼八竿子照樣打得着?

風俗需要在民間和統治階層中間慢慢醞釀,淘汰掉其中各自認爲消極的成分,留下共同認可的精華。所以,風俗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漫長洗禮和沉澱的過程。比如“過年”風俗是從周朝開始的,到了西漢才正式定下來,歷時上千年,比”端午節”耗時更長。所以,端午節起源於西晉,比傳說中的屈子時代要晚五百年,非常正常,不足爲怪。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