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司馬遷爲何會對劉邦的一些故事進行杜撰呢?

司馬遷爲何會對劉邦的一些故事進行杜撰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司馬遷在《漢高祖本紀》上來就說劉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劉邦不像平常人一樣耕田勞作,突然之間變勤快了,豈能不讓人懷疑!,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再往下看,原來司馬遷又插入一個讓人懷疑的故事了,“呂后與兩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過請飲,呂后因哺之。”呂后帶着兩個孩子在田裏除草,有一老漢經過討水喝,呂后不僅給他水喝,還拿飯給他吃。

劉邦家的地靠着大路,爲何老漢特意經過?而且老漢只是討水喝,呂后卻廣施愛心,不僅給水,還供飯吃。

“老父相呂后曰:‘夫人天下貴人。’令相兩子,見孝惠,曰:‘夫人所以貴者,乃此男也。’相魯元,亦皆貴。”老漢在無意中透露天機,看了呂后面相便說:“夫人真是天下的貴人。”呂后又讓他給兩個孩子相面,他見了孝惠帝,說:“夫人所以顯赫,正是因爲這娃。”他又給魯元相面,也同樣是富貴面相。

司馬遷爲何會對劉邦的一些故事進行杜撰呢?

“老父已去,高祖適從旁舍來,呂后具言客有過,相我子母皆大貴。”老漢走後,高祖正巧從旁邊的房舍走來,呂后就告訴了劉邦這稀奇事。劉邦問這個人在哪,呂后說:“還走不遠。”

於是高祖就去追上了老漢,問他剛纔的事,“老父曰:‘曏者夫人、嬰兒皆似君,君相貴不可言。’高祖乃謝曰:‘誠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貴,遂不知老父處。”

詭異吧,這又是一樁無頭案。此事僅有劉邦一家四口知曉,而且最重要的人證卻又是無從尋找。

劉邦奇人異相,孝惠帝劉盈、呂后也有貴人相,爲何要添加如此故事?因爲,孝惠帝差點被廢太子,呂后也曾稱制掌權數年。所以,有理由相信這一幕的副導演應該是女主角呂后。

呂公擇婿以貌取人

作爲“神化”的副導演,呂后自然不忘徇私,也曾給自己的親爹呂公露臉的機會

呂公跟沛縣縣令關係不錯,有一次宴請沛縣有頭有臉的人物。賓客按份子錢多少來安排坐席,錢多主桌,錢少“堂下”。蕭何負責接待,登記份子錢,並安排座位。

劉邦也來赴宴,必須給縣令面子不是。但是,他竟然不帶份子錢,還吹牛“賀萬錢”。

“呂公大驚,起,迎至門。”司馬遷對呂公細節描寫很生動,“大驚”、“起”、“迎”,一系列動作表示對劉邦敬重,司馬遷接着解釋呂公有一技之長——相面,“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呂公認爲劉邦是大好青年不僅因爲面貌體格,還與“高祖因狎侮諸客,遂坐上座,無所詘”有關,在有頭有臉的人物面前,尤其是還有頂頭上司縣令,窮小子劉邦竟敢戲弄衆賓客,且並不自卑。

所以,呂公對劉邦說,“臣有息女(親生閨女),願爲季(劉邦字)箕帚妾。”呂公許諾了閨女的婚事。

“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呂老太太跟呂公急赤白臉,“沛縣縣令善待你,想娶這個女兒你沒同意,爲什麼隨隨便便地就把她許給劉季了呢?”

由此可以判斷,劉邦跟呂后的婚事,完全是爲了躲避沛縣縣令求婚。畢竟,呂公來沛縣是躲避仇家,又與沛縣縣令交好,再三拒絕會傷了朋友的友情。更何況嫁給沛縣縣令只能是填房做小,而跟了劉邦起碼是正室。

副導演呂后讓編劇稍微改動了一下劇本,給呂公加了一句臺詞,“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

呂公吹噓自己年輕時喜歡給別人相面,相過許多的人,但是沒有人像劉邦的好面相。呂公逃避縣令“逼婚”,搖身一變成了慧眼識人。

夜斬白蛇起義

劉邦當了亭長之後,曾經替沛縣押送一批民夫到驪山服役。這並不是令人豔羨的公差,恰恰相反純屬苦差,因爲“徒多道亡”,不少民夫在半路上逃跑了。

劉邦估計着等到達驪山人也就剩不下幾個了。

“到豐西澤中亭,止飲,夜皆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走到豐邑西面澤中亭時,便停下來休息飲酒,到夜晚就把押送的民夫解開繩子全部放走了。劉邦說:“各位逃命去吧,我也要就此逃跑了。”

“天命所歸”的劉邦此時並沒有宏偉目標,只是個混日子賒酒喝的亭長。民夫中有十多個年輕力壯的漢子,表示願意追隨劉邦。

司馬遷爲何會對劉邦的一些故事進行杜撰呢? 第2張

“劉亭長往哪裏去,我們便往哪裏去”,不過是一羣沒有目標,沒有目的地,沒有歸宿的“逃犯”了。

“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劉邦帶着酒意指揮十來個人,當晚從澤中選擇小路逃走,派一人到提前探路。

一會兒探路人回來報告,“前面有條大蛇擋道,咱們還是回去吧。”

劉邦喝了酒膽氣壯,“好漢走夜路,不要怕!”於是親自向前,拔劍斬蛇,蛇被斬爲兩段,道路就通了。

又走了幾里路,劉邦既醉又困,在路邊躺下睡着了。

詭異的事情又發生了。

“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嫗何哭,嫗曰:‘殺吾子。’人曰:‘嫗子何爲見殺?’”

“後人”是落在後面的人,還是逃散的人順路追過來呢?都沒有不確定,但是他們肯定走過劉邦斬蛇的地方。

他們看到了很奇怪的一幕,一位老婦人在那哭泣。經過詢問才瞭解,老婦人的兒子被別人殺了。有人問:“你的兒子爲什麼被殺?”一羣四散逃命的人還有閒心顧及別人的閒事,豈不怪哉?

“嫗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爲蛇,當道,今者赤帝子斬之,故哭。’人乃以嫗爲不誠,欲笞之。嫗因忽不見。”

這段話涉及到五行方面內容,五行對應五色,即木(青)、火(赤)、土(黃)、金(白)、水(黑)。按五行學說生克關係,火(赤)克金(白),所以說赤帝能夠勝白帝。

老婦人說自己的兒子是白帝之子,變成大蛇,擋在路中,被赤帝之子殺了。

後面追上來的人聽到老婦人如此說,都認爲她半夜說鬼話嚇唬人,想鞭打她。老婦人卻忽然不見了。

“後人至,高祖覺。”後面的人追上來,劉邦也睡醒了。純屬巧合?還是特意等待?

詭異的故事就此傳開了,劉邦聽了暗自高興,有點自命不凡了。“諸從者日益畏之”,這裏“畏”究竟是“怕”多一些,還是“敬”多一些呢?應該是敬畏。畢竟,此前心甘情願追隨的人僅僅十幾個。有了這個“詭異”的故事,追隨的人多了,招兵買馬也容易了。

這些詭異事件大都出現在《漢高祖本紀》,而真正詭異的天氣卻在《項羽本紀》中出現,“春,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侯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這一年是漢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05年。

劉邦帶着五十六萬軍隊攻打項羽老窩彭城(今徐州),項羽此時正帶着諸侯軍攻打齊國。當聽說劉邦攻打彭城,僅帶領三萬精兵撤回救援。劉邦四月已經拿下彭城,項羽“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

項羽三萬人把劉邦五十六萬軍隊追着打到了睢水,楚軍將劉邦團團圍住,眼看着劉邦插翅難逃了。

豈料,“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髮屋,揚砂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

這纔是蒼天保佑!

正在這個時候,狂風從西北方向颳起,摧折樹木,掀毀房舍,飛沙走石,颳得天昏地暗,白天變成了黑夜,向着楚軍迎面撲來。“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

這次沙塵暴來得巧,時間上剛剛好,方向上迎着楚軍,所以劉邦才得以逃亡。

然而,如此詭異的事件竟然收錄在《項羽本紀》,與《漢高祖本紀》中的詭異不屬於一類。司馬遷用意大概如此吧。

司馬遷是崇拜孔子的,他在《外戚世家》明確“孔子罕稱命,蓋難言之也”。

司馬遷爲何要對劉邦“詭異”之事記錄詳細呢?從以上“詭異”之說逐一分析發現,記錄這些目的有二:

第一,給予新政權的正當性。“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畢竟,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平民登上帝位的人。秦始皇一統之後封禪泰山,四處立碑,不也是爲了維繫自己的威望和天命所歸,更何況從平民走出來的劉邦。

第二,增強義軍的凝聚力。“豪傑蜂起,相與並急”,劉邦走向起義道路純屬被逼,招兵買馬,擴充隊伍不像項羽那麼輕鬆,相對來講極度缺乏號召力。陳勝吳廣起義也曾用人假裝狐狸喊叫“陳勝王大楚興”的口號,和魚腹藏書來打造自己的天命所屬。